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2176503
[十位:7302176507]
页数:378
定价:¥39.00
店铺售价:¥12.20
(为您节省:¥26.8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079558195
店主推荐图书:
-
¥5.8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8 16:20:12]
蔡**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4 13:38:25]
赵**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3 22:39:20]
黄*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3 20:42:05]
刘**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3 10:32:37]
桂林市
《移动计算技术》内容提要:
《移动计算技术》主要介绍移动计算技术,内容包括4个部分: 第1部分介绍移动计算的概念与模型、基本特征、应用需求、无线通信与网络、移动设备与平台等; 第2部分介绍移动Internet接入、移动数据管理与移动数据库、移动Agent与移动中间件等; 第3部分介绍Ad hoc网络、移动定位、移动位置管理等内容; 第4部分介绍移动计算**、移动电子商务,*后一章探讨移动计算技术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计算技术》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移动计算的模型、方法、技术与应用,兼顾理论与技术,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系统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学用书,也适合移动应用开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移动计算技术》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第1章绪论
1.1什么是移动计算
1.2移动计算系统组成
1.3移动计算的应用
1.3.1需求分析
1.3.2应用现状
1.4移动计算的基本特征与技术挑战
1.4.1基本特征
1.4.2技术挑战
1.5移动计算模型
1.5.1移动客户/服务器模型
1.5.2移动P2P模型
1.5.3移动Agent模型
1.6移动Internet
1.6.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6.2移动WWW
1.7《移动计算技术》的结构
1.7.1各章节内容
1.7.2章节展开方式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2章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技术
2.1无线通信技术基础
2.1.1无线电频谱与无线通信
2.1.2调制解调技术
2.1.3无线信道接入技术
2.1.4多址接入
2.1.5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分类
2.2无线个域网
2.2.1红外技术
2.2.2蓝牙技术
2.2.3超宽带(UWB)
2.2.4ZigBee
2.2.5小结
2.3无线局域网(WLAN)
2.3.1概述
2.3.2无线局域网的特点与应用
2.3.3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拓扑与接口
2.3.4无线局域网标准
2.4无线城域网(WMAN)
2.4.1WiMax
2.4.2无线Mesh网
2.4.3小结
2.5无线广域网
2.5.1蜂窝通信技术
2.5.2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2.5.3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
2.5.4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2.6卫星通信技术
2.6.1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6.2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6.3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7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目录
移
动计算技术
第3章移动终端及其系统平台
3.1移动终端
3.1.1移动终端分类
3.1.2无线智能传感器
3.1.3普通手机
3.1.4智能手机
3.1.5个人数字助理
3.1.6手持计算机
3.1.7笔记本计算机
3.1.8平板计算机
3.1.9移动终端的发展
3.2移动终端信息输入
3.2.1键区输入
3.2.2触摸输入
3.2.3语音输入
3.3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3.3.1Windows CE
3.3.2Palm操作系统
3.3.3Symbian操作系统
3.3.4Linux
3.3.5国产移动操作系统
3.4移动应用开发平台
3.4.1.NET
3.4.2J2ME
3.4.3BREW
3.4.4比较与分析
3.5移动终端节能技术
3.5.1蓄电池技术
3.5.2节能技术
3.6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2部分
第4章移动接入Internet
4.1移动WWW
4.1.1移动Internet接入
4.1.2网络层和传输层
4.1.3应用层
4.1.4移动适应性
4.1.5小结
4.2动态文件
4.3动态URL
4.3.1什么是动态URL
4.3.2如何处理动态URL
4.4无线WWW应用体系
4.4.1WebExpress
4.4.2Mowgli
4.4.3无线应用协议
4.5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5章移动Agent技术
5.1什么是移动Agent
5.1.1软件Agent
5.1.2从代码的移动性到Agent的移动性
5.1.3移动代码范型
5.1.4移动Agent的特征
5.1.5移动Agent的优势
5.2移动Agent关键技术
5.2.1通信
5.2.2迁移
5.2.3命名与定位
5.2.4协同模型与互操作性机制
5.2.5**机制
5.2.6容错机制
5.3移动Agent标准
5.3.1FIPA
5.3.2OMGMASIF
5.4典型移动Agent平台
5.4.1Aglets
5.4.2D'Agent(AgentTcl)
5.4.3Mole
5.4.4Telescript与Odyssey
5.4.5Concordia
5.5移动Agent应用及其开发
5.6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移动中间件
6.1什么是中间件
6.2为什么需要移动中间件
6.3移动中间件关键技术
6.3.1服务发现技术
6.3.2支持断接操作
6.3.3情景感知
6.3.4自适应技术
6.4移动中间件主要类型
6.4.1基于元组空间的中间件
6.4.2情景感知与自适应中间件
6.4.3移动Agent中间件
6.4.4基于消息的移动中间件
6.5移动中间件实例
6.5.1SOMA
6.5.2LIME
6.5.3CARISMA
6.5.4JADE
6.6轻量级移动中间件平台--PDAgent
6.6.1PDAgent的设计
6.6.2PDAgent的特点
6.6.3普适计算中间件--MDAgent
6.7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移动数据管理及移动数据库
7.1移动数据库的特征
7.2移动数据查询
7.2.1移动查询模型
7.2.2移动查询语言
7.2.3弱连接下的移动查询技术
7.2.4支持移动查询的人机交互技术
7.2.5省电查询与查询优化
7.3移动数据管理
7.3.1数据广播
7.3.2移动数据复制与同步
7.3.3数据缓冲与预取
7.4移动事务及事务处理
7.4.1事务概述
7.4.2移动事务特征
7.4.3关键问题与技术
7.4.4移动事务处理模型
7.5移动数据库应用解决方案
7.5.1Sybase移动数据库系统
7.5.2Oracle移动应用解决方案
7.5.3IBM移动数据库解决方案
7.6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3部分
第8章Ad hoc网络
8.1Ad hoc网络的发展历史
8.1.1Ad hoc网络的基本特征
8.1.2Ad hoc网络的应用领域
8.2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
8.2.1终端结构
8.2.2Ad hoc网络结构
8.2.3Ad hoc网络协议栈
8.3MAC层接入
8.3.1概述
8.3.2隐藏终端问题
8.3.3暴露终端问题
8.3.4终端移动的影响
8.3.5典型单信道MAC层协议
8.4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8.4.1概述
8.4.2表驱动的单播路由协议
8.4.3按需单播路由协议
8.4.4组播路由协议
8.4.5广播协议
8.4.6其他路由协议
8.**d hoc网络的其他问题
8.6无线传感器网络
8.6.1概述
8.6.2网络体系结构
8.6.3覆盖控制
8.6.4链路层协议
8.6.5路由协议
8.6.6小结
8.7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9章移动定位技术
9.1什么是移动定位
9.2移动定位服务
9.3移动定位原理与技术
9.3.1概述
9.3.2基于通信网络的定位技术
9.3.3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
9.3.4比较
9.4基于GSM的移动定位系统
9.4.1GSM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9.4.2GSM移动定位系统结构
9.5移动定位系统案例
9.5.1移动定位系统(MPS)
9.5.2mPosition
9.5.3利用短信息实现定位服务
9.6Ad hoc网络定位技术
9.7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10章移动位置管理
10.1移动模型
10.1.1概述
10.1.2面向蜂窝网的移动模型
10.1.3面向Ad hoc网的个体移动模型
10.1.4面向Ad hoc网络的组移动模型
10.1.5基于踪迹的移动模型
10.2GSM网络位置管理
10.2.1GSM网络协议结构
10.2.2位置管理及其改进
10.2.3寻呼问题
10.2.4层次式位置管理
10.3移动IP位置管理
10.3.1移动IP概述
10.3.2移动IPv4位置管理
10.3.3移动IPv6位置管理
10.3.4移动IP位置管理改进策略
10.4Ad hoc网络位置管理
10.4.1概述
10.4.2宿主区域位置服务
10.4.3基于节点选集的位置服务
10.4.4主动式位置分发系统
10.4.5反应式位置系统
10.4.6小结
10.5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4部分
第11章移动**技术
11.1**基础知识
11.1.1概述
11.1.2加密技术
11.1.3PKI
11.1.4**认证技术
11.1.5**服务与机制
11.2移动通信**技术
11.2.1GSM网络**
11.2.23G网络**
11.2.3WCDMA系统**机制
11.3无线局域网**
11.3.1概述
11.3.2有线等效加密技术(WEP)
11.3.3WAPI
11.4Ad hoc网络**
11.4.1概述
11.4.2Ad hoc网络**策略
11.5移动IP**
11.5.1概述
11.5.2移动IP**威胁及对策
11.6移动应用层**
11.6.1WAP**
11.6.2J2ME**
11.7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12章移动电子商务
12.1引言
12.1.1什么是移动商务
12.1.2移动商务的基础环境
12.1.3移动商务的特性
12.1.4移动商务的分类
12.2移动支付
12.2.1概述
12.2.2移动支付的无线接入
12.2.3移动支付过程及其实现
12.2.4移动支付的表现形式
12.3移动电子交易
12.4移动商务**
12.5移动商务案例
12.5.1相关背景
12.5.2解决方案
12.5.3应用效果
12.6移动商务的未来发展
12.6.1目标
12.6.2以内容为**的服务
12.6.3标准化
12.7结束语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有关网站
第13章移动计算技术发展探索
13.1移动多媒体业务及其QoS
13.2移动计算系统的可生存能力与容错性
13.3多网集成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英汉对照一览表
……
《移动计算技术》文章节选:
便携信息设备、Internet、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分布计算带来了****的新机遇,移动计算技术成为飞速发展的前沿领域。近些年来,在数据管理、定位与位置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无线传感信息处理、信息**等多个层面,移动计算技术研究与市场应用各方面均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可以说这是学术界、产业界持久努力的结果,同时,移动计算技术的产品表现也引起社会大众的强烈兴趣。正是技术驱动与应用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推动了移动计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10多年前,在周兴铭院士的倡导和带领下,我们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移动计算理论、模型与关键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多项**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多项武器装备预研及预研基金**课题,在移动数据管理、移动定位与位置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与PerCom’06、MDM’06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过50余篇学术论文。从2003年起,我们在国防科技大学开设“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移动通信原理”等课程。与此同时,香港理工大学曹建农教授开设同名课程,从移动Agent与中间件入手针对移动计算技术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开发完成PDAgent、MDAgent等多个原型系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IEEE Computer Communications、IPDPS’08、ICPP’07等国际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先后担任MSN’07、MDC’07、PerCom’08等多个国际会议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引起国际间高度关注。2005年,国防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成立“移动计算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联合实验室,双方互派人员,共同申请与承担科研课题,联合发表学术著作与论文,主办APPT’05、ICCNMC’05、MSN’06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
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均苦于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已有的教材大多是关于无线网络或者移动通信方面,并非全面、系统性介绍移动计算模型、关键技术及其相关应用。课程教学素材与资源大多是论文集和技术报告。即使汇集成书,内容却不完整,章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有鉴于此,我们萌发了写一本系统性教材的愿望,立足于系统介绍移动计算相关理论与技术,反映移动计算技术国际前沿研究进展,也包含自身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更努力使《移动计算技术》的结构完整、章节安排循序渐进。承蒙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经过2年多的酝酿与写作,终于完成《移动计算技术》稿。
《移动计算技术》内容包括移动计算概念与框架、无线通信与网络、移动数据管理、移动定位、移动代理、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以及移动WWW、**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旨在使读者了解移动计算与普适计算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掌握无线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移动数据管理、移动定位与位置管理、移动**等原理和方法; 了解移动计算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利用典型平台开发移动计算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移动计算技术》由4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第1章~第3章。第1章概要介绍移动计算的发展渊源,概念与定义。在此基础上,介绍移动计算的应用需求与发展现状、移动计算模型、技术挑战、移动计算系统组成与结构等内容。第2章简要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基本原理。按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逐一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后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展开了简要的分析。第3章介绍各种移动终端,WinCE、Palm OS、Symbian等移动操作系统以及.NET、J2ME、BREW等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后介绍移动环境中的能效(Energyefficient)技术。
第2部分为第4章~第7章,涉及移动数据管理、中间件层面的内容。第4章讨论如何以无线方式接入Internet,内容包括移动终端接入Internet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动态文件、动态URL,*后介绍无线WWW应用体系三个实例,即WebExpress、Mowgli、WAP。第5章介绍移动Agent技术,内容包括移动Agent的起源、应用、标准、协同模型与互操作技术,剖析Mole、Concordia等典型移动Agent系统。 第6章介绍移动中间件,**是互操作性与标准化,描述移动中间件的设计准则与规范,**介绍情景感知与适配的原理、模型与实现方法,以PDAgent为例分析移动应用开发平台设计理念。第7章介绍移动数据管理以及移动数据库,涉及移动查询、数据复制与广播、移动事务处理与移动数据管理等技术,*后比较分析Oracle 9i、Sybase、IBM DB2等移动数据库产品。
第3部分为第8章~第10章,其中第8章介绍Ad hoc网络,包括MAC接入、网络路由、网络资源发现与调度等,*后亦用一定篇幅专题讨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9章介绍移动定位的原理、技术与应用,其中**讨论AOA、TOA(TDOA)、EOTD以及GPS等定位技术。第10章系统论述位置管理,包括GSM、移动IPv4/IPv6、Ad hoc网络中的位置管理算法,探讨各种位置管理策略与优化方案。
第4部分为第11章~第13章,其中第11章概述移动环境下**的基本特征与问题,包括蜂窝通信网络、WAP、无线局域网**性以及J2ME的**设计。第12章介绍移动电子商务的框架与典型实例。第13章是全书的收尾章,探讨��移动计算领域的交叉性、前瞻性问题,选择移动多媒体及其QoS、移动计算系统的可生存能力与容错性、多网的融合作为代表性问题,并以此归结出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共同讨论形成《移动计算技术》大纲基础上,徐明撰写第1、2、3、7、9、11、12、13章,曹建农撰写第5、6章,彭伟撰写第4、10章,陈颖文、胡罡撰写第8章。虞万荣、赵金晶、李勇刚、吕品、程辉等博士生参加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全书*后由徐明负责统稿并在每章之后安排了一组思考题与习题。作者还整理出一张比较完整的缩略语英汉对照一览表以方便读者阅读相关文献。
由于时间、精力等多种因素制约,移动环境下的异构网络集成、车载网络、移动流媒体以及移动P2P计算等内容尚未纳入《移动计算技术》,只好留待再版时修订。
《移动计算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周兴铭院士的关心和指导。《移动计算技术》完稿之后,周院士审阅了初稿,提出了若干建议,并为《移动计算技术》作序,在此谨向周院士表达*诚挚的谢意。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志英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前任主任Keith Chan教授、现任主任David Zhang教授一直关心《移动计算技术》的撰写与出版,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衷心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尤其感谢《移动计算技术》责任编辑为《移动计算技术》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
移动计算技术涉及领域宽,内容多,发展快,加之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不当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移动计算技术》得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60773017)、**科技部973项目(编号: 2002CB312002)、**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编号: 20059998022)、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资助。
《移动计算技术》作者介绍:
徐明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在武汉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95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无线Mest]网络、移动数据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担任20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近5年,主持2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武器装备预研课题,相关成果获部委级二等奖2次。曹建农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副主任、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IEEE、ACM**会员。1982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并行与分布计算、移动计算与无线网络、P2P等,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开发完成多个移动计算试验床。担任IEEEDistribLJted Processing 等技术委员会委员 Joumal of Embedded Computing、Joumal of Cornputers and Appl ications等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以及数十个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彭伟副研究员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在国防科技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2003年度****博士论文提名奖。先后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多个课题,其中包括核心路由器软件的设计、实现与测试工作。研究领域包括Ad hoc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演化算法及其优化、路由器技术等,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