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1 5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寄语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涿州市码头镇
促销广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无穷的书店里探索无穷的真理好书不贵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感谢您能进入我的店铺!

本店宗旨就是买任何东西或者只消费找专业的,因为只有专业的商家才能做他的特色,为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所以我也想把这个建议带给每一个客人,选择专业,选择优质的贴心服务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潘洵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
ISBN:9787100098342 [十位:7100098343]
页数:393      
定价:¥76.00
店铺售价:¥30.40 (为您节省:¥45.60
店铺库存:208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万人以上,超过1.7万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详细讲述这段历史,讲述中国军队和重庆人民的抗日事迹,并阐述大轰炸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对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_潘洵 等_商务印书馆_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图书目录:
导言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所涉问题
**章 日军全面侵华与重庆地位的变化
**节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节 战争初期日军的战略轰炸
第三节 重庆战时首都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日军轰炸重庆的战略和战术
**节 日军轰炸重庆的战略部署
第二节 日军轰炸重庆策略的变化
第三节 日军轰炸重庆的主要战术
第三章 日机轰炸重庆的过程与特点
**节 1938年的试探性轰炸
第二节 “100号作战”轰炸及其特点
第三节 “101号作战”轰炸及其特点
第四节 “102号作战”轰炸及其特点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零星轰炸
第四章 日机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节 日军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
第二节 日军轰炸造成的财产损失
第三节 重庆大轰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点
第五章 重庆各界民众的反轰炸斗争
**节 重庆反轰炸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第二节 重庆反轰炸斗争中的积极防空
第三节 重庆反轰炸斗争中的消极防空
第六章 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国内影响
**节 在战略轰炸发展史上的定位
第二节 对重庆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 对重庆民众社会心理的影响
第四节 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第五节 对中国国际形象和远东各国军事战略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文章节选:
重庆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地位特殊,需要保护的重要机关、厂矿、银行、学校及重要人物的居所等遍布各地,而战时重庆的防空设备特别是高射枪炮又极为有限,因此,主管当局只得根据不同时期所掌握的高射枪炮的多寡,依据各防守地的重要程度,将数量不多的高射枪炮安置在*需要又*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在1938年夏,当炮兵第41团第11连3.7公分炮及炮兵第42团2公分炮先后派遣来重庆布防时,主管当局将其分别配置于市区的马鞍山、南岸的海棠溪、沙坪坝的小龙坎及巴县的广阳坝等地,以担任各该要地的低空掩护①。1938年8月底,炮兵第45团第2营两个连,携7.5公分炮相继到重庆增防,当时除以第五连配置于市区的马鞍山,以掩护国民政府、大溪沟的电力厂及市区外,并以第六连配置于沙坪坝,以掩护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及沙磁文化区的建设。1939年春,炮兵第45团三个连,又携其7.5一公分炮增防重庆,加之1939年“五·三”、“五·四”轰炸后,国民政府对重庆的防空措施加强,又陆续有一部分小炮队调驻重庆,重庆的积极防空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重庆防空司令部将这些小炮队作为机动,随时变换阵地,以加强各要点的掩护,担任低空射击任务。
除此之外,为配合空军作战,构筑严密的高层火网,乃将炮45团7.5公分炮第二连配置于南岸海棠溪,第三连配置于市区遗爱祠,第四连配置于南岸的弹子石,第五连调配于江北的万峰寺,第六连配置于沙坪坝的磁器口、陈家湾,以此构筑成互为犄角、互相掩护的严密火网,保护重庆市区特别是主城区上空的**。嗣后,经过1939-1940年日机的狂轰滥炸以及各高射炮部队的历次战斗,原有的各炮兵阵地迭遭破坏,加之政府主要机关、重要人物住所、公私生产事业等纷纷向主城区以西的新市区并沿牛角沱、小龙坎、新桥、歌乐山、北碚一线的迁建区疏散,迁建区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重庆防空司令部为适应此形势的发展变化,于1939年夏秋之后,相继将上述高射炮部队进行重新调整布置:将第二连布置在瓦厂,第三连在鹅公岩,第四连在江北鸿恩寺,第五连在崔家坪,第六连在至江北石马河,“期使磁器口方面之炮火,得能与市区附近之炮火重叠火网,严密迁建区之掩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