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111233961
[十位:7111233964]
页数:293
定价:¥24.00
店铺售价:¥12.60
(为您节省:¥11.4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2996899&r=1739070654)
15031089452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7 10:26:17]
沈**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4:44:43]
林**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6 11:18:10]
张**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4 19:31:42]
周**
西安市
-
100分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3-04-11 18:00:49]
张*
西安市
《电子商务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电子商务*新发展动态,从应用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子商务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偏重于商务与管理,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框架与模式,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与电子支付,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移动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
全书内容充实,取材新颖,**突出,特色鲜明,以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电子商务。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经济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管理、应用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或电子商务爱好人士的读物。
《电子商务概论》图书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
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1.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1.1.2 电子商务的内涵与本质
1.2 电子商务的优势和特点
1.2.1 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1.2.2 电子商务的特点
1.3 电子商务的分类
1.3.1 按参与的对象分类
1.3.2 按网络类型分类
1.3.3 按运作方式分类
1.3.4 按交易过程分类
1.3.5 按交易的地域范围分类.
1.3.6 按接入模式分类
1.4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4.1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1.4.2 电子商务引发变革
1.4.3 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与现状
1.4.4 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因素
1.4.5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深层次的原因
1.4.6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1.5 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基本训练
观念应用
第2章 电子商务框架与模式
2.1 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
2.1.1 网络基础设施
2.1.2 信息发布层
2.1.3 一般业务服务层
2.1.4 电子商务应用
2.1.5 **公共政策及法律规范
2.1.6 各种技术标准及其**网络协议
2.2 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2.2.1 BtoB模式
2.2.2 BtoC模式
2.2.3 BtoG模式
2.2.4 CtoC模式
2.3 电子商务的基本业务流程
2.3.1 网络商品直销的流转过程
2.3.2 企业间网络交易的流转过程
2.3.3 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转过程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基本训练
观念应用
第3章 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
3.1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
……
第4章 网站建设
第5章 电子商务**
第6章 网上银行与电子支付
第7章 网络营销
第8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第9章 移动商务
第10章 电子政务
第11章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概论》编辑推荐与评论:
在全球化如火如茶的今天,电子商务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每个人、每个企业生存的和发展必然选择,电子商务带来的跨时空的方便、便宜、互动和乐趣使它成为时代发展的趁势。B2B、B2C、B2G、C2C、网上商城、网上银行、网络营销、移动商务、电子政务等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模式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本书特点:
一是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围绕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坚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兼顾**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确立课程主要体系和教材内容体系。
二是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做到理论讲求基础和够用。实践讲求操作和实用。依据产、学、研结合的要求,瞄准广东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突出当地化,兼顾国际化,充分挖掘广东企业营销实践的*新成果,将其归纳提炼并融入教材,增强教材的地方性、新颖性和可读性。
三是创新教材的编写形式。在兼顾教材理论内容“必需、够用”的基础上,一改传统教材从理论到理论的阐述方式,通过学习目标、小知识、小思考、小案例、本章小结、核心概念、基本训练、观念应用等栏目设计,以及众多具有特色的“图、表、例”,增加吸引力,更好地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