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3年09月
ISBN:9787040602395
[十位:7040602393]
页数:548
定价:¥89.00
店铺售价:¥37.50
(为您节省:¥51.50)
店铺库存: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5 17:05:33]
张*
石家庄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5 16:48:02]
青岛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4 22:40:46]
李**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4 22:20:41]
小*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4 10:44:12]
王**
太原市
《植物学》内容提要:
本教材编写力求集科学性、知识性、整体性、时代性、可视性、交互性于一体。在植物器官形态建成与功能部分,通过新增“动态、立体、整体”图像资料,以2D/3D动画等方式,直观再现植物器官建成中微观、动态、渐变的生长过程,以利于学生对个体发育进程的理解;在植物类群与多样性部分,通过改用常见农作物或花卉植物“全生育期”标本图像资料,以精细解剖方式,整体再现单一物种的形态组成特征,以利于学生对物种辨别能力的掌握;在每个章节后,新增“数字课程学习资源”模块,以高清视频、数字切片、虚拟标本等形式,真实再现开展相关研究的方法和流程、各类群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组成特征,以利于学生自主对相关生命活动现象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各类图像的识别和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学习和考核;在部分篇章中,设立“探究与应用”一节,以日常生活所见生命活动现象为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相关应用价值、及用新方法和新手段探究某一生命活动现象成因的研究进展,以利于学生对植物学保持新鲜感并产生内生学习动力。
《植物学》图书目录:
前辅文
绪论
一、生物分界
二、植物多样性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植物科学发展简史
五、植物科学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六、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篇 植物细胞与组织
**章 植物细胞
**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原生质体的结构
二、细胞壁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一、贮藏物质
二、品体
三、次生物质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细胞周期
二、有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四、无丝分裂
五、细胞的自由形成
六、植物细胞分裂面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分化与死亡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二、植物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第五节 植物细胞的探究与应用
一、植物干细胞
二、植物细胞全能性
复习与想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二章 植物组织
**节 植物组织类型
一、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
第二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一、复合组织
二、组织系统
第三节 植物组织的探究与应用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二篇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 种子与幼苗
**节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
一、种子的结构
二、种子的类型
第二节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一、种子寿命
二、种子休眠
三、种子萌发
第三节 幼苗类型
一、子叶出土幼苗
二、子叶留土幼苗
三、幼苗形态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四章 根
**节 根的形态与功能
一、根的形态
二、根的功能
第二节 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给构
一、根尖分区
二、根的初生结构
三、侧根的发生
第三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三、根的次生结构
第四节 根瘤与菌根
一、根瘤
二、菌根
第五节 植物根的应用与探究
一、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植物根的研究与拓展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五章 茎
**节 茎的形态与功能
一、茎的形态
二、茎的功能
第二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一、茎尖分区
二、侧生器官的起源
三、茎的初生生长
四、茎的初生结构
第三节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第四节 植物茎的应用与探究
一、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植物茎的研究与拓展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六章 叶
**节 叶的形态与功能
一、叶的形态组成
二、叶的类型
三、叶的功能
第二节 叶的发生和生长
一、叶原基的形成
二、叶的发生
三、叶的生长
第三节 叶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第四节 叶的生态类型
一、旱生植物的叶
二、水生植物的叶
三、阳生植物的叶
四、阴生植物的叶
第五节 叶的衰老与脱落
一、叶的衰老
二、叶的脱落
第六节 植物叶的应用与探究
一、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植物叶的研究与拓展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七章 植物营养器官的整体性与适应性
**节 植物营养器官的整体性
一、营养器官间结构的同一性
二、营养器官间功能的协同性
三、营养器官间生长的相关性
第二节 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四、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三篇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八章 花
**节 花的组成
一、花梗
二、花托
三、花被
四、雄蕊群
五、雌蕊群
六、禾本科植物的花及小穗
第二节 花的发生
一、花芽分化时顶端分生组织的变化
二、植物的成花年龄和花芽分化的基本条件
三、花芽分化的过程
四、花器官发育模型的立与发展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与结构组成
二、成熟花粉粒的形态
三、花粉生活力
四、花粉败育与维性不育
五、花粉植物
第四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雌蕊的形态组成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一、开花
二、传粉
三、受精
第六节 植物花的应用与探究
一、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植物花的研究与拓展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九章 种子和果实
**节 种子的发育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的发育
四、无融合生殖
五、不定胚与多胚现象
六、胚状体与人工种子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
一、果实的形成
二、果实的结构
三、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一、借风力传播
二、借水力传播
三、借动物和人类活动传播
四、借果实开裂时的弹力传播
第四节 被子植物生活史
一、被子植物生活史与个体发育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
三、被子植物生活史特征
第五节 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应用与探究
一、种子和果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植物种子和果实的研究与拓展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四篇 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类
第十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方法
二、自然分类方法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和命名
一、植物分类的**系统
二、植物的命名
第三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与应用
一、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二、检索表的类型
三、检索表的使用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十一章 植物界基本类群概述
**节 藻类植物
一、蓝藻门(Cyanophyta)
二、绿藻门(Chlorophyta)
三、红藻门(Rhodophyta)
四、褐藻门(Phacophyta)
第二节 菌类植物
一、细菌
二、真菌
第三节 地衣植物
一、地衣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地衣植物的类群及分类
三、地衣植物的生态学意义
第四节 苔藓植物
一、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苔藓植物的类群及分类
三、苔藓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五节 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蕨类植物的分类及代表类群
三、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六节 裸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组成
三、裸子植物的类群及分类
四、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七节 被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三、被子植物的类群及分类
四、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原则
五、被子植物的起源
六、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
七、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简介
第八节 植物的演化
一、营养体的演化
二、生殖方式的进化
三、生态习性的演化
四、生活史类型的演化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五篇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节 根的形态
一、直根系
二、须根系
第二节 茎的形态
一、茎的性质
二、茎的生长习性
第三节 叶的形态
一、叶的类型
二、叶序类型
三、叶片的形态
四、脉序类型
五、异形叶性
六、叶镶嵌
第四节 花的形态
一、花的着生方式
二、花托的形态
三、花萼的形态
四、花冠的形态
五、花被片在花芽中的排列方式
六、雄蕊的形态
七、雄器的形态
八、花程式与花图式
第五节 果实的类型
一、单果
二、聚合果
三、聚花果
四、器官表面形态及质地
复习与思考
数字课程学习资源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分科
**节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cae)
一、木兰亚纲(Magnolidea)
1.木兰科(Magnoliaceae)
2.樟科(Lauraceae)
3.莲科(Nelumbonaceae)
4.毛茛科(Ranunculaceae)
二、金缕梅亚纲(Hamamelididae)
5.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6.桑科(Moraceae)
7.胡桃科(Juglandaceae)
8.壳斗科(山毛榉科)(Fagaceae)
三、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9.石竹科(Caryopbyllaceae)
10.紫荣莉科(Nyctaginaceae)
11.苋科(Amaranthaceae)
12.蓼科(Polygonaceae)
四、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13.芍药科(Paeoniaceae)
14.锦葵科(Malvaceae)
15.堇菜科(Violaceae)
16.葫芦科(Cucurbitaccae)
17.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18.杜鹃花科(Ericaceae)
五、蔷薇亚纲(Rosidae)
19.蔷薇科(Rosaceae)
20.豆科(Fabaceae)
21.千屈菜科(Lythraceae)
22.大戟科(Euphorbiaccae)
23.葡萄科(Vitaceae)
24.楝科(Meliaceae)
25.伞形科(Apiaceae)
六、菊亚纲(Asteridae)
26.茄科(Solanaceae)
27.旋花科(Convolvulaceae)
28.唇形科(Lamiaceae)
29.木樨科(Olcaceae)
30.玄参科(Scrophulariaccae)
31.忍冬科(Caprifoliaceae)
32.菊科(Asteraceae)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cae)
一、泽泻亚蜗(Alismatidae)
33.泽泻科(Alismataceae)
二、槟榔亚纲(Arecidae)
34.棕榈科(槟榔科)(Arecaccae)
三、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35.禾本科(Poaceae)
四、姜亚纲(Zingiberidae)
36.美人蕉科(Cannaceae)
五、百合亚纲(Lilidae)
37.百合科(Liliaceae)
38.石蒜科(Amaryllidaceae)
39.鸢尾科(Iridaceae)
40.兰科(Orchidaceae)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