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艺术史:书法篆刻卷(上、下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艺术史:书法篆刻卷(上、下卷)

  •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95.00
有路网官方销售当前缺货!我们给您推荐以下入驻店铺购买:
* 特别说明:入驻店铺图书非有路网直接销售,具体问题请您联系店主。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 北京
    北京市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正版欢迎下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北京中佳图书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112.10
    10
    99.85分 / 400笔
    2024-04-20
  •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具体要求为:
    1.强调撰写对象的客观性。即全书要有严格的文字风范,所撰内容均应以史为本。对于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艺术观点,均应以史实为惟一依据,还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妄加褒贬,不断章取义,不以论代史,不妄言臆想。
    2.注重历史发展的完整性。本书各历史卷次,所相继给读者的均应该是一个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均应做到来龙去脉清晰鲜明,人物事件完整无遗。
    3.凸现中国艺术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并非站在狭隘的民族立场,认为凡中国艺术,无所不好,凡外国艺术,一无所用。而是应当掌握比较尺度,用典型、有说服力的文字展示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以事实证明中国艺术史的独特文化品性和辉煌的历史贡献。
    4.充分反映中国艺术成就的伟大性。《中国艺术史》强调使用概述性语言,以反映中国艺术文明的历史成就为首要目标。力求做到对所有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艺术作品、人物、思想、流派尽收无遗,并且力争以*好的文笔予以充分地再现。
    5.依据中国艺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历史自有它的发展依据及原因,艺术史则应以更为典型和形象的方式反映这种历史发展的依据和原因。《中国艺术史》应以无可辩驳的史实
    文章节选
    **章 概述:中国艺术成就、民族特色与文化品性
    **节 非凡的历史成就
    中国艺术史,正如中国文明史,不但源远流长,而且波澜壮阔;不但群星灿烂,而且博大精深;不但异彩纷呈,而且内涵深厚;不但风格**,而且影响巨大。中国艺术史,无愧于伟大的中华文明,无愧于中国5000年青史,无愧于华夏民族,亦无愧于整个人类。
    中国艺术史,首先是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还要久远。中国艺术史,比之文学史、思想史、军事史、政治史,其史实都更为悠久。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个服饰,就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件时装。人类的**件饰物,就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件雕塑。人类的**间住房,就是人类艺术史上**篇凝固的诗。不消说,在那远古洪荒的年代,人类**次喊出“妈妈”时,我们得认为这几乎就是一首美妙绝伦的歌。或许可以这样说,人类的**个声音,就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个音符;人类的**句话,就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个乐章。中国艺术历史的久远程度,惟有以诗的语言可以描绘,而它的具体证明,却不是现有的文物发掘可以完全证明的。这正是一条向着远古探索的无尽的征途。
    中国艺术不但历史极其悠久,内容尤其丰富无比,凡人类所有的艺术品种,在中华大地,无所不有。凡别人所有,中国无不有之;凡别人所能,中国人无不能之。虽然各自的特点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样创造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作品。无论音乐、舞蹈,还是戏曲、杂技;无论建筑、雕塑,还是书法、绘画;无论民间工艺,还是**艺术以至于近现代才引入中国的电影、话剧、芭蕾舞等西方艺术品种,都在中国人和里放射或正在放射出特有的光华。
    ……
    目录
    《中国艺术史》导论
    **章 概述:中国艺术成就、民族特色与文化品性
    **节 非凡的历史成就
    第二节 鲜明的历史特征
    第三节 不断开放的艺术道路
    第二章 中国艺术的历史行程与阶段
    **节 初创时代——中国远古暨三代艺术
    一、相似的童年,不同的发展
    二、古老的陶器、辉煌的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节 **个艺术高峰期——春秋战国时代
    第三节 雄风浩气,**气象——秦汉艺术
    一、雄姿勃发的英雄时代
    二、全面发展的艺术成就
    三、浑扬壮丽,大汉雄风
    第四节 因自觉而飞跃——魏晋南北朝艺术
    一、魏晋南北朝艺术特色——龙翔凤翥自觉天
    二、魏晋艺术与艺术理论的成因
    三、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五节 精深博大、百花斗艳——令人钦羡的隋唐艺术
    一、独树一帜的盛唐文化
    二、繁华昌盛的隋唐艺术
    三、唐代艺术道路的启迪
    第六节 十字路口的繁荣——宋代艺术
    一、宋代艺术的文化背景
    二、宋代艺术成就
    第七节 古典戏曲的黄金时段——元代艺术
    一、元代戏曲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元代戏曲艺术及其他艺术成就
    第八节 走向反叛之路——明、清艺术
    一、明、清艺术的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向
    二、明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明代的艺术成就
    四、清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艺术成就
    第九节 揭开新时代的序幕——民国艺术
    一、民国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民国艺术成就
    第三章 中国艺术精神
    **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论起点
    一、共鸣说
    二、积淀说
    三、变异说
    第二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诸种构因(上)
    一、艺术品
    二、艺术实践
    三、艺术批评
    四、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催化作用
    六、社会习俗的涵养作用
    七、人民实践的母体作用
    八、外来文明的启迪作用
    第三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诸种构因(下)
    一、儒家的影响
    二、道家的影响
    三、佛教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艺术精神解析
    一、敬道,中国艺术的本源论
    二、亲仁,中国艺术的价值论
    ……
    先秦书不篆刻史
    秦汉书法篆刻史
    魏晋南北朝书法篆刻史
    隋唐五代书法篆刻史
    宋辽金夏书法篆刻史
    元代书法篆刻史
    明代书法篆刻史
    清代书法篆刻史
    民国书法篆刻史
    查看全部>>
    暂无商品评价信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