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谈积累
一条江河由一滴一滴水积累成,一座高山由一粒一粒沙积累成。鬼斧神工的溶洞奇观,是大自然经过千万乃至上亿年积累之后的作品,春华秋实是植物生命的积累;地震、海啸是自然能量的积累;彪炳千秋,遗臭万年是人类道德的积累。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积累过程,其中包括形象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精妙写法的积累……
透析要点
我们的同学总希望老师能多传授一些作文的技巧给自己,认为有了技巧就一定会将作文好了。然而“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的问题。”事实也证明光有技术是不行的,因为这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的同学就必须多积累材料,因为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我们要深入到生活中去采集材料,要努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采集美,歌颂美。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怎样来积累材料呢?写作积累具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形象的积累。
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形象的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为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二是语言的积累。
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活,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四是精妙写法的积累。
“《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形象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大凡**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不外平两条:一是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二是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的“原材料”。常运用的有四种方法:
达尔文式:直接向自然索取素材,从调查研究、试验和各种实践中亲手获得**手资料。达尔文为写《物种起源》,进行环球考察,历时23年。
鲁迅式:主要是从文献中搜集材料。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翻阅经、史文集上千卷,使他的著作内容翔实,旁征**,论述有力,令人叹服。
蒲松龄式:主要是向人民群众搜集写作素材。蒲松龄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听他们讲奇闻异说,“人事鬼事”,边听边记,经过20多年的积累、加工,写成了《聊斋志异》。
李贺式:主要是随吟随记。李贺为写出优美动人的诗篇,经常背着破旧的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一路上所见的自然风光、人情风俗常使他吟出一句句诗来,他随手将诗句记下来,丢进锦囊,返回后,把零散的诗句加工整理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歌。
例文1 好心情之旅
好心情是久旱甘霖的欢呼,好心情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好心情是相濡以沫的温馨。让我们搭上好心情的列车,开始一段好心情之旅吧!
好心情是巴黎塞纳河畔的欢快舞拍。飞扬的笑脸,欢乐的歌声,人们的掌声,舞动的脚步,好心情就这么简单。
好心情是爱尔兰田园中的美丽景色。白云般的牛羊,如苗的绿地,潺潺的流水,成阴的树木,好心情就如此丰富。
好心情是美国迪斯尼的玩具。可爱的米老鼠,美丽的白雪公主,笨笨的威尼熊,活泼的兔八哥,好心情就这样无邪。
好心情是埃及金字塔的神秘风采,无边的大漠,金色的天空,雄伟的人面狮身像,成行的驼队。好心情就这样随意。
好心情不仅仅是万千景色,而且还出现在人的生活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给你好心情;“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欢悦给你好心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意外给你好心情。好心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好心情,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好心情是朋友好言相劝的关怀;好心情是对手真诚的一个握手;好心情是陌生人的相互谦让……
给自己一份好心情,让世界对着你笑,让生活对着你歌唱,给别人一份好心情,让和平之鸽放飞,让友谊之歌响起,让世界从此友爱和睦,不再拥有硝烟战火,让大家同唱一首和平之歌。
好心情之旅不会结束,请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永恒的好心情之旅吧,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份好心情!
例文精评
习作用诗一样美丽的语言,诠释了“好心情”的深刻内涵。“好心情”是一种心灵的幸福感受,是生命世界里的灵光乍现。语言精美,排比段的运用,使得行文极富节奏感和美感。
例文2 性灵之光
性灵之光埋藏于人性深处,我们将守护着它,让它永远灿烂,永远光明。
曾几何时,柴可夫斯基、贝多芬,响彻历史长河的名字将《蓝色多瑙河》、《命运交响曲》带入我们的生命,那高雅的古典音乐旋律,时如清凉的溪涧之风带着维也纳的气息拂面而来,时如炎炎的火山燃起生命的热情和渴望。
时至**,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当名曲在青少年心中已和商品、市场紧紧联系,当如莺啼燕语般的旋律已然成为广告的附庸而被商业化的时候,我仿佛看见那性灵之光毫无保护地被雨打风吹,风雨飘摇。
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的风靡说明了什么?它们何以吸引青少年读者而让《红楼梦》、《聊斋志异》静坐墙角?浅薄易懂也许是法宝之一,主人公冲动鲁莽似乎更易攻下青少年的软肋,但是一时的欢愉并不能解精神之饿,只能助长对俗文化之瘾。眼见消磨时间阅读的浑浊之浪浩然袭来,青少年本身抵御之力又弱,不难想见其巨大的危害。
生命应是沉甸甸的,而非肥皂剧、流行媚俗文化的充用物。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说过,当你不再身肩重任,生命便像羽毛~样飘浮半空。青少年如果用浅显低俗的靡靡之音填补自己的大脑,又如何不会像那不能着陆的羽毛一样飘浮半空呢?又如何为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基呢?在生命的关键时期又如何将自己那团性灵之光成长得更大而不被湮灭呢?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曾说:“林林众生,物欲来弊,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当人类的性灵之光愈来愈弱,愈来愈不坚定,甚至熄灭,试问我们将何以继往开来,创造历史?青少年更如龙虎啸谷,是人类希望之花,青少年被庸俗文化所扰不能不令人担忧,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抵御能力较弱以外,社会对流行文化的泛滥缺乏有效的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此之际,如何保护好青少年心中的那性灵之光也许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人类历尽艰险,淌过历史长河,创造了不计其数的灿烂文化,亦在希冀性灵之光在大地上坚定地照亮,照亮我们自己,照亮整个未来。天边,我已看到那性灵之光的乍现……
例文精评
一道性灵之光唤醒对经典文化的依归,作者眼光犀利,一下子就抓住了流行文化的软肋,而提出了对青少年教育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思路敏捷,行文奔放,积累丰厚,立意深刻,文采斐然。此篇被评为一类作文。
例文3 坐看云起
若生命为廓然长天,则万事万物皆为太清中的浮云:云卷,云舒,云聚,云散……风起云涌,有无数出人意料的变幻,却也在情理的天籁中轻舞。
云隐
蔚蓝长天中,白云颓然在时间的荒野里,意料中,它似安详坦然……
“人生在世,阡陌纵横。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弘一法师在寂静中圆寂,在身后留下了“悲欣交集”。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噪一时的大才子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究竟发生了什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句子又在哪个寂寞的角落奏响?
意料之外,才子操起“慧业”;情理之中,他归隐的选择奏鸣天地间:阮籍的冷眼白眼为乐曲作注脚,庄子持杆不顾的背影为之涂上碧蓝的底色,梭罗瓦尔登湖垂钓的身影里,银色的鲈鱼在奏鸣里盘旋而上……
云现
幕雨长天中,当放眼只有无云的凝望,意料外,片云似天外涌现……
“太阳啊,你每日东升西落,没有我、我的鹰和我的蛇,你早就厌倦了吧?”
查拉图斯特拉迎着朝阳而起,他享受够了自己如拂晓山谷般澄明安静的灵魂。可他为何要走进那些根本不理解他的人?他又为何宣布“上帝死了”,然后聆听人群狂笑中的冰冷?
意料之外,隐者步入红尘;情理之中,传来尼采的街头痛哭,与一位位圣哲无人了解的寂寞中的哀叹……
云散
一片阴霾中,风雨欲来,意料中,云悄悄散去……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
苏格拉底却没有选择逃亡。他穿着白色的长袍赴刑,袍子里灌满旷野上吹来的风,飘扬如同天地问的一面旗帜。
意料之外,苏格拉底选择了死亡;情理之中,闻一多为死涂上黑色的色彩,李白把追月潭的明月揽入怀中,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身亡……
山衔夕辉之时,行至水穷,坐看云起。人生在世,阡陌交错,云卷云舒演绎不尽意料之外变幻的世事;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生命如一涵映了云影天光的池塘,遵循“本真”的情理,在历史深处波光闪闪,波光闪闪……
例文精评
行文自然如流水,文章开篇及每一小节开头以自然现象比兴,引出历史人物的进退选择,而这些选择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结尾部分的理性深化又使文章蕴意更进一层。文章条理清晰,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过个别句子表意隐晦。
例文4 任尔东西南北风
大自然波诡云谲,既有和风细雨,也有狂风暴雨。
人世间顺逆无定,既有吉星高照,也有华盖当头。
狂风掠过,映入我们眼帘的不仅有大树断枝挺立的悲壮,也有芦苇匍匐在地的猥琐。由物及人,现实世界中谁都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拔地而起,都需要随时随地面对人生中的狂风——突然的灾难和不幸的意外。而以人为基本成分的群体、民族、**也概莫能外。
本质决定行为。面对狂风,大树傲然屹立,受伤后会重新长出新的枝桠,依然以自己的铁枝铜杆与后来的狂风进行顽强的搏击,纵是訇然倒地,也有那惊心动魄的一响,何况世上绝没有永刮无休的狂风;而屈于狂风淫威委地不起的芦苇,纵使不化为腐草,也只能在下一次狂风到采时继续苟延残喘。正如被血泪浸透了的中国近代史,既有血荐轩辕的关天培、邓世昌,也有割地赔款的西太后、李鸿章。而当甲午风云散去几十年后,奉行野蛮“三光”政策的倭寇在我华夏大地重刮狂骤腥风时,却站起了无数个血染疆场的杨靖宇和威震敌胆的李向阳,至于芦苇般认贼作父的汪精卫、周佛海之流就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大树并不期待狂风,善良的人们也并不欢迎苦难,尽管有名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但这也不过是一个基于精神范畴的哲学命题而已。我们应该拒绝苦难,可我们却无法回避苦难,印度洋海底山崩地裂之时,人间天堂马尔代夫并不想顷刻间变成人间地狱,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海啸还是悄然而至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瞬时消逝,巨大的财富转眼化为乌有。海啸终于过去了,却给劫后余生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并不复杂的选题:是惊惧失魄下甘于从此亡国断种,还是痛不欲生后重建家园?非此即彼,别无选择!当然,正确的答案无疑是后者。
是的,人到伤心绝望时无声泪婆娑,毋庸置疑,面对肆虐的自然狂风和人为“狂风”,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难免会呻吟、呼喊、怒吼、哀嚎,问题是当你呻过、呼过、怒过、哀过后就不能再一味沉湎于已经成为往事的伤痛之中,而应该像大树一样挺起伤痕累累的躯干、昂起不屈的头颅去迎接明天的朝阳。
青春无畏,十八岁的我们,可以自信地宣布舍我其谁可以狂傲地点评伟人得失,可以无知地视泰斗如小丘,但却不能不承认初涉世途的我们少历“狂风”,漫漫人生前路等待我们的不光有蓝天白云和鲜花奖状,更多的恐十白还是慑人魂魄的疾风暴雨和艰难选择。当祖国需要我们为之献身时,也许会刮来一己私欲的狂风;当我们即将登顶成功之峰时,也许会遭遇雪崩的狂风;当我们一厢情愿地与人为善时,也许会惹来恶意诽谤的狂风;当我们忘平所以地为青春的强健而自豪时,也许会袭来意外伤残的狂风;当我们享受天伦之乐时,也许会突遭失去亲人的狂风;当我们为之呕心沥血的攻关课题即将破壳而出时,也许会面对成果被他人强行占有的狂风……行文至此,我必须声明我不是悲观颓废者,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的千年古训还应该牢记不忘,及早锻造强健的生命力和处变不惊的应变力,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境界,只有如此,当有**“狂风”大作时,我们才可以无所畏惧地说——
来吧,任尔东西南北风!
例文精评
洋洋洒洒,文笔与思想都非同一般。全篇厚实凝重,援例、议理、抒情,浑然一体:标题、开头、结尾,足以让读者一见钟情;主体部分,也经得住挑剔的目光;完全应该得到满分卷的评价。
总结
积累对于任何一位考生都是必不可少的,积累材料,甚至是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技巧等等。上面的文章无论在标题的拟定,还是内容的剪裁都体现着积累的灵光,值得借鉴。
要想写好作文,要努力挖掘生活素材中那些含金量高,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理愉悦的内容来构思行文。
同学们不妨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阅读经典作品,如朱德熙先生所说:“重要的是得联系自己,要‘心中有我’,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照这样写是比原文好还是不如原文。如果不如原文,那是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一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
现在的高考作文大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一般都比较宽泛,对材料的容受性比较强,也就是说,许多材料都是可以用来作文的。考生可以从6个方面去搜集材料:
1.到日常生活中去找材料。每一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经历,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材,*容易写出独有的个性特征。
2.到平时积累中去找材料。从小到大,你经历了很多事情,也读了不少书,在你的记忆中,其实已经积累了不少材料。这些材料有很多是可以用���写作高考作文的。你只要读一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你就会发现,其中相当多的文章就是从自己的平时积累中选材的。
3.到语文复习中去找材料。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题、句子仿写、名言名句等等。
4.到各科课本中去找材料。课本也是一个写作的宝库,特别是政治、历史、地理课本中,有许多材料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语文课本就更不用说了,课文都是经典的范文,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开发利用的。
5.到平时作文中去找材料。从现在开始,不管是大考、小考、模拟考,还是平时作文,把它们收集起来,到高考前一星期左右,再拿出来看一看,自己用过的材料,写起来也会熟悉一些,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6.到眼前试卷中去找材料。即使上了考场,搜肠刮肚也找不到材料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眼前这张试卷上的材料,高考语文试卷一般都有2万多字,上面很可能有你用得着的材料。有聪明的考生利用试卷上的材料作文的。如2000年,就有考生利用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长城》,写了《长城,生命的成长》,且得了高分。2002年,有考生用试卷上的《知音》,写了《失去知音之后》,也得了很高的分。有时候甚至作文试题中的材料也可以为我所用。
热身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十分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得方方正正送出山。在你走后的3年中,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的历练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请结合你的经历、见闻和认识,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也可以展开想象,编述故事,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必须与话题相关。字数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生活对待人们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劳动,就会得到收获;你待人宽厚,就会被人宽容;你性情懒散,就会事无所成。生活待人是不公平的:有时我们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我们明明真心待人,得到的却是冷漠与刻薄。在生活的不公面前,我们该怎么办?是否真的有命运的存在?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的公平,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公平问题,不能把它**化。论证的**应放在对待“公平”的态度上,要学会理性思考,注意“公平”的两面性,分析要客观、全面,不能以偏概全,论证过程可列举典型事例进行论证,也可追根溯源,逐层深入,从不同角度安排材料,可用正反对比,也可进行类比,论证要深刻透彻,**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