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2年08月
ISBN:9787504965554
[十位:7504965553]
页数:366
定价:¥30.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15.60)
店铺库存:12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031089452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7 10:26:17]
沈**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4:44:43]
林**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1:18:10]
张**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4 19:31:42]
周**
西安市
-
100分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3-04-11 18:00:49]
张*
西安市
《中国货币法制史研究》内容提要:
《中国货币法制史概论》的研究,旨在借助货币学、法学、史学学科交叉的方式,深入探讨货币理论,包括货币起源、货币本质、货币演变规律以及法律在货币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货币法制史概论》通过对中国古代各王朝货币法制状况的分析,总结各王朝采取的货币法规、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探索各王朝盛衰兴替的经济原因。
作者研究、考证了中国古代货币法制的建立、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指出铜钱是中国古代货币法制的主要对象。中国古代货币法律赋予铜钱一定程度的信用货币性质。基于这种性质,各王朝通过扩大铜钱发行、铸行减重铜钱和铸行虚币大钱等方式,将部分或大部分社会财富收敛到统治者手中。然而,正是各王朝统治者运用货币手段收敛社会财富的冲动,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了中国古代货币形态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货币法制史研究_石俊志_中国金融出版社_
《中国货币法制史研究》图书目录:
绪言
**章 秦、汉初期货币立法的基本框架
**节 三币并行的货币体系
一、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
二、秦朝三币法定流通制度
三、三币制转向二币制
四、铜钱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禁止百姓铸造铜钱
一、秦朝廷垄断铜钱铸造权
二、**开放百姓铸造铜钱
三、再次开放百姓铸造铜钱
四、汉朝廷颁布的盗铸钱令
第三节 法律保护铜钱的流通
一、秦律保护不足值铜钱的流通
二、汉律对秦律的继承
三、汉律规定铜钱与黄金的折算方法
四、汉律规定铜和黄金的出关限制
第四节 法律保护铜钱的借贷
一、铜钱借贷活动的发展
二、铜钱借贷的利率和期限
三、秦律禁止追偿以人为质
四、汉律保护借贷双方利益
第二章 汉初至唐初货币制度的曲折发展
**节 单一铜钱制度的演变
一、半两钱制度转向五铢钱制度
二、三国魏晋五铢钱流通的萧条
三、南北朝五铢钱制度的分立
四、隋朝五铢钱制度重归一统
第二节 复合铜钱制度的出现
一、复合铜钱制度的建立
二、频繁出现的虚币大钱
三、非纪重铜钱并行制度
四、今、古铜钱并行制度
第三节 黄金货币职能的削弱
一、黄金货币单位的演变
二、东汉时期黄金数量的减少
三、黄金西输与白银东输
四、黄金非货币化的趋势
第四节 布帛货币性质的增强
一、商品经济向自然经济转化
二、东汉时期缣布使用的增多
三、三国以后绢布的货币性质
四、隋、唐初期布帛仍是货币
第三章 唐代钱荒的爆发及相关法律对策
**节 唐代开元通宝制度
一、五铢钱制度的败坏
二、开元通宝的铸行
三、“钱”成为重量单位
……
第四章 宋代货币法制变化及货币多元化
第五章 元代单一纸币制度及相关法规
第六章 明清两朝货币法制的主要特点
附录
参考文献
《中国货币法制史研究》文章节选:
汉武帝铸造白金三品,过度运用货币手段敛财,造成了半两钱制度的崩溃,五铢钱制度代之而起。五铢钱是中国古代流通时间*为长久的钱币形态。五铢钱流通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经历了从繁荣到衰退,再从衰退到复苏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历时久远,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在此期间,五铢钱的流通也随之出现了从繁荣到衰退,从衰退到复苏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货币法制,伴随这种变化,也出现了曲折的发展。
隋炀帝时期,朝廷征发无度,人口大量死于战争和劳役,社会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五铢钱轻薄滥恶,货币制度彻底败坏。唐太祖登基之后,铸行开元通宝,纪重钱制度遂被通宝钱制度所代替。开元通宝流通时期爆发了严重的钱荒,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换,给唐代经济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为了遏制钱荒的发展和蔓延,唐王朝一面开放民间采矿冶铜,以供朝廷铸造铜钱,另一方面禁止百姓销毁铜钱铸造铜器,禁止百姓蓄钱和挟钱出境,以减少铜钱流失。
宋代的商品经济**繁盛,成为继东汉、中唐之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宋代的货币流通量,远高于唐代,其商品生产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因此,宋代存在着严重的商品过剩,物价低廉,货币流通总量不足的问题。于是,宋代的货币法制方向就发生了转变,从千年以来各王朝限制盗铸、**铜钱过多引发的通货膨胀,转向限制铜钱外流,**铜钱过少引发的经济萧条。宋代的货币立法,摒弃了过去延续千年的基本方向,开始走向反面。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已经从初级阶段,步入****的**阶段。宋代货币立法的主要目标,即确定为保护货币流通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