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040187687
[十位:704018768X]
页数:322
定价:¥32.00
店铺售价:¥22.00
(为您节省:¥10.0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747915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4 19:55:26]
张**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4 09:51:08]
周*
兰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3 14:18:35]
马**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2 20:02:09]
洪**
汕尾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2 16:34:39]
刘**
广元市
《中国电影史》内容提要:
本书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本书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
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影视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
《中国电影史》图书目录:
绪论
**章 尝试时期(1905—1923)
**节 概述
第二节 任庆泰戏曲短片与其他
第三节 短故事片的实验与其他
第四节 *初的长故事片
第二章 探索时期(1923—1927)
**节 概述
第二节 “明星”公司的影片创作
第三节 长城派、神州派、“民新”及田汉的试验
第四节 欧化、尚古与唯美
第三章 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2)
**节 概述42
第二节 古装片、武侠片——中国电影的两大类型
第三节 初步的整合——联华新派与国片复兴
第四章 变革时期(1932—1937)
**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变作风的“明星”公司与倾向鲜明的“电通”公司的创作
第三节 进步与保守共存的“联华”公司
第四节 “艺华”、“新华”、“天一”及其他公司的创作
第五节 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建立和发展
第五章 非常时期(1937—1945)
**节 概述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
第三节 延安地区的电影
第四节 租界区的电影
第五节 沦陷区的电影
第六章 丰收时期(1945—1949)
**节 概述
第二节 官方电影机构里的两种创作
第三节 “昆仑”群体与社会批判影片
第四节 “文华”群体与都市人情片
第五节 商业电影的新发展
第七章 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1949—1966)
**节 概述
第二节 “长影”集体
第三节 “北影”集体
第四节 “上影”集体
第五节 “八一”集体及其他电影厂的创作
第八章 禁锢时期(1966—1976)
**节 概述
第二节 从样板戏到样板戏电影
第三节 故事片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九章 再探索时期(1977--1992)
**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三代导演的人道主义追求
第三节 第四代导演的诗化意识
第四节 第五代导演的历史贡献
第十章 市场化时期(1992年至今)
**节 概述
第二节 市场化时期的主旋律电影
第三节 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市场化追求
第四节 冯小刚及中国的贺岁电影创作
第五节 新生代导演的个体写作与生存困境
第十一章 香港电影
**节 概述
第二节 从粤语片到香港电影新浪潮
第三节 李翰祥的古装历史片
第四节 张彻、楚原和李小龙的武打片
第五节 成龙的喜剧功夫片和警匪片
第六节 吴宇森的英雄片与徐克的武侠片
第十二章 台湾电影
**节 概述
第二节 从台语片到台湾新新电影
第三节 李行、胡金铨的电影创作
第四节 侯孝贤、杨德昌、王童的电影创作
第五节 李安的电影创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电影史》文章节选:
第二章 探索时期(1923—1927)
**节 概述
一、中国电影发展的**个热潮
20世纪20年代,受**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
作为一种娱乐产业,电影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这一态势的影响。因此,当《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都取得骄人成绩之时,商人的投资热情开始转向电影,从而掀起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1923--1925年间,全国各地共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上海有141家。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公司仅仅空挂一个招牌,实际上无所作为:有的缺乏办公司的实力,以借用或拼凑器材及人才的方式进行拍摄。如专事拍戏装片的大中国影片公司(1925)和专拍滑稽片的开心公司(1925)等。
这一时期比较**的公司,除早先已经成立的明星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上海影戏公司外,还有大中华百合公司(1925)、天一公司(1925)以及迁至香港的民新影片公司等。从资本来源和经营方式来看,这些公司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之前的尝试阶段相比较,这些电影公司的探索已经达到相当自觉的水平。
二、电影公司的不同面貌
1.“明星“公司
在体制运营、制片方针与出品风格上,“明星”公司都****。
《孤儿救祖记》大获成功后,“明星”公司进一步扩大招股,增加投资。并自建摄影棚,增添制片设备。
在制片方针上,“明星”公司也加以调整,原以张石川“处处唯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的“趣味”为主,改以郑正秋“营业主义加一点点良心”的“正剧”,并先后聘请包天笑和洪深加盟。
2.“长城”、“神州”与“民新”
三家影片公司在制片主张上虽稍有差异,但都显示出一定的社会关怀和艺术追求。
……
《中国电影史》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 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影视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
《中国电影史》作者介绍:
李少白,1931年生,安徽省太和县人。曾先后任职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家协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1951年开始发表影评,1956年被《文艺报》聘为特约评论员,1957年成为专职电影研究人员。1963年与人合作编著出版《中国电影发展史》。1975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主持创建电影研究所、影视研究室、研究生部电影系,以及《电影文化》杂志和《影视文化》丛刊。培齐了我国**批电影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教材及著作于1991年结集为《电影历史及理论》一书出版,此后的著作还有《影心探赜》(2000年)、《影史榷略》(2005年)等。另有旧体诗词选集《灵府轨迹》《1994年)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