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562442189
[十位:7562442185]
页数:258
定价:¥25.00
店铺售价:¥5.20
(为您节省:¥19.80)
店铺库存:9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898887&r=1739297256)
1733558816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10 20:38:25]
王**
周口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10 15:35:48]
江门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10 14:05:52]
夏**
烟台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10 12:47:44]
刘**
贵港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10 12:06:26]
雷*
滨州市
《电路分析》内容提要:
全书以现代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线,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正弦交流电路、互感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电路分析》在内容组织和编写安排上,有难有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兼顾教学和自学,每章后附有小结和习题,书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适合作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民办高等学校电类各专业“电路分析”、“电工基础”等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路分析》图书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3电阻元件及电阻的连接
1.4基尔霍夫定律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1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2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3支路电流法
2.4叠加原理
2.5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6网孔电流法
2.7节点电压法
2.8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3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
3.4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感
3.5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容
3.6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7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电路
3.8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电路
3.9阻抗的连接方式与混联电路
3.10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3.11一般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3.12交流电路中的实际器件
3.13串联谐振
3.14并联谐振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互感电路
4.1互感和互感电压
4.2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4.3有耦合电感的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5.1对称三相正弦量
5.2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5.3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5.4不对称星形连接负载
5.5三相电路的功率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6.1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
6.2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
6.3一阶电路的响应
6.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5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7.1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7.2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和有功功率
7.3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的计算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二端口网络
8.1二端口网络
8.2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
8.3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
8.4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
9.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和性质
9.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9.3磁路和磁路定律
9.4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9.5交流铁芯线圈
9.6交流铁芯线圈的电路模型
9.7理想变压器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0.1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简介
10.2输入并编辑电路
10.3虚拟仪器及其使用
10.4电路实例
基本要求与本章小结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电路分析》文章节选: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从事《电路分析》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吸取了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作者在编写本教材时,充分研究了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等内容。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职工大学、业余大学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或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始终以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思想,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内容取舍上以《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线,使《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各种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②注重体现高职高专的特色,淡化理论,重视实用。为此,在保持科学性的前提下,从工程观点考虑,删繁就简。对于重要公式和结论,**放在讲清它们的物理意义或应用上,使理论分析难点降低,**突出,概念清楚,实用性强。这样真正能使教材有助于学生自学及兴趣培养,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例如:第6章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介绍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及应用,淡化了烦琐的微分方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