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八王之乱
在中国历史上,两晋可以算是群雄争锋而纷纷攘攘的时期。那个时候的中原人对外夷是没有什么偏见的,更不会用高低贵贱来看待。这么说吧,当时要是有位统御有方、清明廉洁的元首,再加上贤能兼备、办事称职的文武将相鼎力辅佐,那么把天下诸侯联合起来,拼凑成一个**辽阔的大邦,也并不是太难的事。可是,当时就是缺少圣帝明主和护国良将,有了外患也只知道据守本地,猥琐得很;何况西晋开国之时,就已暗伏下不可收拾的局面。至东晋,君臣开始还有胜战,可因为骄傲而产生了惰性……于是两晋内忧外患此起彼伏,一直未有停息,实在令人叹惜……
1 西晋开国的隐忧
我们先从两晋的建国说起。晋朝开国皇帝是司马炎。不过,打下晋朝基业的却是他的祖父司马懿。司马懿曾在汉丞相曹操手下做事,是三国时期很有能力的官员。到了曹丕代汉做魏帝以后,司马懿以过人的才干执掌了兵权,并在同吴国和蜀国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从而得到曹氏父子的赏识,渐渐位高权重。后来,他发动兵变,杀了托孤大臣曹爽,将政权夺来控制在司马氏家族手中。司马懿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继任他的职位,担任大将军,掌管整个**的兵权,一时权势逼人。没多久,他也发起兵变,废掉了魏皇帝曹芳和张皇后,改立曹髦。可惜好景不长,司马师得病去世,他的弟弟司马昭便接替了他的职位。这位新贵比他的哥哥还要跋扈,居然穿皇帝才能穿的衣服上殿议事。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魏主曹髦气愤不过,骂出一句有名的话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清晨,曹髦将宫中的一些贴身侍卫和忠心奴仆集合起来,让他们做先头部队,自己则手持利剑在后督军,怒气冲冲,亲自前去讨伐司马昭。不料一行人马刚刚行进到南大门,迎面碰上一个禁卫军小头目,带着二三百人,挡住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