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形色色的科举名目
沿着历史的足迹,去追寻科举往日的风姿,首先接触到的,是那些陌生而又令人迷惑的形形色色的科举名目。它们正是了解科举的基本线索。所谓科举,就是根据封建**的需要,设立一定的科目,通过不同的考试,来选拔各类朝廷官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科目进行类分:常科与制科、文科与武科、成人与儿童、普通与特异。有机的序列与随心所欲的设置交织,显现出统治者的智慧和昏庸。
1 隋朝二帝开新篇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科举选官制度就是这灿烂文明中一枚夺目的玑珠,尽管它在岁月的流逝中褪尽了昔日的光泽。
科举制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孕育。我们从司马迁的不朽著作《史记》中可以知道,上古圣明的君主尧曾经实行**考察的方法来选择接班人。他听族长们说,舜是个德才兼备的贤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让她们去观察舜的德行。果然舜仁孝礼顺,治家有方。后来,尧又让舜掌管教化和仪典。舜使教化大行,百官各得其所,远方的诸侯也纷纷表示服膺和礼敬。经过三年的实际考察,尧确信舜有贤德。当时,也有的部落**了共工,还有的部落**了鲧,尧都把他们放到实际岗位上去考验。结果发现,共工行为不检点,鲧缺乏政治才能。*后尧决定,把君位传给舜。舜作了君主,以后也用同样的方法选择了禹为自己的接班人。遗憾的是,禹没有���真地去考察选拔贤人来治理**。他死后,人们拥立他的儿子启为帝,从此就开始了帝位的父子相传。经过400多年的传承,夏朝毁在暴虐荒淫的桀手里。虽然父死子继为后来的帝王们所接受,但是历史告诉人们:人才选拔至关重要。商汤从农夫中选拔出伊尹作为自己的辅佐,灭掉了夏朝,夺取了天下。商高宗武丁从泥瓦匠中找到傅说,拜他为相,使天下大治。周文王把隐居在渭水之畔钓鱼的姜太公请来,靠着他的运筹谋划,灭商建周。这些事实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