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体系与方法论
杨华星①
“经济思想史有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是研究经济观念和学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②“经济思想史是关于经济问题的所有意见和愿望的总和,特别是在某一时间和场所浮现在公众心中有关于这些问题的经济政策的意见和愿望。”③经济思想是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表现,是生活在各个阶段的人对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等问题的看法或主张。人们的这些思想活动,也必然相应地创造出一些原理、观念与范畴。经济思想的主题是经济问题与经济关系,因此一个**一段时期的经济状况与经济关系的特点,必然会通过相应时期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体现出来。
①叶坦:《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学术史的**考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断》,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②赵靖:《学术开拓的主要路标》,第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石世奇:《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第2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较为鲜明的综合性质,涉及经济、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自梁启超1902年拟著一部《中国生计学小史》,提出建设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设想开始,中国经济思想史至今经历了从草创到建立到初步繁荣这样三大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自1978年创立到现在,不过二十余年的历史。①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在整个经济思想史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就足以和中国文化遗产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相提并论”②。“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丰富的,与西方近代经济学虽然无法相比,但与欧洲古代中世纪相比,中国经济学则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对欧洲的重农学派产生过一定影响。”③
要理清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必须先搞清楚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分期。有关这一问题,自经济思想史这门学科成立以来,就不断有学者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学术界的代表性观点有三种,即二分法一种和三分法两种。二分法是早期研究经济思想史学者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分为先秦时期和秦至清时期,因为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理论性较强,可同西方意义上的经济思想相比较。秦以后,中国经济思想的实践性与功利性加强,因此该时段没有经济思想,只有经济政策。……
①作者简介:杨华星(1975—— ),男,四川剑阁人,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一社会史研究所副教授,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研究。
②巫宝三:《论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载《巫宝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8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