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1 5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寄语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涿州市码头镇
促销广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无穷的书店里探索无穷的真理好书不贵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感谢您能进入我的店铺!

本店宗旨就是买任何东西或者只消费找专业的,因为只有专业的商家才能做他的特色,为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所以我也想把这个建议带给每一个客人,选择专业,选择优质的贴心服务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金元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艺心理学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300107370 [十位:7300107370]
页数:361      
定价:¥39.80
店铺售价:¥13.90 (为您节省:¥25.9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当代文艺心理学》内容提要:
本教材的编写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注意吸收我国近年来文艺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不但内容体例有所突破、叙述风格有所创新,而且将文艺社会心理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等相关领域纳入研究视野,从而使论述范畴更全面,论述内容更丰富。
本教材特别设计了“重要理论家”、“相关链接”、“延伸阅读”等专栏,更好地帮助读者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理解本书内容。
学习本教材,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文艺心理学的各方面知识,运用文艺心理学的基本批评方法评论和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以及文艺接受中的各种审美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
《当代文艺心理学》图书目录:
**编 总论
**章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背景与方法
**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背景
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构架
第三节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资源与学科发展
**节 西方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资源与学科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资源与学科发展
第三节 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
第三章 文艺心理学的基本范畴及相互关系
**节 感知和错觉
第二节 表象和记忆
第三节 想象和幻想
第四节 情感和情绪
第五节 审美理想、升华和净化
第二编 分论
第四章 文艺家与创作心理
**节 内驱力、动机与自我实现
第二节 内觉体验、移情与内模仿
第三节 文艺家的潜意识与童年经验
第四节 灵感与迷狂
第五节 通感
第六节 文艺创作中的心理体验
第七节 文艺家的基本心理类型与创作个性
第五章 文本、符号与心理蕴涵
**节 文本的“形象层”及其心理蕴涵
第二节 召唤结构:艺术文本中的空白、多义与模糊体验
第三节 文本与主体:符号与符号体验
第四节 象征一隐喻结构:文学意味实现的心理桥梁
第六章 文艺的心理接受与欣赏
**节 预备情绪、审美阈与心理唤醒
第二节 心理图式与文艺接受中的主体思维
第三节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度与视野变化
第四节 文艺接受中的心理综合
第三编 交往论
第七章 文艺家、文本与读者的三方互动
**节 心理场·场效应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互动
第三节 召唤结构与读者视野的交融
第四节 意味世界:三方互动的全新生成物
第八章 文艺的社会文化心理
**节 文艺的对话与社会交往
第二节 文艺活动与原型意象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第四节 团体动力学与文艺共同体
第五节 心理世界与文艺活动中的“乌托邦”意识
第四编 转型论
第九章 社会文化转型期的文艺心理
**节 文艺心理学的新进展
第二节 媒介革命、社会转型与文化心理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变化
第四节 网络文化与社会心理
第十章 当代文化现象的心理阐释
……
后记
参考文献
《当代文艺心理学》文章节选:
**编 总论
**章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背景与方法
**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背景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笼统地说,就是研究古今中外的审美艺术心理活动,其核心是研究文艺活动中具体的、感性的、活动着的人及其心理情感与心理意象,其着眼点是文艺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体验。
具体说来,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文艺活动主体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家的人格心理、创作心理;艺术文本的心理蕴涵,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艺术欣赏、接受与批评的心理规律,艺术家、作品与受众三方互动之心理机制;文艺活动的社会、民族、文化心理等。
同时,文艺心理学还要研究文艺、审美活动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等一系列课题。过去的文艺心理学对文艺的社会文化心理关注较少,本书对此进行了较多关注和讨论。
文艺心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自从文学艺术诞生,文艺的心理活动就伴随着它一道产生。在长期的文艺审美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理论积淀,留下了相当厚重的思想资源。
中外古今的大量研究成果,构成了文艺心理学学科的丰厚深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对此,我们应主要了解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其一,西方古典文艺心理理论与审美实践;其二,西方近代心理学诞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成果;其三,中国古代广博丰富的文艺心理理论和创作接受实践;其四,20世纪初以来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学科形成、建立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