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1 5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寄语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涿州市码头镇
促销广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无穷的书店里探索无穷的真理好书不贵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感谢您能进入我的店铺!

本店宗旨就是买任何东西或者只消费找专业的,因为只有专业的商家才能做他的特色,为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所以我也想把这个建议带给每一个客人,选择专业,选择优质的贴心服务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袁泽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超竞争下:组织学习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研究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030224927 [十位:7030224922]
页数:242      
定价:¥48.00
店铺售价:¥24.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3108945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超竞争下:组织学习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研究如何从组织能力层面保证和提高企业战略优势和组织学习的有效性。内容沿着当前*前沿的理论脉络和认识逻辑,配合有关案例和实证分析,既研究企业界关心的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现有理论解释,又给企业具体的案例解读和实际指导。希望给企业经营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并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
全书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确定了从组织学习到持久竞争优势的传导路径;以打开构建超竞争下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点过程”。对由个体、团队和组织层面组成的组织学习企业家精神与持久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且结合有关企业发展的实例,展开了理论的运用和诠释。
本书可供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与创新战略、竞争优势和组织能力理论、组织与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参考和借鉴。
《超竞争下:组织学习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研究》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目标与关键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案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节 持久竞争优势文献综述
第二节 企业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第三节 企业动态能力与持久竞争优势关系文献综述
第四节 企业知识理论文献综述
第五节 企业知识与动态能力关系文献综述
第六节 组织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第七节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文献综述
第八节 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点过程”传导机制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节 从组织学习到持久竞争优势的传导路径
第二节 持久竞争优势的“点过程”
第三节 动态能力的“点过程”
第四节 组织学习的“点过程”
第五节 传导机制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组织学习到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传导过程研究
**节 组织学习到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三种传导过程
第二节 传导概念框架和基于框架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评估体系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五章 从组织学习企业家精神到持久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
**节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统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六章 团队社会资本、知识分享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节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统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基于知识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
**节 知识联盟概述
第二节 企业知识联盟中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基于组织学习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
第四节 我国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八章 基于创业活动的组织学习研究
**节 公司创业基本理论
第二节 基于公司创业活动的组织学习模式
第三节 基于创业活动的中国企业组织学习模式研究
第九章 公司创业战略导向与绩效的关联度研究
**节 创业导向理论综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第三节 结果分析及探讨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十章 组织学习成本研究
**节 迈向组织学习成本的研究
第二节 组织学习的成本分析
第三节 影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组织学习成本
第四节 组织学习的成本管理
第五节 我国企业组织学习成本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企业的研发成本为例
第六节 组织学习成本研究的展望
第十一章 企业学习型投资研究
**节 组织学习悖论
第二节 学习型投资概论
第三节 学习型投资成本分析
第四节 学习型投资收益分析
第五节 学习型投资分配及实证研究
第六节 学习型投资研究的展望
第十二章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组织学习企业家精神与持久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团队(或知识部门)社会资本、知识分享与绩效调查问卷
附录三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附录四 基于行业风险的企业学习型投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超竞争下:组织学习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研究》文章节选: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节 持久竞争优势文献综述
一、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文献综述
竞争优势的概念*早可以追溯于张伯伦(E.Chamberlin)1939年的《垄断竞争论》一书,1978年霍弗和申德尔(Hofer和Schendel)把这个概念引入战略管理中,而真正对竞争优势的分析始于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贡献(黄群慧,2004)。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对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出于两种基本的研究角度,一种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Barney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该学派从企业内部资源出发,探索资源、能力以及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随着资源观研究的深化,围绕着企业内部资源如何获取竞争优势,资源观又进一步分化为三个学派:资源学派、能力学派和知识学派,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
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产业吸引力由五种力量决定,它们分别是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现在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以及客户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通过对这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分析,能够判断一个产业的赢利能力以及某产业中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他认为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然而,它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率很高但与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特别是罗曼尔特的分析揭示出“产业内不同企业所获利润的差异往往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功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的质疑,越来越多的人把战略分析的**转向企业内部。一些学者(如Barney,1986,1991;Grant,1991)认为制定战略的正确方法不应从企业外部环境,而应从内部开始,这就直接导致资源理论的产生。
……
《超竞争下:组织学习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研究》作者介绍:
袁泽沛,男,湖北省老河口人,1949年11月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化工自功化与仪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到198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武汉石油化工厂,武汉化工学院等单位从事企业生产工艺、自动化设计、管理学咨询等工作和理论教学。现为武汉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企业管理专业教授。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产业组织与企业技术创新专题》,《企业战略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分析专题》,《价值创造与企业生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