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1 8 251
本店铺共有 12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5%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8%
发货问题
11
92%
已解决
12
100%
店主称呼:玉龙悦文化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691496648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朝阳区 定福庄园艺场25号院
促销广告:正版特价库存积压一手新书,无划线笔记,缺货会及时通知。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购书提示★════╮
║★两天内不付款者,售出不候★║
║---------------------------------------║
║★每天走货量大,图书流动快★║
║---------------------------------------║
║★如遇到有些书断货,还请您★║
║---------------------------------------║
║★多谅解!在此先行谢谢理解★║
╰══════════════╯
店铺介绍
现在库存图书10余万种,批发零售。

╭════【新书批发】════╮
║1.主营最近年专业.社科类新书;║
║2.适合图书馆装备,书店零售用书║
║3.现10余万(月更新2千多种)║
║4.可提供现货图书30多万个品种;║
║5.社版为主,折扣低、品相好;║
║6.上百家出版社正版库存图书;║
║7.我们诚恳地与各地单位合作!║
║╭────────────╮║
║│客服QQ联系:3356693236 │║
╰══════════════╯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季羡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印文化交流史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0465089 [十位:7500465084]
页数:279      
定价:¥29.00
店铺售价:¥10.70 (为您节省:¥18.3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691496648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4 11:53:13]
    叶**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07 14:35:39]
    收****
    石家庄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06 15:44:43]
    杜**
    北京市
    应用微积分 ¥41.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9-27 09:06:31]
    倪**
    温州市
    牛奶战争 ¥8.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03 23:11:48]

    衡阳市
    设计学概论 ¥29.00
《中印文化交流史》内容提要:
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自古以来是如何相互学习、彼此影响的,从而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对此季羡林先生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考证。
本书以时间为序,研究了中印两国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交流情况,范围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以及蚕、丝、茶、火药、印刷术、糖,等等。
书中对于交流是“单向流动还是双向交流问题”,季羡林先生做了大量研究和考证,纠正了中印两国社会上一些不准确的看法和说法,产生了积极影响。书中还附录了一些与中印文化交流有关并受读者欢迎的论文和图片。
《中印文化交流史》图书目录:
序言
一 导言
二 滥觞(汉朝以前)
(一)推测出来的起点
(二)印度古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
三 活跃(后汉三国 25-280年)
(一)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
(二)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阶段
四 鼎盛(两晋南北朝隋唐 265-907年)——两种文化的改造和融合阶段
(一)两晋南北朝(265-589年)
(二)隋唐(581-907年)
(三)鼎盛时期宗教、外交及贸易活动带来的文化交流具体成果
五 衰微(宋元 960-1368年)——两种文化的同化阶段
(一)宋代(960-1279年)
(二)元代(1206-1368年)
六 复苏(明 1368-1644年)
(一)复苏的内容与含义
(二)明初中印交通的情况
(三)郑和下西洋
(四)出使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五)明初与孟加拉、古里、柯枝的交通
(六)明代中叶的中印交通
(七)文学和科技方面的相互影响
(八)文献
七 大转变(明末清初)
八 涓涓细流(清代、近代、现代)
(一)激流与涓涓细流(17、18世纪)
(二)暂时的复苏(19世纪)
(三)20世纪前半中印友谊的表现
九 结束语
附录
(一)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二)文化交流能推动中印社会前进
(三)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
(四)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五)关于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问题的补遗
(六)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七)《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八)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
(九)佛教的倒流
《中印文化交流史》文章节选:
六 复苏(明 1368-1644年)
(一)复苏的内容与含义
在讲宋元时代时,我用了“衰微”这个词儿。我的想法是以精神文化的交流,也就是通过佛教的交流,为衡量标准。既然佛教在印度到了与中国宋元相当的时代——已基本上消逝,既然传播精神文化主要载体已不复存在,所以我就把此后中印文化交流称之为“衰微”时期。
除了精神文化的交流以外,还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形式是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外交活动基本上也是通商贸易活动,只不过披上一件“外交”的外衣罢了。当然,不可否认,少量的真正外交活动也是有的,如果拿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来做标准,那么“衰微”时期就不能包括元代在内。因为,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元代中印在贸易方面的活动是相当频繁的。
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两个衡量标准。我现在这样的划分,是采用了**个标准,这不是**的,因为二者必取其一,我取了前者,说它是一个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反正自从印度佛教失去了交流载体的作用以后,中印文化交流就主要表现在通商贸易与外交活动上了。
专从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来讲,明代远远超过元代:一是时间长,二是地域广。元代活动的时间几乎集中在世祖至元年间,前后31年;而明代则自郑和、侯显起,一直延续了下去,虽然不都像郑和时代那样集中,那样频繁,但可以说是连续未断。至于地域,元代几乎只限于印度西海岸一带,而明代则除了西海岸以外,还延长到了濒临孟加拉湾的孟加拉地区。这一地区同明代中国交通之频繁,实在值得注意。
……
《中印文化交流史》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是“中国东方学奠基人”、“东亚*杰出的学者之一”季羡林先生的力作。本书以时间为序,研究了中印两国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交流情况,范围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以及蚕、丝、茶、火药、印刷术、糖等等。
《中印文化交流史》作者介绍:
季羡林:我国**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国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季羡林不仅是学术造诣颇深的**学者,还是一个**作家。他年轻时就创作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作品,是“清华四剑客”之一,在当时文坛很有名气。他回国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杂文作品,在中国文坛有很大影响,深受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