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010074108
[十位:7010074100]
页数:382
定价:¥35.00
店铺售价:¥14.00
(为您节省:¥21.00)
店铺库存:324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031089452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7 10:26:17]
沈**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4:44:43]
林**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1:18:10]
张**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4 19:31:42]
周**
西安市
-
100分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3-04-11 18:00:49]
张*
西安市
《中国人本思潮与人生哲学研究》内容提要:
中国人本思想极为丰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一个以“爱人”为基本特点的人本思潮,其思想佘绪一直延续到近代。本书是一部研究人本思潮和人生哲学方面的论著,分为“人本思潮篇”与“人生哲学篇”两部分:前者主要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孔子、墨翟、孟轲、杨朱、老聃、庄周、荀况等杰出人物的人本思想,后者则着重从“以人为本”的维度,对曹操、诸葛亮、魏晋玄学、佛教、柳宗元、李贽等的人生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人本思潮与人生哲学研究》图书目录:
序
前言
人本思潮篇
**章 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兴起
一、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出现
二、管仲是以人为本思潮的思想先驱
三、以人为本思潮与先秦文化奇迹的创造
四、以人为本思潮的时代意义
第二章 作为世界哲学史开创者的管仲
一、关于《管子·水地》篇
二、《管子·水地》的基本思想到底归谁所有
三、《管子·水地》哲学思想的特点
四、管仲的封建主义启蒙思想
第三章 孔子是先秦以人为本思潮的杰出代表
一、孔子的爱人思想提供了高尚的执政美德
二、孔子力图突破传统天神观念束缚的宇宙观倾向
三、孔子是保存和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巨人
第四章 墨翟是先秦以人为本思潮中的又一杰出代表
一、墨翟和《墨子》
二、爱人思想使墨子也进入先秦以人为本思潮
三、墨子的天志、鬼神观中的唯物主义内容
第五章 孟轲在先秦以人为本思潮中的杰出贡献
一、爱人精神使孟子融入以人为本思潮
二、孟子的重大发现——人类天生具有对他人的同情心
三、在孟轲的思想中保存并弘扬了许多中华民族的**品格
四、盂轲的天命观与求实精神
第六章 杨朱学派也理应纳入以人为本思潮——为杨朱学派洗清千年误解
一、为什么杨朱学派会融入以人为本思潮
二、杨朱自己早已否定了对自己作“一毛不拔”的评价
第七章 老聃是先秦以人为本思潮中涌现出的杰出哲学家
一、关于老子的年代
二、老子的爱人精神使其进入以人为本思潮
三、老子理想的执政理念
四、老子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五、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八章 庄周是先秦以人为本思潮中涌现出的又一伟大哲学家
第九章 荀况是先秦以人为本思潮中涌现的*后一位伟大思想家
第十章 韩非为什么会与先秦以人为本思潮擦肩而过
人生哲理篇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人本思潮与人生哲学研究》文章节选:
**章 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兴起
一、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出现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前3世纪),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一个产生文化巨人的时代。一大批文化名人,包括管仲、孔丘、杨朱、墨翟、孟轲、老聃、庄周、孙武、荀卿等,应运而生了。而他们这些人,又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以人为本思潮的思想先驱或杰出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从管仲的“以人为本”(《管子·霸言》)思想,到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杨朱的“轻物重生”思想、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思想、庄子为使受苦人摆脱苦难处境而为他们设计的精神乐园、荀子的“节用裕民”思想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以人为本思潮。
这股以人为本思潮的特点是,重视士、农、工、商等普通人社会地位的改善与提高;强调对人、对普通劳动者的适当爱护与关心;强调民为治国之本,甚至提到“民贵君轻”的高度:反对对人民的无端迫害、大肆杀戮,乃至人殉;重视对人的美好心灵的发掘,重视人生哲学诸命题的探索;强调人类同情心的存在,强调对贫者、弱者、老者、鳏寡孤独者、残疾者的人道主义同情与帮助;关心并同情人民的苦难处境,并试图为减轻这种苦难做出种种努力。
……
《中国人本思潮与人生哲学研究》作者介绍:
乔长路,1930年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1951年肄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51-195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57-196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导师制研究生班学习。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生哲学》、《中国哲学通史》三卷本(任副主
编)等,并在《哲学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管子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