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知识的重组
第四节 理论管理观与应用管理观
理论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判断和原则系统组合起来的某种知识的模型、框架或体系。理论化就是管理知识的科学化过程。互不联系的信息构不成知识,同样,互不联系的知识也构不成理论。理论的*低形式是一种分类,是一套格子架,是一个文件柜,用以有条理地储存知识。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可以将管理分为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但是,任何研究又都是与其研究目的密不可分的,研究目的是构成研究特色的重大要素。
人们在整合管理知识时也有着不同的导向。我们认为,一般而论,这种导向分理论导向与应用导向两大类。仿照经济学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管理学分为理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学。理论管理学侧重于对组织的活动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以发现管理的规律、原则及形成管理理论体系为主;应用管理学则侧重于对管理政策、管理方案的研究,以总结经验、教训,解决问题和运用管理理论中的规律与原则为主。
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管理学应属于应用科学或实践性科学,纯粹的理论管理学是不存在的,至少也是低价值的。这就是那些不是工商管理硕士(MBA)的管理学硕士(MM)研究生们也倾向于多学习一些实用管理知识的原因所在,同时也说明了管理学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还不像经济学那样,因有较长期的研究历史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经济学体系。
应用管理观的代表人物很多,比如德国的欧根·施马伦巴赫(EugenSchmalenbach,1873—1955)就认为,管理应该是一门工艺学,管理要重视管理技能、管理行为和经验,而不必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必要去寻求管理中的所谓普遍真理。他们认为管理学更接近于艺术而不是科学,工艺性的管理学带有技艺性质而不是像科学那样带有哲学性质。在那个年代,他们如此将艺术与科学截然分开是有些过分了,但当我们把他们看做是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学的提倡者时,就能很好地理解他们了。他们只是对纯粹的“完全脱离实践的所谓理论抱有反感,他们提倡的实际是相当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管理学”’。抱有“学以致用”观念的中国人大概不会对他们的应用主义提出太多的疑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