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508714677
[十位:7508714679]
页数:203
定价:¥25.00
店铺售价:¥6.10
(为您节省:¥18.9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74791540
-
90分
优秀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4-11-25 09:47:00]
张**
常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4 21:51:16]
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4 17:31:37]
刘*
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4 15:39:06]
李*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4 12:34:35]
庄**
临沂市
《民俗文化——民间服饰》内容提要: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古代中国文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有“衣冠王国”之誉。汉族是世界上人数*多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汉族民间服饰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实用功能和装饰作用结合得日益完善,创造了带有东方色彩的服饰风尚并对周边**和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民间服饰款式溯源、近代民间服饰风格、民间服饰文化内涵、民间服饰制作工艺等等。
《民俗文化——民间服饰》图书目录:
引言
**章 民间服饰款式溯源
檐榆襦褂袄,柄裆褶衫袍——上装演变
涤器犊鼻裈,旋舞凤尾裙——多变裤裙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冠帽巾帻
貂裘镶暖耳,珠绣饰抹额——缤纷首饰
肩臂绕彩缕,襟前覆霞帔——女装佩饰
雅士披鹤氅,学子着裥衫——文人风范
乱世分裤褶,定国靠戎衣——短装军服
抹胸肚兜红,抱腹腰上黄——女子内衣
新罗绣行缠,朱芾妆蔽膝——民间腿饰
藕覆遮罗袜,丝履藏莲弓——闺阁足饰
闲适解脱履,妍姿漆画屐——屐鞋史话
道袍担日月,袈裟缀水田——宗教服饰
银锁祝百岁,兜肚避五毒——儿童服饰
将相同台会,雅俗共赏之——戏剧服饰
路遥背褡裢,情深佩荷包——随身物件
第二章 近代民间服饰风格
质朴黑吉辽,华贵冀京津——北国风华
丰美晋鲁豫,浑厚陕甘宁——中原风尚
清丽苏浙沪,典雅皖鄂蜀——江南风韵
绚烂赣湘桂,明艳闽粤琼——岭南风貌
豪放蒙青新,瑰奇藏滇黔——边疆风采
第三章 民间服饰文化内涵
衣章辨贵贱,服制明尊卑——社会地位
蓬门布衣苦,朱户绮罗香——经济生活
结发合二姓,亲疏论五服——人生礼仪
裘葛四时异,单馥五色同——色彩时令
凶邪需慎避,青黄两不宜——服饰禁忌
第四章 民间服饰制作工艺
勤妇纺丝缕,巧匠鞣毛皮——原料加工
尺度随心意,针剪摹物形——造型设计
刺绣千针密,织锦寸金稀——织绣艺术
巧结同心扣,细制合欢裙——缝制技巧
款变十年新,图纳百福吉——图案纹饰
参考资料
《民俗文化——民间服饰》文章节选:
**章 民间服饰款式溯源
檐禴榆褂袄,柄裆褶衫袍——上装演变
在许多人印象里,汉族民间传统服装就是男子穿对襟短褂,女子穿大襟袄,下身都穿大裆裤,有时头上扎毛巾或花头巾。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近现代民间服饰,还有许多种民间服饰已随着历史成为过往云烟。而在当时,那些服饰曾经流行于华夏大地,常盛不衰。
据史料记载,中国服饰样式*早形成于夏商周时期。在西周以前,中国人的正式服装主要是采用上、下分裁的“上衣下裳”制。上衣的样式一般为交领,衣长到大腿:下裳为前后两片的围裙,长至膝下。现在我们通常将衣裳二字理解为衣服,但在古代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身有衣,下身有裳的衣裳制度,是形成于五千多年前的中华服饰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把上衣下裳分裁再缝合在一起的连属形制,称为“深衣”。分裁是因为要尊重“衣”和“裳”的制度,然后再缝接在一起是为了外形的美观和气度的庄严。深衣结构为直领斜襟、长至脚面,因为太短则露见其体肤,太长则覆被于地上。为了掩盖襟侧开露,衣襟还要镶边。深衣的衣襟是一大一小的,大的那片非常宽大,可绕身一周,将身体包裹的非常严实,“遍体深邃”,因此得名。穿时外面再加一条带系住即可。在很讲究礼的年代,人们的行动都很拘谨,尤其是服装的不方便使得动作更显矜持,给人增添了稳重的气质。深衣中有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禅衣。《说文》日:“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日:“禅衣,言无里也。”0.40直裾而宽大的禅衣称作檐(chon)榆(yu)。到东汉时,襜榆就可做正式的礼服了。深衣这一形制对后来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深衣以后出现了另一种上下连裁的服装,即“袍”。袍的流行时间*长,到现在还在用,我们经常可以在传统的婚礼上看到。
……
《民俗文化——民间服饰》编辑推荐与评论: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民俗文化——民间服饰》作者介绍:
贺琛,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员、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苗族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