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自我**是一种性格障碍
儿童在1~2岁时,常常以自己的认知、情绪、意愿等为**,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并判断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他们没有也不能意识到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去审视、理解和对待外在的人、事、物。
他们常常认为,夜晚月亮出来是为了给他们照明,他们所看到或拿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例如:妈妈与孩子玩滚球的游戏,妈妈在坡顶,孩子在坡下。妈妈问:“球为什么滚下来?”孩子会说:“球知道我在等它才下来。”当父母劳累需要安静地休息时,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打打闹闹,不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体验父母的感受。
心理学家朱智贤在他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说:“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自我**期(8个月~3岁),是自我意识*原始的状态,称生理自我。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一成人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按他的分期说,儿童3~16岁时尤其应该重视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因为他们时刻感知、接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对他们个性和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原始的“自我为**”与生俱来,无法选择,后天的镌刻是造就品性的关键,家长或老师不可懈怠。
自我**行为的表现
处在“自我为**期”的儿童的特征是分不清你、我、他的真正内涵,喜欢幻想,常常不自主地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用*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玩具,“只要是我玩的,就都是我的”。为了捍卫“所有权”,他们命令、威胁别人不要拿他们的玩具,甚至以打人、抢夺的方式拿回自己所爱的玩具。
对这阶段的儿童而言,玩具远比朋友重要,宁舍朋友不舍玩具。要他们为友谊而放弃玩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别人把玩具抢走,他们会难以忍受,至于别人的想法与感受,他们则无法体会。其实看到别人的玩具就顺手拿起来并说“我的”,其真正的意思是“我喜欢它”。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只有过了这个时期才会走向成熟。
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孩子表现得特别活跃,抢着说话,跑来跑去,拿各种玩具给客人看,忙个不停(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来疯”),这是孩子要求大家注意的一种本能行为。孩子小时候出现这些行为可以谅解,但是若长大以后仍然要求大人过多注意,经常纠缠客人,处理问题、办事情总是自己说了算,以我为**、把自己的需要强加于人,稍���如意就大发脾气,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行为,需要认真及时地矫治。
自我**行为的危害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通常只能想到自己,不会想到别人,这种原始自我形态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会解除。但在“转型”时,如果让孩子“崇尚自我”的思维方式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自以为是、专横霸道的人。这样的孩子在伙伴中或社会上是极不受欢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会被人讨厌。
自我**现象几乎人人都有,只是因受教育不同、性格不同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表现也有个体差异。过于严重的儿童*容易与同伴分裂,产生争吵和攻击行为;*容易赌气,被孤立,性格扭曲;长大后人缘差,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共谋事业。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重视这些不同的差异,因人施教。
自我**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味放纵
出于过分关爱与呵护,家长不断认可和迁就孩子的自我**行为。有时,家长也知道不应该让孩子这样,但总认为树大自然直,不忍心对孩子严厉。这样会导致孩子的行为更放纵,他们的表现在“胜利”中得到强化。
过度满足
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一定要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所有好吃的、好玩的自己都应该有,以至于长辈先吃了一口水果,玩具让别的孩子玩一会儿,就会引得他大哭大闹。孩子总生活在一种“人人让我、人人为我、我说了算”的环境中,怎能不逐步养成“以我为**”的行为呢。
教养缺失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转型”期的教育不细心,感觉不到其自我意识发生了异样的变化,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变好的;有的则轻描淡写地说一下了事。如:孩子看见家长为客人端上水果,想独自占有,就在每个水果上咬一口。家长自然感觉很不好意思,就笑着说,“‘坏蛋’,那些你吃吧,我再端一盘。”客人走后家长也不再提及此事,孩子并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家长的疏忽使孩子的占有欲越来越强。
与遗传有关
专家研究表明,人的性格的形成与遗传基因有关。自我**期的原始表现可能是“天性”的流露,父母的霸道很可能遗传给孩子。
自我**的矫正方法
帮助孩子正确的自我认识
要改变孩子的自我**行为,首先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只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以消除其以自我为**的意识。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担共享,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同时教育孩子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思想,这样可以使孩子的自我**行为逐渐减少。
教孩子为他人做些事情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处于**地位,家长给予太多的关注,那么这个孩子在成年以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了,会对别人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他只考虑自己的存在,而不考虑他人的存在,只注意对自己有利的事,其他则漠不关心。他很可能认为他人的行为也应以自己为**。所以父母、老师首先要教会孩子时常为别人做些事情,比如把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别人,把好玩儿的玩具让别人玩玩等。当父母遇到孩子独占、抢夺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及时给予说服和指导。
不要过分地关注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会慢慢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使孩子日后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学会冷处理
孩子在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家长可以“冷处理”,坚持不去迎合、不妥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自己停止哭闹,此时家长可用其他形式安慰一下。这样经过多次矫正之后,孩子就会明白采取哭闹的方式达不到目的,慢慢会减轻自我**的表现。
适当给予“劣性刺激”
所谓“劣性刺激”是指饥饿、劳累、困难和批评。家长应适当地给孩子制造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环境,让孩子去经历挫折,有利于弱化孩子自我**的荣耀感。但这种办法要点到为止,不要给孩子造成身心伤害。
不要大惊小怪
当孩子受伤或生病的时候,家长一方面应采取科学的就医态度,另一方面不要反应过度。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大惊小怪、过度担心。否则,孩子会从大人的反应中得到暗示,误认为自己的病特别严重,时间久了,会在心理上、行为上养成高度自我**的习惯。
避免给孩子归类
2岁左右的孩子适应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这时就需要家长适时帮助。首先,家长应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避免将孩子归类为“慷慨的”或“小气的”。其次,还要主动制造机会,并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鼓励其社交行为的发展。比如提供足够的积木、黏土、色纸、颜料,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做各种建筑和美化环境的游戏,避免因争夺玩具而引发争执,并借机让孩子练习社交技巧。
教孩子学会分享
2~3岁的孩子无法体会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沟通的技巧,如果没有大人的监督,他们的游戏很快就会落入一团混乱的纷争。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孩子可以自己玩得很好,此时,大人适时地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比如,老师可以跟孩子解释:“玩具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滑梯,就让别的小朋友先玩娃娃。”并教他们问其他正在玩滑梯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若孩子们坚持不愿意一起玩儿,老师也可充当计时员,指导孩子学会轮流,一人玩一段时间。
虽然有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但只要大人耐心辅导,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合作游戏,他们心中萌生的友谊观念会渐渐成熟,并学会体谅别人、与人合作和轮流玩玩具了。
给孩子过生日不要过分隆重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日过分在意。每逢孩子生日,亲戚朋友济济一堂,众星捧月,让孩子在生日宴会上出尽风头,这无疑会强化孩子自我**的意识。较好的方法是孩子生日时,给孩子买些玩具、添件新衣服或特意带其去公园,既不失爱意又不膨胀自我。
孤独
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
世界**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很重视对孤独的研究。精神病学者多从病理上看待孤独,心理学家多从行为表现方面研究孤独。爱德华·R.黑特伏认定,孤独是综合征,在儿童期多发生在出生后前20个月,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性能力缺陷与残废状态,需要认真对待。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时是短暂的心境,有时是严重的和长期的状态”,是一种主观体验。他们早就发现了值得重视的现象:“孤独在青少年中更加普遍,而在年龄较大的各种群体中不常为人所提及……”他们还发现,“孤独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中更为普遍”,这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
无论是精神病理还是行为现象,目前我国对儿童早期孤独症症状的研究都很不够,所以本书在这一章着重讲述病态矫治。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据有关部门推算,我国每年约有50万幼儿罹患此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至今尚未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甚至连多数医生也没有早期识别诊断的能力。以往医生们都笼统地将孤独症诊断为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多动症等,以致延误了对症**的时机。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婴幼儿特有的精神性疾病,发病年龄在3岁前,男孩多于女孩。患有孤独症的婴幼儿在发病前均较聪明,但发病后在智能方面就明显低于正常婴幼儿。此症病程比较缓慢,约有1/3患者病症属轻度,须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并给予特殊训练和****。
孤独的症状与表现
表现异常
当母亲抱他们在怀里喂奶时,他们不将身子紧贴母亲;当大人用手去抱他们时,他们没有正常的迎接姿势,表情冷淡;他们对周围的人或物不感兴趣,面部也缺乏喜怒哀乐的感情表露,旁若无人。
语言表达有障碍
有的孤独症患儿默默不语,有的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讲话的内容也比别人少。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低下,对别人说得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常无法理解,不会以提问的方式与人交谈,更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他们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运用动作、姿态及音调与人交往;不会使用代词或使用代词不当,常错用“你”、“我”、“他”;常重复别人所讲过的话(模仿言语)或常重复别人以前讲过的话(延迟性模仿言语)。他们缺乏正常儿童应有的想象力,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做游戏或和同伴玩耍。
喜欢旋转的事物
他们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不感兴趣,喜欢圆的会旋转的东西,如瓶盖、陀螺、杯盖,常爱不释手,可连续玩很长时间;也常会迷恋会转动的东西,如不停地观看正在旋转的吊扇;他们要求环境固定不变,如要求吃同样的菜,穿同样的衣服,坐同一个位置,走同一条路线;他们常常双手上举左右摇摆、旋转、打桌子、打墙壁、撞头、自伤;还有的患儿对音乐节奏特别感兴趣。
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和感觉异常
有的患儿对声、光刺激过敏,有的患儿对疼痛、寒冷刺激反应迟钝,也有的患儿有特殊感觉,他们喜欢触摸或闻嗅一些日常用品,触摸光滑的墙面和地板。
智力有障碍
25%的患儿智能正常,25%的患儿有轻度智能障碍,50%的患儿有重度智能障碍,个别患儿在智能低的背景下出现“岛状活动”,对机械记忆、计数、推算等有特异功能。
发育异常
体格发育异常,常较同龄儿童矮小,可伴有某些发育畸形。
特殊爱好或依恋某种东西
患儿常对无生命物体(如一支铅笔)或动物(如一只小猫)有特殊的爱好,如果找不到这个东西,就会产生严重焦虑或大哭大闹;而当把他们所特别喜爱的东西找回来时,又能平静下来。但对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感兴趣。此外,有些患儿会出现恐惧、多动或少动,甚至还有无法劝阻的哭闹以及情绪波动及睡眠障碍等现象。
孤独症的危害
婴幼儿孤独症常发生于3岁左右,这一阶段恰好是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孤独会造成性格怪异,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沟通困难
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互不相容。他们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他们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孤独症患儿行为古怪、不可理解。
预测能力差
孤独症患儿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等等,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他们往往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常有不雅的举止
逛商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喜爱的食物后径直走出超市;当父母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另0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甚至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
常有危险举动
孤独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他们常有危险举动,如突然穿越马路而不顾来往车辆;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在高处攀爬行走,这些举动严重威胁着他们的人身**。
当孤独症患儿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如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