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大鸟与借势
在古代,有学问与名望者,可称“子”,类似于今人称有学问者为“先生”。庄子就是庄先生也。庄先生单名周,如果像**登记身份其“姓名”栏内登记的当为“庄周”。这就像我的姓名,在会议报到本上签到,姓名栏就填上“陈舰平”,如写作,则签“陈子安”,那是姓字而非姓名了。古代人有的以字出名,有的以名出名,还有的以号出名。像宋
代大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轼、苏子瞻、苏东坡三个名字号,*出名的是苏东坡,那是他的号。古代的人,姓、氏、名、字、号各有规范性用法。一个青史留名的人,其姓氏名字号,本来在历史档案与历史书籍中是记全的,后来因史籍、史档的丢失,许多人就记录得残缺不全了。如庄子,人们只知道他名叫周,至于字,就不知道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说庄子字子休,也不知他是根据什么说的,没有历史文献可供佐证,靠不住得很。历史上庄子是有一个号,但这不是他自命的,而是后人加的。像“漆园吏”、“漆园先生”是根据他曾任的职务而称呼的,不算号。他所得的封号,是l000多年后唐朝天宝初年皇帝下诏令加的,加封者是以和杨贵妃的爱情而扬名历史的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给庄子赐的封号为“南华真人”。这种“真人”类封号,是**用的**职称。
考察庄周先生的真实历史,他一度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这官做得极小,相当于现在某个国有林场兼油漆加工厂厂长。但这个前场长兼厂长(因为庄子后来辞职了,依今天的人事制度用法,要加一个“前”字以示和现任有区别),用数十年时间写了十来篇文章,这些文章被后来的学生们加上他们的心得,合出了一本题为《庄子》的书。此书被千年后的唐朝朝廷作为道家“四子书”之一,列入科举必考科目,就像今天要考的“语文”、“政治”一样很有分量。由于庄子被唐明皇赐封了“南华真人”的仙号,因此《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经者,经典也。因此,《庄子》实在是一本很重要的书。而这本很重要的书,开门见山的**篇文章就是《逍遥游》。《逍遥游》的**节,就是本篇起首所引的这段关于一只叫鲲鹏的大鸟的故事。若不是这个庄子写了这本《庄子》,真不知能有几人去翻阅《齐谐》之类冷僻图书,又有几人能把鲲鹏故事记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