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1 5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寄语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涿州市码头镇
促销广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无穷的书店里探索无穷的真理好书不贵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感谢您能进入我的店铺!

本店宗旨就是买任何东西或者只消费找专业的,因为只有专业的商家才能做他的特色,为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所以我也想把这个建议带给每一个客人,选择专业,选择优质的贴心服务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王昌硕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9787504549419 [十位:750454941X]
页数:351      
定价:¥30.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18.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内容提要:
当今世界各国,即使是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也存在弱势群体,存在着表面平等、实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各国普遍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来调整这种表面平等而实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以实现社会平等与和谐。
本教材以保护弱者为主旨,半从社会法弱势群体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视角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本质和内容。注意避开国内同类教材架构的行政化色彩,尽量贴近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的调整,力求精益求精,努力做到观点前瞻、理论性强、知识面广、材料详实、体系创新、可操作性强。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本科生,也可供研究生、教学人员、劳动保障行政人员、工会工作者参考以及广大劳动者自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图书目录:
**编 劳动法历史与基础理论
**章 劳动法学总论
**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劳动法的体系及特征
第三节 劳动法律渊源
第四节 劳动法的地位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节 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劳动法产生的法律基础
第三节 国外劳动法的发展与现状
第四节 中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劳动法律关系
**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四节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第四章 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工立法
**节 国际劳工组织
第二节 国际劳工立法
第五章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
**节 集体谈判制度
第二节 集体协议概述
第三节 集体协议的订立
第四节 集体协议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五节 产业行为制度
第六节 不当劳动行为矫正
第六章 劳动合同
**节 劳动合同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效力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和终止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
第七节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制度
**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概述
第二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的制定程序
第三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的效力
第八章 就业权利保障
**节 就业权利与就业保障立法
第二节 劳动就业的概念、方针、原则和途径
第三节 就业服务体系
第九章 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节 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概述
第二节 我国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建设
第十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概述
第二节 工时制度
第三节 限制加班加点制度
第四节 休息休假制度
第十一章 劳动**卫生
**节 劳动**卫生概述
……
第十二章 劳动报酬
第二编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与理论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理论基础
第十四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第十七章 社会优抚法律制度
第三编 劳动社会保障行政执法与监督
第十八章 劳动争议处理
第十九章 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鉴察
第二十章 劳动保障法律责任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文章节选:
**章 劳动法总论
第三节 劳动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也可称为法源(source of law),但其大约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法的存在形式,即为了具体认识的目的,观察法以如何形式被形成、被表现。这种意义上的法源意味着在法的解释适用时,解释者或法官可以援用或作为裁判的法规范形式,如制定法、习惯法、判例、学说等。这种法源理解,存在不同的称谓,但是*常用的方法;二是法社会学使用中的法源,旨在探究创造法的原动力或法成立的原因。依这种法源理解,道德、习惯、宗教及其他社会规范、外国法、判例、学说应是法源;三是法哲学倾向的法源,类似法的效力根源;四为历史的法源,主要针对法体系的历史由来等。
我国学者使用了**种理解方法,即法律渊源是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法律适用者或执法者的适用法律、执行法律活动的依据。因此,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
1.宪法中有关劳动者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的*高准则,它是法律制定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以及其他所有社会规范都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宪法中有关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有关劳动领域事务的规定是劳动立法的依据,也是*重要的劳动法律渊源。
2.劳动法律及其他相关法律中的劳动法律规范。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劳动法律及其他相关法律中的劳动法律规范构成第二层次的劳动法律渊源,效力低于宪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目前颁布的《劳动法》《工会法》《职业教育法》《**生产法》《职业病**法》《矿山**法》都属于劳动法律,此外,《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企业法》《刑法》等法律之中也有有关劳动法律规范等。
3.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了数量相当的劳动行政法规,它是*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规定、法律实施细则等。其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具有法律效力,即具有法律适用效力和行政执行效力的劳动法律规范。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即是其中的重要法规。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颁布的劳动行政法规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数量是较多的一类。
4.地方劳动法规。依据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发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民族自治区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和发布自治条例和单行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