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1 0 1 18 54 1286
本店铺共有 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2
40%
发货问题
1
20%
退款问题
1
20%
其他
1
20%
已解决
5
100%
店主称呼:鑫鑫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759117981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五华区 昆明市五华区龙泉路泰旸欣城商业步行街186号商铺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主营大学旧课本,如果要新书请直接到新书店买,旧书多少会有一点瑕疵
,不可能和新书一模一样,最好是在购买前和本店客服沟通一下书的具体情况,以免发生误会!!!!!!
店铺工作电话13759117981;15368097981;087166747981;QQ1099298921
请在购买前和在线客服沟通一下所需要书籍是否有货;是否完好;新旧程度以免耽误你的使用!!!!!!!!
店铺介绍
本书店批发;零售大学各专业旧教材及教辅;量大从优。联系电话13759117981;15368097981;087166747981;QQ1099298921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黄瑚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309025712 [十位:7309025717]
页数:353      
定价:¥30.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18.00
店铺库存:5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75911798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第三版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内容提要:
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精品教材《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中的一种。
本书以崭新的视角,即以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为脉络,阐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将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者在本书中继承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以其开放性的视野和国内外新闻传播文化的底蕴,形成了这部教材兼专著。
本书可用作新闻传播学科教材、新闻爱好者的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图书目录:
**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渊源
一、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古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
三、《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
第二节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创办及其时代背景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及其他宗教性中文报刊
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的迅速发展
一、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性报刊的崛起
二、以上海为**的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三、在华外报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民族报业的兴起与**次国人办报高潮
**节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一、国人办报呼声的出现
二、**批国人自办的报刊
三、王韬与《循环日报》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中外纪闻》到《事务报》
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三、近代新闻立法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
第三章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节 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建设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二、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资产**革命派报刊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中国日报》与资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二、《民报》和《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三、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第四章 自由新闻体制与新闻事业的职业化
**节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扭曲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与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二、袁世凯及各派北洋军阀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职业化
一、政党报刊的衰落与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
二、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三、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与广播事业的诞生
第五章 新闻事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的创办
二、《新青年》的宣传内容
第二节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二、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三、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第三节 新闻业务工作与新闻学研究和教育
一、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改进
二、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发展
第六章 无产**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节 无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一、《新青年》的改组
二、《共产党》等报刊的创办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建立
一、中共**及各级党委机关报的创办
二、青年团报刊及其他群众性报刊的创办
三、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党的宣传同盟军的形成
一、国共合作报刊的出现与发展
二、〈京报》等北洋军阀统治区报刊的转向进步
第七章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党营新闻事业的发展
**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
一、新闻统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闻统制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网的建成与发展
一、党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二、党营新闻事业在战时的扩张
三、战后党营新闻事业从一统天下到全面溃败
第八章 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道路
**节 新闻统制下的民营新闻事业
一、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报业托拉斯计划的破产
二、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民营新闻事业
第二节 抗战前后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一、内地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战后民营新闻事业的日益萎缩
第九章 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节 沦陷区新闻事业的大劫难
一、日伪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二、沦陷区的抗日宣传与上海“孤岛”新闻事业特殊作用
第二节 日伪新闻法制的殖民性
一、早期日伪政权的新闻统制法规与统制机构
二、汪伪政权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与全面胜利
**节 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的诞生
一、“红中社”、〈红色中华》报的创办
二、党在国统区的地下办报宣传活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
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与新闻通讯、广播事业的新发展
二、〈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改革
三、《新华日报》与党的抗日宣传统一战线工作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走向全面胜利
一、抗战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收缩与再发展
二、反“客里空”运动与党的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三、从农村走向城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二、对私营新闻事业的成功改造
三、新闻教育事业的建设与改造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挫折
一、报刊、广播、通讯事业的发展与电视事业的诞生
二、“文革”对新闻事业的破坏
第三节 新闻事业在改革中蓬勃发展
一、报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的发展
二、新闻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第四节“一国两制”与港澳台的新闻事业
一、 “一国两制”下的港澳新闻事业
二、台湾的新闻事业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在探索中前进
**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良好开端
一、新闻法制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继承中共党报优良传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
三、以经济报道为主,注意意识形态的宣传
四、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
第二节 新闻工作在挫折中发展
一、从“双百”方针的宣传到反击右派的斗争
二、从“大跃进”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三、一场大劫难的前前后后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全面改革
一、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
二、新闻改革的全面深化
三、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提出
后记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文章节选:
后记
作为一个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后辈,虽然已作过不少中国新闻事业史的专题研究,并发表过一些有关论文,但撰写一部阐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轨迹的通史,仍有诚惶诚恐之感。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始于清末民初,其成果大多为资料性或专题性的文章,也有一些综合性的专著,如姚公鹤的《上海报业小生》等。但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成果,则数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为**。20世纪20年代,戈公振在收集、整理中国新闻事业史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次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作为一个资产**新闻学者,戈公振的研究视角基本上停留在中国新闻事业(当时主要是报业)的形式上,很少涉及到中国新闻事业的内容和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戈公振后,许多资产**新闻学者认真整理和研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不少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一批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新闻学者,则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将中国新闻事业的内容和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共**党校等单位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工作者共同努力,描绘出了一条全新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这条历史轨迹以中国新闻事业的宣传内容为**,以中国新闻事业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为主线。这一成果的取得,使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出现了第二个里程碑。但是,这一新的成果,由于过分强调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忽略了对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的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方汉奇、李龙牧、宁树藩、丁淦林、赵玉明等一大批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学者借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强劲东风,在研究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时,内容与形式并重,不仅继续强调对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的研究,同时还重视对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的研究,将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是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结晶,凝聚了50多位潜心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前辈和新人的心血。《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的出版,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但是,这部《通史》仍然以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为全书的主脉络,沿袭50年代末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法,许多章节的安排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相似,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大缺陷。
因此,努力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是当今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重要的课题之一。事实上,目前已有许多新老学者正在进行这一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由于本书是一本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教材,因此,作者在撰写这本教材时十分重视其教学性质,大量吸收了前人和当今其他中国新闻事业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作者还力图使其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能体现出本书研究性质的是,作者不再沿袭传统的中国新闻事业历史分期法,而是尝试依据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重新进行历史分期,描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时也力图符合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作者的**希望是,这一尝试能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作出一些新的贡献,增添一点新的东西。如有不当之处,诚望中国新闻事业史新老学者和广大读者教正。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丁淦林、宁树藩、徐培汀、姚福申、马光仁等教授的指导与帮助。此外,作者还曾得到不少同学、同行以至学生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在这里又想起了一位前辈的教诲,录此以与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同行共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字空。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作者介绍:
黄瑚,男,1955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法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79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86年7月留校执教至今。在复旦大学获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 曾在美国东西方**和夏威夷大学进修一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还曾赴香港中文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作短期学术访问,赴澳大利亚参加“跨越文化的领域:亚太地区的传播业”国际学术研讨会。著有《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参加撰写的有《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上海新闻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辞海》等十数部著作、教材和大型辞书,发表过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