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5年02月
ISBN:9787309041194
[十位:7309041194]
页数:625
定价:¥30.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18.00)
店铺库存:2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28414&r=1738939233)
13891892813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3:48:01]
关**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0 23:07:28]
王**
南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06:51:34]
张**
衡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8 15:50:01]
叶**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8 09:45:31]
孟**
大兴安岭地区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经济学家逐步把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把单个经济主体行为为考察对象。《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我社所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共设基本经济概念、消费者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市场与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五篇计十八章。第三版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许强先生对全书进行7文字和科学性的校勘,同时根据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增加了第十六章的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和第十六章“决策与博弈论”等新的内容。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图书目录:
**编宏观经济基本概念和计量
**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三、流量与存量
四、事前(Ex-ante)与事后(Ex-post)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均衡与非均衡
三、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节国民收入核算概述
第二节产品流量和收入流量的循环流转
一、国民产品与国民收入
二、两部门模型:全部国民产品用于个人消费
三、两部门模型:包括储蓄和投资
四、三部门模型:政府税收和政府开支
五、四部门模型:出口净额
第三节用增加价值法核算的国民产品和劳务的价值(NNP)
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二、投入产出表核算NNP
第四节用支出法核算的GDP和NNP
一、消费
二、投资
三、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与转移支付
四、出口和进口
第五节用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NI)
第六节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一、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二、可支配个人收入
第七节名义的与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
一、实际国民产品-锁链权数(Chain-weighted)
二、锁链权数
三、费雪锁链指数的应用
第八节生产出的实际GDP与潜在的实际GDP(PotentialRealGDP)
复习思考题
附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一、引言
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与提供(非物质的)劳务的劳动
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与价值
五、使用价值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量指标
第二编国民收入决定的静态均衡模型
第三章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节萨伊法则与“凯恩斯革命”
第二节萨伊法则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一、萨伊法则及其涵义
二、萨伊法则与利息率理论:资本市场的均衡
三、萨伊法则与货币的职能:“两分法”与货币“中性”
四、古典工资理论与充分就业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
五、货币数量说:价格水平的决定
六、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第三节“凯恩斯革命”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节有效需求
一、总供给价格与总供给
二、总需求价格与总需求
三、有效需求与宏观均衡
第二节消费函数
一、消费函数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三、储蓄函数
四、消费倾向的基本心理法则
第三节投资函数
第四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储蓄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五节乘数原理
一、概述
二、简化的乘数
三、消费函数的变化与乘数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政府开支税收,出口及进口
**节政府开支与政府开支乘数
第二节政府开支税收与税收乘数
一、税收净额给定不变
二、平衡预算乘数
三、税收随收入变化
第三节政府转移支付与转移支付乘数
第四节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
第五节出口与出口乘数
一、简单的出口乘数
二、进口、税收与出口乘数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消费理论
**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第二节横截面消费函数
第三节短期(经济周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
一、短期消费函数
二、长期消费函数
第四节**收入假说
第五节相对收入假说
第六节恒常收入假说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利润利息与投资量的决定
**节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决定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投资理论
二、资本边际生产力利息率与均衡投资量的决定
三、投资边际效率利息率与投资量的决定
第二节加速原理与投资量的决定
一、资本产出比率
二、加速原理
第三节利息率、投资与IS曲线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与利息率的决定
**节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一、交易动机
二、预防动机
三、投机动机
四、货币的总需求
第二节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与均衡利息率的决定
第三节均衡利息率的变动
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二、收入水平的变动
三、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二、IS曲线的推导
三、IS曲线的特点
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市场的均衡
二、LM曲线的推导
三、LM曲线的特点
第三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IS-LM模型
第四节两个市场均衡的变动
一、总需求的变动:IS曲线的移动
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LM曲线的移动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节总量需求曲线(AD)
一、总量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总量需求曲线的移动
三、AD曲线的数学方程
第二节总量供给曲线(AS)
第三节凯恩斯总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固定不变
第四节古典学派总供给函数:可变货币工资率
第五节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一、AD曲线的推导及其变动
二、AS曲线AD曲线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均衡
第六节简要的总结: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古典学派宏观经济学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二、古典宏观经济学
三、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
复习思考题
第三编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货币的供给
**节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一、货币与资产和财富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计量
第二节银行制度与存款创造
一、**银行
二、存款准备金
三、存款创造与存款乘数
四、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
第三节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一、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二、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第四节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一、“金块论争”
二、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
三、马克思货币流通公式
四、维克塞尔与费雪
五、凯恩斯与货币主义
六、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货币的需求
**节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一、费雪的交易方程
二、剑桥方程
第二节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一、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二、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
三、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第三节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
第四节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节政策目标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收支与公债
二、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自动稳定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补偿性财政政策,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拖累
五、财政赤字与公债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三、选择性控制
四、道义上的劝告
第四节规则与酌情而定的货币政策
一、序言
二、赞同规则的货币学派的观点
三、泰勒规则(The Taylor Rule)
四、规则及央行的可信性
五、货币增长目标及通货膨胀率目标--诸央行的历史回顾
复习思考题
第四编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第十四章货币主义
**节概说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
二、宏观经济模型
三、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经验数据
一、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第四节政策主张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五章理性预期学派:新的古典经济学
**节预期与理性预期
一、预期与瓦尔拉一般均衡
二、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与适应性预期
三、理性预期
第二节理性预期与稳定性政策的无效性
一、菲利浦斯曲线
二、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垂直的菲利浦斯曲线
三、理性预期与稳定性政策的无效性
第三节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模型
一、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模型
二、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与经济周期
三、小结
第四节实际的经济周期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六章新的凯恩斯主义
**节概说
一、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
二、凯恩斯革命与新古典综合
三、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
第二节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
一、帕廷金对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二、帕廷金与非瓦尔拉均衡
第三节克洛沃的双重决策理论
第四节莱荣霍夫德与工资价格刚性
第五节巴罗和格罗斯曼非瓦尔拉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六节新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工资价格刚性的微观经济学
一、垄断与价格决定
二、劳动合同
三、加成定价与长期价格协议
复习思考题
第五编动态经济学
第十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节概说
第二节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的理论
一、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二、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论
三、霍布森的储蓄过度(消费不足)论
四、福斯特和卡靖斯的消费不足论
第四节比例失调危机理论--投资过多(资本短缺或消费过多)
一、货币的投资过多理论
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第五节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
第六节纯货币危机理论
第七节政治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八节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八章经济增长理论
**节概说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实际增长率
二、有保证增长率
三、有保证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周期
四、自然增长率
五、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六、小结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人均资本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收入分配
三、黄金规则
第四节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国民收入分配份额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一、两个剑桥的“资本论争”
二、卡尔多的分配理论与稳定状态均衡增长
三、卡列茨基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
第五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一、技术进步的涵义
二、中性技术进步与非中性技术进步
第六节经济增长源泉的计量
一、理论基础
二、索洛的增长源泉计量
三、丹尼森的增长源泉计量
复习思考题
第十九章通货膨胀理论
**节通货膨胀的定义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结果
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小结
第三节预期与通货膨胀
一、核心通货膨胀
二、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
第四节菲利浦斯曲线与预期
第五节菲利浦斯曲线与失业
一、李普赛的理论诠释
二、费尔普斯的“寻业的失业”
第六节“滞胀”的��因与对策
一、通货膨胀周期的四个阶段
二、“滞胀”阶段的长度--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争论
复习思考题
第六编国际经济学
第二十章国际贸易理论
**节重商主义
第二节亚当·斯密的**优势说
一、两个**两种产品
二、两个**三种产品
第三节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一、贸易型式的决定
二、贸易条件的决定
三、李嘉图国际价值理论“违背”劳动价值论?
第四节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相互需求说
第五节马歇尔的对外贸易曲线
第六节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第七节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复习思考题
第二十一章对外贸易政策
**节关税的经济效应
一、关税
二、补贴生产者
第二节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进口限额
二、其他非关税壁垒
三、出口限额
第三节当代世界贸易政策
一、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复习思考题
第二十二章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制度
**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二、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三、平衡或结算项目(Balancing or Settlement Account)
第二节外汇与汇率制度
一、外汇与汇率
二、汇率的调整与变动
三、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
四、自由浮动的汇率
五、购买力平价说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制的演变
一、金本位制
二、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制(1944.7-1973.3)
三、布雷顿森林体制的终结与管理浮动汇率制
第四节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金本位固定汇率的自动调节
二、布雷顿森林协议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五节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二、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一致与冲突
三、直接控制
四、小结
复习思考题
后记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文章节选:
1935年底定稿的《通论》的利息论以及IS-LM模型,货币供给量作为外生地给定的外生变量,连同给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以利率为中介所决定的物价和总产量,是由货币供给量决定的。
但是,面对1930年代大萧条,以及利息论的逻辑推论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陷阱”,**银行增发的货币成为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因为工商界由于市场前景暗淡,不愿贷款,银行贷款风险大大增加,必须谨慎行事。在这里,货币供给
量至少一部分如银行学派所说,是由贸易需求所决定的内生变量。也因为这种原因,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物价和产量不起作用,扩大有效需求的有效办法是赤字财政政策,由此,在1960年代以来与货币主义的论争中被赋予财政主义的称号。
弗里德曼倡导的货币主义,以坚定彻底的货币数量论著称,他在1956年刊印的“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文中所谓重新表述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他坚持所谓实证主义方法论,简单说,一个理论或假说是否正确,并不取决于所假定的一些前提条件,而是取决于能否经受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和证明,这一特点,正是货币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论战,你来我往,但又永无休止的重要原因。
(2)他认为,货币数量说并不是探讨产量和价格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宋承先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五年了。记得*后几次与先生的促膝长谈是在美国纽约上州,即先生1990年访美期间。在这些长谈中,宋先生曾多次谈到,他的微观及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在教科书中宋先生总结概括了当时西方经济学的要点,并且深入地评析了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差异。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可能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版本,既可以是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作,也可以是近年经济学界新秀们的创新,但是,像宋承先先生以介绍西方经济学为主,又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此评判的教科书,即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于一身的教科书确实是极少有的。
去年,在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刘子馨先生讨论更新出版宋先生教科书时,我们都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作为宋先生的一个学生,在学术上,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批评西方经济学,我必须坦诚地说,我还不够宋先生的百分之一。为此,刘子馨编辑建议以更新增补西方经济学近年的发展为主。为此,我斗胆接下了这个更新本教科书的重任。在不改动全书结构的前提下,我对宋先生的微观及宏观经济学两册教科书作了以下的增补。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编辑推荐与评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版荣获:**教委第三届普通高校教材评选一等奖(1992年)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者介绍:
宋承先(1921——1999),四川省青神县人。194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系,1947年7月获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学位。1951年一1987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7年一1994年任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院长。1994-1999年3月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许强,现任美国纽约州总经济计量师及纽约州预算调研部主任( Chief Econometriciann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纽约州立大学经 济学系客座教授。1982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