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2 4 2 4 14 5458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优学悦书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79558195    地址:江西省 九江市 共青城市 甘露镇双塘
促销广告:经营大学正版旧教材教辅以及考试类图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由于旧书库存不准确经常断货,若超过48小时未发货或超48小时无物流,请取消订单,客服会尽快给您处理。
店铺介绍
小店是多仓发货,购买多种时会分仓多物流发货,不指定快递。由于旧书库存不准确经常断货(超48小时未发货,请申请退款),为保证您的利益,下单后请及时关注平台上的“在线交谈”信息或务必加QQ:1149497861确定发货事宜。二手书不附带小册子光盘之类的附加资料。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陈燕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
ISBN:9787114086045 [十位:7114086040]
页数:312      
定价:¥40.00
店铺售价:¥8.50 (为您节省:¥31.50
店铺库存:4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7955819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汽车运动过程的受力和汽车的主要性能。全书共两篇十六章。**篇为汽车发动机原理,主要讲述发动机原理的基础知识、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发动机试验等;第二篇为汽车理论,主要讲述汽车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汽车的性能试验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还可作为高职、高专等院校相应专业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亦可供工厂、研究单位从事汽车设计、使用、试验、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图书目录:
**篇 汽车发动机原理
**章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节 气体的热力性质
第二节 热力学**定律
第三节 基本热力过程分析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章 发动机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
**节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第二节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第三节 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第四节 发动机的有效性能指标
第五节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第六节 发动机的热平衡
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二节 影响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 换气过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第四节 改善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措施
第五节 车用发动机的进气增压技术简介
第四章 汽油机的燃油与燃烧过程
**节 汽油的使用性能
第二节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第三节 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
第四节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过程
第五节 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柴油机的燃油与燃烧过程
**节 柴油的使用性能
第二节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第三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第四节 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发动机的排放污染与控制
第六章 发动机特性
**节 发动机工况
第二节 发动机负荷特性
第三节 发动机速度特性
第四节 发动机调整特性
第五节 柴油机调速特性
第六节 发动机万有特性
第七章 发动机性能试验
**节 发动机试验的分类与试验项目及标准
第二节 发动机试验设备
第三节 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测量
第四节 发动机台架试验
第二篇 汽车理论
第八章 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
**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二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
第三节 汽车的动力方程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一附着条件
第九章 汽车的动力性
**节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
第三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
第四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五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第六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第十一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
**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第二节 传动比的选择
第三节 利用燃油经济性一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第十二章 汽车的制动性
**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汽车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五节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六节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及同步附着系数
第七节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三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车的极限稳定性
第三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
第四节 弹性车轮的侧向偏离对汽车转向运动的影响
第五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四章 汽车的舒适性
**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
第二节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汽车噪声
第四节 汽车的内部环境
第十五章 汽车的通过性
**节 间隙失效与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第二节 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
第三节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六章 汽车性能试验
**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
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
第三节 汽车制动性试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