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811132960
[十位:7811132966]
页数:302
定价:¥25.00
店铺售价:¥6.00
(为您节省:¥19.0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2 12:42:51]
吴**
厦门市
-
100分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4-11-12 01:32:18]
区**
广州市
-
90分
优秀
不错
[2024-11-05 18:15:19]
1天后追加:好
排**
贵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23 09:08:44]
高*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20 14:18:29]
厦门市
《图书学》内容提要:
该书充分吸收了图书学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图书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图书的特点、图书的著作类犁,图书的载体材料、图书的版本、图书的结构、图书的设计、图书的装订从多角度进行了准确阐释,是对图书学现有理论的系统总结。
《图书学》图书目录:
前言
修订说明
**章图书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节图书学的研究对象
一、古代治书之学及其传统体系
二、过去有关图书学的研究
三、图书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图书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图书学的学科性质
一、图书内容的形成决定了图书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二、图书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了图书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第四节图书学的相关学科
一、图书学与图书馆学
二、图书学与目录学
三、图书学与文献学
四、图书学与图书史
第二章图书的特点
**节图书的定义、称谓与构成要素
一、图书的定义
二、图书的称谓
三、图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图书的特点及意义
一、图书的特点
二、图书的意义
第三章图书的著作类型·1
**节著述
一、著述的定义
二、著述的类型
第二节编撰
一、编撰的定义
二、古书编撰
三、现代编撰类型
第四章图书的著作类型·2
**节翻译
一、佛典翻译
二、科学书籍翻译
三、现代翻译机构与译作简介
第二节注释
一、古籍注释
二、注释作品简介
第五章图书的载体材料
**节图书载体材料的分类
一、天然实物材料
二、人造纤维材料
三、光电磁化材料
第二节天然实物材料
第三节人造纤维材料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纸张的规格与种类
三、特种纸的分类与应用
第四节新型图书载体材料
一、缩微型
二、计算机阅读型
三、视听型
四、电子图书
第六章图书的版本
**节古书版本分类
一、古书版本研究的意义
二、版本类别
第二节现代图书版本
一、现代图书版本名称
二、现代图书版本变化的因素
第七章图书的结构
**节线装书的结构
一、线装书的版面特定名称
二、线装书的结构
第二节现代书籍结构
一、现代书的版面特定名称
二、现代书的结构
第三节《国际标准书号》(1SBN)简介
一、国际标准书号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国际标准书号的结构
三、国际标准书号的特点、功能和范围
四、国际标准书号的应用
五、在电子出版物和教育/学习软件上应用ISBN
六、在按需印刷出版物上使用ISBN
七、ISBN系统的管理
八、ISBN号在出版物上的位置和显示
第四节书刊条码介绍
一、条码及其特点
二、条码的种类
三、条码的使用
四、条码在图书上的使用
五、条码在图书上的位置与印刷
第八章图书的设计
**节图书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从装帧到书籍设计
二、图书装帧设计的意义
三、图书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开本
一、开本的定义及其基本开切方法
二、书籍开本的设计
第三节插图设计
一、古籍插图概述
二、插图的分类
三、插图的版式
第四节封面设计
一、封面的作用与设计要求
二、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扉页的作用与常见形式
四、书脊和封底的设计
第五节版式设计
一、内文字体、行距和页码
二、版式中正文设计的其他因素
第九章图书的装订
**节中国图书装订的发展
一、*早的装订形式——简策装
二、应用*久的装订形式——卷轴装
三、由卷轴装向册页装的过渡
四、册页装及其发展
第二节装订形式
一、平装
二、精装
三、活页装
四、散装
第三节书籍的护装
一、函套
二、木匣
三、夹板
四、纸盒
参考文献
……
《图书学》文章节选:
(5)生产方法。
图书的生产方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生产图书只能靠刀刻手抄。要想得到一部书,只有照着作者的稿子誊抄或相互传抄,即使是学者也得手抄著作。一部著作要想得到100部就得抄写100次。书籍靠抄写费工多、时间长、产量小、流传慢。印刷术的发明为图书生产的社会化创造了条件。今天图书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都是印刷术的进步与提高。它不仅大大缩短了出书的时间,也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人们要想得到书籍十分便利。特别是声、光、电、磁等手段的利用,使一部书的复制率成百倍、千倍地提高。图书的生产方法直接关系到图书的流通,当图书的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便孕育着新的生产方法,新的生产方法一经产生便推动社会化图书大生产的进度和速度。
总之,图书是由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知识、经验和记载它们的文字符号,承载文字的载体材料,材料所具备的形态及其生产制造.方法所构成的,五个条件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组合而成图书。 关于书的学问在中国其历史是极其悠久的,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目录学、版本学、分类学、文献学、校雠学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图书展开了研究,构成中国“治书之学”的传统体系。图书学也是一门关于书的学问,是与上述学科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门独立学科。
早在20世纪30年代,学者马导源便著有《书瞒学》一书,希冀构成一门“以图书作为研究之直接对象的科学”。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未对图书的学科体系做出较全面的科学阐述,该书也没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稍后,卢震京编著了《图书学大辞典》,但偏重于图书馆学方面,而不是为“图书学”而作。在国外,“bibliography”与“bibliology”是将书目、参考资料、版本学、书籍学混在一起的词汇,尽管有“图书学”的含义,但并未独立,以至于中国译者都抹去了这一义项。在日本,田中敬先生于1911年著有《图书学概论》一书,为日本的图书学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也对今人图书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人在《世界图书》、《图书馆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数篇文章,呼吁建立一门独立的图书学,对这一学科的系统研究才进入实质性阶段。其后不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谢俊贵先生的《图书学基础》一书,成为我国研究图书学的**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