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
1.十六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的理论工作不断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伴随着理论创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坚持用*新成果武装头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之后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个重大举措。党**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一步一步地引向了深入。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由全面向深入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新阶段的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成果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成为理论武装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坚持宣传思想工作的与时俱进。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理论武装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召开了一系列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在实践中正式启动了这一工程。这是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这些都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与时俱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坚持以载体创新增强工作成效。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会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增强针对性、启迪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战斗力,理论武装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是理论武装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近几年,**多次组织宣讲团,宣讲**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各地也都围绕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开展宣讲活动,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宣传思想工作在推动理论学习和宣传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宣传部为了满足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需求,积极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把党的理论送到乡村、送到社区、送到学校、送到企业;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宣传部通过举办研讨班、报告会、知识竞赛、主题教育活动等,把理论宣传融人群众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之中,融人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之中……宣传思想工作与基层群众的面对面式的互动式的途径和形式,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在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步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在工业化进程中加速调整,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
第二,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看病、上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以及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这些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
第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
第四,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的思想。大量国际经验表明,一个**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建设创新型**,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创新型**,反映了我们党对在科技是**生产力,且我国将长期面临发达**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强大压力的条件下加强自主创新的自觉认识。
第五,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
第六,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靠坚持不懈地开展自身建设来保持和发展的。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反映了我们党对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自觉认识。
第七,提出了走和平发展之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思想。走和平发展之路、推动世界和谐,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十六大以来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建设创新型**的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走和平发展之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等等。
3.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国际国内背景
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4.十六大以来党率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
十六大以来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应当指出,党**提出的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主题服务的,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自觉推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西方工业化**曾经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在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集中凸显;同这个进程相联系而又反映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的利益矛盾更为突出了;党在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