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毕业设计导论
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的*后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的*后一个学 期,在完成为期3~4周的毕业实习教学环节之后,集中利用15周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不同的学科,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不同。作为计算机科学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而言,软件工程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处理、游戏软件及嵌入式应用软件研发、信息**等领域都可以作为选题的范围。作为软件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当与专业方向和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
1.1 软件工程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再具体一些来看,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还可以作如下细分。
1.软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工程的核心内容涵盖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程工具三个层次,包括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工程管理两个侧面。软件工程环境则是全面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软件工具集合。诸如SOA架构体系研究、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应用、CASE工具研究等等,均隶属于“软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环境”方向。
2.算法设计与信息**
算法设计的目标在于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出可行的计算方法并实现之。例如,设计“洪水预报模型算法”,用于根据降雨量自动进行洪水预报;改进“神经网络算法”,用于解决石油输送管道的泄漏点定位问题;设计图像表面纹理识别与图像边缘分型几何特征识别算法,用于对骨**恶性程度进行判读等等,都属于这一领域方向。
信息**方向涵盖网络**、传输**、加密算法研究、密钥**性分析、信息处理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等方面。
3.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系统
这一方向涉及到新型程序设计语言(如面向业务的语言)的研究、现有程序设计语言的灵活**应用、数据库优化、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研究与应用、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等方面的问题。
1.2 毕业设计的概念
毕业设计应当是一个在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围绕一个选定的课题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对该课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实践、探索和开发的完整过程。它也是高等学校工科类学生在毕业前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但对于学生融会贯通大学期间学习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够锻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工作单位的提升与转换。
根据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等类型。毕业设计工作一般包括选题、调研、设计、课题实现、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等几个阶段。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与此前的教学环节有较大的不同。指导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职责不是具体的知识讲授,而是参考资料的介绍、技术路线的选择和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
1.3 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安排的*后一次系统、全面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又是将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尝试,是培养学生初步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大学生完成本科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将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大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等,并对各个年级的学生以一定的阶段性目标进行培养。而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则要求学生系统回顾和总结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并将各种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设计,它大多为一个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尤其是对带有探索性和研究性的题目,更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作支撑,应注重发挥多学科多方法联合攻关的优势。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求把课堂上所讲授的诸多原理、技术和方法与设计中的问题一一对照,理解并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并且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综合掌握的目的。
2.学习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本科教学虽然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知识的基本框架,但并不是完善、全面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是寄放式的,需要不断地补充、扩展和完善。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针对课题要求,学生应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以解决以前未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其知识构成偏重于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而针对复杂的、具有研究和探讨性的问题,尚需要更多更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作指导,这就要求学生针对这些特殊类型的题目独立查阅大量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这一过程既使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拓展了知识结构和知识面,又使学生针对实际问题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离开校门,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教学以课堂讲授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为主,课程设计也多为模拟生产实际的真题假做,其目的也是理论性教学的应用性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则要求以实际问题为对象,注重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能力,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巩固和加深之目的。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要求学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佳的解决途径。对于一些宏观的问题,则要求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地进行调查研究,取得**手资料和数据,亲自统计、分析、计算,并且综合多种因素后*终能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和效果仅通过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的。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更具体、更细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并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4 毕业设计的工作流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时间是从第七学期末开始,到第八学期末前一周结束。全过程分八个阶段进行。
1.4.1 课题设计与选题审查
此阶段中,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征,设计出一批毕业设计课题;对于课题研发任务、参考资料、**难点进行分析,形成“毕业设计选题报告”,之后上报所在教研室主管:所有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经过初步审查后,报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复审。
1.4.2 学生选题与任务书下达
此阶段中,各系公布已审核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相关信息,确定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在学生选择课题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学院(系)负责平衡、调整的原则。选题结果和指导教师确定、公布后,指导教师按要求及时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并指定应当搜集的课题参考资料,安排学生进入资料搜集与学习消化阶段。
以上两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
1.4.3 课题调研与开题报告
此阶段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查阅和检索资料进行指导,每位学生查阅和检索的资料应在10篇以上,并应笔译一篇与本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不少于5000个汉字),以提高学生的检索、阅读及翻译能力。
在对自己的课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并阅读和消化了相关参考资料之后,学生应当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在开题报告中,应就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发状况,个人研究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等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同时制定出详细的阶段进度计划。教师应当对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进行评阅检查,以了解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进行的程度。在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开题后,学生应当执行拟定的工作计划,正式启动课题的设计与实现工作。
如果开题报告未达到要求,则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任务书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并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直至开题报告通过评阅为止。
1.4.4 课题研究与论文的撰写
开题报告通过后,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包括课题解决方案设计、软件调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工作。这一阶段是毕业设计的核心工作阶段。
此阶段中,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程序:指导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计划的实施情况。学生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前,提交经指导教师审阅过的、符合本校《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纸介质论文和存储课题相关资料、程序的光碟。
1.4.5 论文的评阅
此阶段中,指导教师审阅论文,根据任务书要求,仔细检查学生课题的完成情况,填写审阅意见书。在教师评阅毕业设计(论文)的期间,学生要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1.4.6 论文答辩的组织与实施
论文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教师更加深入掌握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重要环节。通过答辩,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在回答教师质疑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课题的把握与理解。教师则可以通过答辩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判断。
凡本科学生按专业教学计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者,经指导教师、系指导小组批准后,获得参加答辩的资格。学院组织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进行答辩。对于答辩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学院组织安排二次答辩。*后,对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院将通知学生重做,并将重做学生名单报教务处教务科备案,安排重做学生跟随下一年级答辩。答辩结束后三天内,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要求格式上报学校教务处教学科,以便审核学生的毕业资格。
1.4.7 评选**毕业设计(论文)
此阶段中,各系按不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总人数5%的比例统一评选出学院级**毕业设计(论文),于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将学院级**毕业设计(论文)详细摘要清稿(约1000字,指导教师审阅签名)与电子文档,按要求格式一并送交学院教学的相关部门,以便组织参加校级**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
1.4.8 资料归档及考核评价
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全部结束后,由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组织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资料进行归档,并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1.5 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任务
毕业设计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任务。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均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太多,以4~6人为宜。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要求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书育人,努力调动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求知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选题、辅导、评审三项主要内容。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之间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进行问题探讨,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优良的科研作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1.选题并下达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开始前,各指导教师必须按照学院的要求认真填写毕业设计选题报告,交上级审核后,再由学院(系)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审查。指导教师应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及时修改,并准备好选题的参考资料,至少要为每一课题指定一份外文科技原文资料。
所有通过审查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均应写出书面的《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应当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工作内容、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应当达到的技术指标等等;还应当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每个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都应当能够在选定课题之后,及时拿到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既作为学生接受任务的正式依据,也是检查、考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与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毕业设计任务书对指导教师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指导教师对所下达任务应心中有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经过努力应能够完成任务书的内容,避免工作量过大或过小。任务书也是答辩提问和评分的依据。
2.指导设计与论文的撰写
毕业设计开始后,教师必须按要求每周答疑不少于2次,答疑时间、地点应当列入指导计划中备案、备查,对每次答疑情况,应在专用的记录本上作记录。同时,教师应当尽量运用网络工具,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的参考资料,交流讨论课题相关的问题,保证每周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
对于毕业设计工作,要进行阶段检查。在阶段检查过程中,教师划分为不同的指导小组,除检查自己指导的学生的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之外,还应交叉检查其他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填写师生互评表,并统计学生的完成情况。
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详细讲解论文的格式、内容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和格式要求,认真进行论文写作。
3.论文的评阅
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要进行认真审阅。同时,要对毕业设计完成的成果进行检查。涉及到各类软件开发的课题,应当在预定环境中进行软件实际运行检查。对于论文,指导教师应至少认真审阅两遍,**遍审阅后应当面向学生指出需修改的问题;学生修改后,审阅第二遍并提出评阅意见。评阅意见应包含主要研究内容、是否完成全部任务、完成好坏、主动工作情况、工作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