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3091560
[十位:7303091564]
页数:482
定价:¥45.00
店铺售价:¥21.60
(为您节省:¥23.40)
店铺库存:15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031089452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7 10:26:17]
沈**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4:44:43]
林**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1:18:10]
张**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4 19:31:42]
周**
西安市
-
100���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3-04-11 18:00:49]
张*
西安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内容提要: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首批研究生教材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必修学位基础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的教材。本书以专题形式集中探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谈起,涉及现代文学的历史结构问题、整体观理论与实践问题,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传播文化,现代作家的宗教情节和文化心理,现代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态势,现代作家、文学社团研究之研究等内容,力求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梳理其研究脉络,突出现代文学学术史建构的意义,旨在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本书还特别结合研究生教学实际,每章后附有“理论与实践”,可供教学中研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图书目录:
导论:从文学史到学术史——现代文学研究意识的拓展深化
**节 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建构
第二节 现代文学研究意识的培养和拓展
**章 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品格
**节 五四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现代文学的民族品格
第二章 现代文学的历史结构及其演进
**节 现代性问题:反思文学研究泡沫
第二节 大众化问题:审视左翼文学传统
第三节 雅俗性问题:新旧文学的共荣
第三章 现代文学整体观的理论与实践
**节 理论构想:从“断代史”到“通史”
第二节 个案探讨:“跨代”作家之研究
第三节 实践反思:建构有机的“整体”
第四章 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节 北京文化:历史与现实的重叠
第二节 京味文学:平民与皇都的互生
第三节 京派文学: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第四节 海派文学:时尚与通俗的轮替
第五章 现代文学与传播文化
**节 现代文学与出版文化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与影视剧改编
第六章 现代作家的宗教情结考察
**节 现代作家对宗教文化的体验与思考
第二节 鲁迅:对信仰缺失的批判
第三节 巴金:为心中的上帝忏悔
第四节 曹禺:憧憬宇宙神秘之物
第五节 许地山:融合多重宗教玄想
第七章 现代作家的文化心理透视
**节 东方与西方的冲撞与融合
第二节 戴望舒:从传统到现代
第三节 废名:从人世到隐逸
第四节 郁达夫:从自卑到自尊
第五节 闻一多:从“诗境”到“尘境”
第八章 现代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态势
**节 小说: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第二节 散文:追求生命的自由与个性
第三节 诗歌:捕捉心灵的跃动
第四节 话剧:演绎时代的冲突与沉浮
第九章 现代经典作家研究举要
**节 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研究
第二节 周作人、朱自清研究
第三节 郭沫若、艾青研究
第四节 曹禺、田汉研究
第十章 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举要
**节 文学研究会研究
第二节 创造社研究
第三节 语丝社研究
第四节 新月社研究
结语 现代文学的承载与余响
后记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文章节选:
**章 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品格
现代文学本身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它又*典型地成为中国几千年文学历史长河中千载难逢的一瞬。当我们凝思于历史的永恒与瞬间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现代文学不是一段固定的历史,它的复杂和多变,它的繁复和演进,足以构成一个由不同侧面形成的多棱镜。为此,我们通过不同的专题来感受这多重复杂的文学历史,进而体悟其折射出的本质内涵。
**节 五四的历史价值
五四文学革命经过激烈的论争以及突破性的创作实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思想上,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的文化大革新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彻底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因而,这场运动有力地冲击和扫荡了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大解放,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都有极重要的影响。在政治上,文学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舆论准备,同时它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封建思想、封建文学的彻底批判,唤醒了许多青年,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于文学本身,它宣告了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这是划时代的根本性转变。它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对世界文学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五四荡涤社会的气势、政治解放的怒吼已离我们远去,留下来的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是对人本主义的弘扬,对个性解放的吁求,对社会及民族解放的奔走呐喊。这在文学上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文学是人学,是作家的个性体验;二、文学是民族学,是民族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