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2 4 2 4 14 5436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优学悦书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79558195    地址:江西省 九江市 共青城市 甘露镇双塘
促销广告:经营大学正版旧教材教辅以及考试类图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由于旧书库存不准确经常断货,若超过48小时未发货或超48小时无物流,请取消订单,客服会尽快给您处理。
店铺介绍
小店是多仓发货,购买多种时会分仓多物流发货,不指定快递。由于旧书库存不准确经常断货(超48小时未发货,请申请退款),为保证您的利益,下单后请及时关注平台上的“在线交谈”信息或务必加QQ:1149497861确定发货事宜。二手书不附带小册子光盘之类的附加资料。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钟启泉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 0467)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9787561054604 [十位:7561054602]
页数:403      
定价:¥16.00
店铺售价:¥5.90 (为您节省:¥10.10
店铺库存:3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7955819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 0467)》内容提要:
**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二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三 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课程 四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五 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 解放兴趣 的追求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 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二 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 三 19世纪教学论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四 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 课程的涵义 二 教学的涵义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 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二 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 三 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四 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 课程教学 的理念 第二章 课程开发区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节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 目标模式 二 过程模式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 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二 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 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第三章 课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 0467)》图书目录:
**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二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三 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课程 四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五 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 解放兴趣 的追求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 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二 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 三 19世纪教学论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四 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 课程的涵义 二 教学的涵义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 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二 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 三 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四 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 课程教学 的理念 第二章 课程开发区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节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 目标模式 二 过程模式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 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二 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 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 普遍性目标 取向 二 行为目标 取向 三 生成性目标 取向 四 表现性目标 取向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 二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 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二 课程行径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 教学方法的本质 二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节 课程组织的涵义与基本标准 一 课程组织的涵义 二 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一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二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 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五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第三节 教学组织 一 班级授课组织 二 个别化教学组织 三 教学过程的组织 第六章 过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节 课程实施的涵义与研究价值 一 课程实施的涵义 二 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一 忠实取向 二 相互适应取向 三 课程创生取向 四 三种取向的比较及启示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一 研究、开发与传播 模式 二 兰舆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三 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第四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 课程变革的特征 二 学区的特征 三 学校的特征 四 外部环境的特征 第五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二 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三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第六节 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 一 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二 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学设计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功能与类型 一 何谓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二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与取向 一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二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观 一 评价的模式及其指标 二 几种典型的评价模式 第八章 课程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节 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 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 二 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四 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走向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 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二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后记 附《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出版前言 I 课堂性质与设置目的 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及举例 自学考试大纲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