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09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1 1 2 9 56 912
本店铺共有 7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14%
发货问题
4
57%
退款问题
1
14%
其他
1
14%
已解决
7
100%
店主称呼:陆小姐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556043787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大学城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温馨提示:请买家在购买时,先咨询一下店家有没有库存,再下订单购买。所有二手书,一般没CD光盘,介意的请考虑,所有自行下单购者,如出现推迟发货,或没货等情况,后果自负!!!!! 本店主营大学二手教材/教辅,以及各类考试书籍.由于书的品种太多,很多书没来得及上传,如有需要,请旺旺或电话与掌柜联系.从即日起本店广东省满19元包邮,本店默认申通快递。联系电话:13556043787
店铺介绍
本店主营大学二手教材/教辅,以及各类考试书籍.由于书的品种太多,很多书没来得及上传,如有需要,请旺旺或电话与掌柜联系.从即日起本店广东满29元包邮。本店默认申通快递,如需其他快递请联系店员。谢谢合作!联系电话:13556043787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邵培仁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播学(修订版)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9787040206326 [十位:7040206323]
页数:376      
定价:¥28.00
店铺售价:¥7.80 (为您节省:¥20.2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556043787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传播学(修订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全书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纵向展示了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谋略、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横向阐述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展示了世界传播学的学术前沿成果,也有中国传播学界和作者的*新思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学、广播电视、编辑出版等专业教材,也可作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研究生考**书。
《传播学(修订版)》图书目录:
绪论
**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第三节 学习与研究传播学的意义
**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节 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传播
**节 传播的概念
第二节 传播的特点
第三节 传播的分类
第四节 传播的革命
第五节 传播的模式
第六节 传播的功能
第七节 传播的原则
第三章 传播者
**节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第二节 媒介组织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第四章 传播与信息
**节 信息研究简述
第二节 信息的传播分析
第三节 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第四节 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第五节 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
第五章 传播与符号
**节 符号意义与传播
第二节 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第三节 语言符号
第四节 非语言符号
第六章 传播媒介
**节 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三节 媒介理论述评
第七章 传播技巧
**节 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传播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第三节 传播技巧集粹
第八章 受众
**节 受众的形貌
第二节 受众研究的理论
第三节 受众的心理
第四节 受众的选择机制
第五节 受众的反馈
第六节 意见**
第九章 传播环境
**节 传播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传播环境的特性与类型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
第四节 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
第十章 传播效果
**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实质
第四节 传播效果的形成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评估
主要参考书目
《传播学(修订版)》文章节选:
绪论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体系的。传播学是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体系和整体构架,这是评判它是否已经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播学研究体系是一种对研究对象作直观的、简洁的、有序的映现和说明,也是指传播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各种传播要素所占比例、排列秩序及组合形式等。这一问题,可以从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传播学的知识层次、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传播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首先从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上找到依据和坐标。因为,它的构建同众多相关学科对它的哺育和催动是分不开的。
1.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叠、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2.传播学与人类学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以及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可以给传播学研究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和“传播人种学”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
《传播学(修订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是关于介绍“传播学”的教学用书,具体包括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