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财政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财政学

  • 作者:辛立秋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1362
  •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01日
  • 页数:310
  • 定价:¥3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前言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财政收支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学科,而财政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随着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国不断进行经济改革和财税改革,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调整,财政制度和政策不断变化,促使财政学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并日趋完善。同时,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支出的功能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基于上述背景,编者在借鉴已有的财政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财政学教材与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探索及教学实践经验编写此书。
    本书在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为主线,形成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财政宏观调控四大板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财政学理论。全书从财政基础理论篇入手,通过对财政概念的介绍,突出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进而过渡到财政支出篇,说明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有计划分配资金的过程。财政支出篇围绕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阐述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基础产业投资、农业投资、财政补贴、税收支出等各项财政
    文章节选
    内容简介:

    财政学课程主要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的影响,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通过对财政活动原理和规律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分析政府财政活动的理论体系,从而加深对政府的经济活动和决策的理解。
    本书内容围绕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财政宏观调控四部分展开,共14章,具体包括财政的概念、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财政职能、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内容及支出方式、财政收入的基本理论、税收原理、税收经济效应、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国债、财政预算、财政政策。各章均设有“小结”、“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和“课外导读”等项目,并配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支持系统。
    本书既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专科教材,也可供对财政问题感兴趣的社会各类人士参考使用。
    目录
    目录

    **章 导论 1
    **节 财政概述 1
    一、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1
    二、财政的含义 1
    三、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2
    四、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4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7
    一、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 7
    二、市场失灵 9
    三、政府干预 12
    第三节 中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 13
    一、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13
    二、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16
    小结 16
    基本概念 17
    复习思考题 17
    课外导读 17
    第二章 财政职能 19
    **节 资源配置职能 19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19
    二、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20
    三、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 21
    第二节 收入分配职能 23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23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24
    三、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 24
    第三节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6
    一、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 26
    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内容 27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方式 27
    第四节 财政职能的实现与公平效率 28
    一、财政职能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28
    二、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29
    小结 30
    基本概念 31
    复习思考题 31
    课外导读 31
    第三章 财政支出 36
    **节 财政支出概述 36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36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36
    三、财政支出的原则 41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 42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42
    二、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 43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 46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 48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48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49
    三、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支出结构 50
    小结 50
    基本概念 51
    复习思考题 51
    课外导读 51
    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53
    **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概述 53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概念 53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特点 54
    三、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内容 54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54
    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属性 54
    二、行政管理支出 54
    三、国防支出 58
    第三节 文教科卫支出 61
    一、文教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61
    二、教育支出 62
    三、科技支出 67
    四、卫生支出 70
    小结 73
    基本概念 73
    复习思考题 73
    课外导读 74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76
    **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概述 76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76
    二、财政投资的特点 77
    三、财政投资的形式与原则 78
    四、财政投资的选择 79
    第二节 基础产业投资 81
    一、基础产业的含义 81
    二、基础产业的特点 81
    三、基础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2
    四、基础设施投资方式 83
    第三节 农业财政投资 84
    一、农业财政投资的重要性 84
    二、农业投资资金来源 86
    三、农业财政投资的选择 89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89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 89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90
    三、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投融资 91
    小结 96
    基本概念 96
    复习思考题 96
    课外导读 97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98
    **节 社会保障支出 98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及构成 98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00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03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104
    五、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106
    六、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形式 107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 108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分类 108
    二、财政补贴的作用 109
    三、财政补贴的内容 110
    四、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111
    第三节 税收支出 111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 111
    二、税收支出的分类 112
    三、税收支出的形式 113
    四、税收支出的控制 115
    小结 116
    基本概念 117
    复习思考题 117
    课外导读 117
    第七章 财政收入 121
    **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121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121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122
    三、财政收入的原则 123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125
    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125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28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 131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 131
    二、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 133
    三、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 134
    四、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136
    小结 136
    基本概念 137
    复习思考题 137
    课外导读 137
    第八章 税收原理 140
    **节 税收概述 140
    一、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140
    二、税收分类 142
    第二节 税收原则 144
    一、中国历史上的治税思想 144
    二、古典经济学中的课税原则 144
    三、税收原则的现代观点 147
    四、税收的中性问题 151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152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与分类 152
    二、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155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 156
    四、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57
    小结 159
    基本概念 159
    复习思考题 159
    课外导读 160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162
    **节 税收宏观经济效应 162
    一、税收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 162
    二、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 164
    三、税收的周期稳定效应 167
    第二节 税收微观经济效应 169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69
    二、税收的储蓄效应 170
    三、税收的投资效应 172
    四、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 172
    五、税收的个人收入分配效应 173
    小结 174
    基本概念 175
    复习思考题 175
    课外导读 175
    第十章 税收制度 180
    **节 税收制度概述 180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 180
    二、税收制度的历史演进 184
    三、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 186
    第二节 商品课税 189
    一、商品课税的特征 189
    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190
    第三节 所得课税 196
    一、所得课税的特征 196
    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197
    第四节 财产课税和资源课税 200
    一、财产课税和资源课税的特征 200
    二、财产课税和资源课税的主要税种 201
    小结 204
    基本概念 205
    复习思考题 205
    课外导读 205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 208
    **节 国际税收概述 208
    一、国际税收的含义 208
    二、国际税收管辖权 211
    三、国际重复征税及避让 212
    四、国际税收协定 216
    第二节 关税 217
    一、关税的定义 217
    二、关税的特点 219
    三、关税税种 219
    第三节 出口退税 222
    一、出口退税的定义 222
    二、出口退税的范围 223
    三、出口退税的特点 224
    小结 226
    基本概念 227
    复习思考题 227
    课外导读 227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229
    **节 国债原理 229
    一、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229
    二、国债的概念和特征 230
    三、国债的种类 231
    四、国债的功能 233
    第二节 国债的负担和效应 234
    一、国债的负担 234
    二、国债的规模 235
    三、国债的效应 237
    第三节 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241
    一、国债的发行 241
    二、国债的结构 243
    三、国债的偿还 244
    第四节 国债市场 247
    一、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247
    二、国债发行市场 247
    三、国债流通市场 248
    小结 250
    基本概念 251
    复习思考题 251
    课外导读 251
    第十三章 财政预算 254
    **节 财政预算概述 254
    一、财政预算的概念 254
    二、财政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254
    三、财政预算的特征 255
    四、财政预算的原则 256
    五、财政预算的种类 259
    第二节 财政预算管理流程 261
    一、财政预算的编制 261
    二、财政预算的审批 268
    三、财政预算的实施 270
    第三节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273
    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 273
    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273
    三、我国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275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75
    小结 276
    基本概念 277
    复习思考题 277
    课外导读 277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281
    **节 财政政策概述 281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 281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284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286
    四、财政政策的工具 289
    五、财政政策的功能 291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 293
    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293
    二、财政政策乘数 294
    三、财政政策效应 296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297
    一、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297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298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与效果 300
    小结 302
    基本概念 302
    复习思考题 302
    课外导读 303
    参考文献 311
    编辑推荐语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由辛立秋主编,本书在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财政职能一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一财政管理”为主线,形成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财政宏观调控四大板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财政学理论。 本书在编写中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编写内容的前沿性;二是编写方法的实践性;三是配套项目的实用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