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政府经济学基础理论
**章 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
1776年,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研究》,宣告了现代意义上经济学的诞生,也宣告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诞生。亚当·斯密从利己主义人性论出发构筑起包括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在内的理论体系。斯密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动机,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谋求私利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我们的晚餐不能从面包商、屠宰商、酿酒师的恩惠中获得,只能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中获得。”①个人在经济生活中,通常不会考虑他对社会利益起了多少促进作用,盘算的仅仅是自己的好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它原来无意要实现的目的,*终促进社会利益。
斯密提出了人的自利动机如何以奇迹般的方式润滑经济机器的理论,即所谓“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也就是市场供求理论。由于经济人自利的行为可以润滑经济机器,所以致府对经济要采取**不干预的策略,只要充当“守夜人”即可。
①亚当·斯密著,谢祖钧译:《国富论》,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世界上大多数**经历了****的繁荣。马克思说:“资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然而普遍的繁荣并没有带来经济**。1929年,一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随之而来的萧条以铁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市场不是**的。与任何事物一样,市场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经济并非在真空中运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正在困扰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周期波动以及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和两极分化说明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广泛存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性和持久性,宣告了自由放任传统经济理论的破产,人们充分认识到,在“看不见的手”之外还需要加上“看得见的手”,政府在经济中不能仅仅做“守夜人”,还要做“调控人”、“协调人”、“分配人”。
从经济史学的角度看,从重商主义开始,或是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或是强调市场的自由经营,始终是三百余年来西方经济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目的,不外乎是要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这就进入到经济学的基本关注点:资源配置。资源配置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即:(1)理性人,所有的经济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能够获得完全充分的信息,并且以利益*大化为目标。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强大动力,既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经济繁荣的主要源泉。(2)资源稀缺(Searicity),即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是不够的。
(一)资源配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