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
QQ咨询:
有路璐璐:

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

  • 作者:陈为人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79774
  •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 页数:228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诺贝尔文学奖是天使还是瘟神?是祸还是福?获得诺奖的大家们,有的狂喜,有的坚拒,有的是功臣,有的是国贼,有的流亡,有的自杀……这个北欧小国设立的奖励机制,为何持续牵动了所有大国的神经,又为何对人类文明发生了世纪影响?
    本书选取了七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故事,从这些文学塔尖上的截面中,我们看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形形色色的命运和思考,看到了20世纪人类精神生活历程的几个关节点。 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_陈为人_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_
    文章节选
    1958年,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终于摘取了皇冠上的钻石——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正如法国谚语所说,皇冠是荆冠。这颗钻石沉甸甸地压得帕斯捷尔纳克几乎喘不过气来。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儿子叶夫根尼?帕斯捷尔纳克在《帕斯捷尔纳克的诺贝尔奖风波》(摘自胡世雄编译《心灵的隐秘——外国名作家生活的另一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12月)一文中,讲述了他父亲一波三折的获奖经过:
    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奖金的呼声始于战后的头几年。据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现任主席拉尔斯?吉伦斯顿说,从1946年起至1950年,每年都曾把帕斯捷尔纳克作为候选人来讨论。1957年再次提名,1958年决定���奖。帕斯捷尔纳克是根据日益加剧的国内批评而间接得知这些情况的。为了摆脱自己因在欧洲享有盛名而遭到的直接威胁,他有时也不得不做一做自我辩白:“根据作家协会提供的材料,西方的某些文学团体对我的工作给予了不应有的评价。我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且无甚成效,因而该评价是不合适的……”
    1954年秋,奥莉加?弗赖登贝格从列宁格勒来信问他:“我们这儿传闻你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真的吗?要不,又怎么会有这种传闻呢?”“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传闻,”帕斯捷尔纳克回答她说,“我是*后一个听说的。我知道得比大家都要晚,是从第三者那儿得知的……与其说我期望,还不如说我担心这**言会成为事实。尽管这一获奖伴有诱人的、必不可少的领奖之行,飞入更广阔的世界,交流思想,——因为我不能够按惯例像一个普通的上发条的木偶那样按部就班地去进行那一旅行。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有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可别让这一切给弄糟了。要知道,这可是巴比伦之囚啊。看来是上帝垂怜——这一危险终于过去了。显然我曾明确被提名为候选人并拥有许多人支持。比利时、法国和联邦德国的报刊上都曾谈及此事。人们看到、读到那些消息,也就谈论开来。后来人们从‘BBC
    ’电台听说(我把我所听到的在此如实转述):似乎本来是我被提名,但有人考虑到当时的世情,便请求提名机构同意让肖洛霍夫替换我作候选人。委员会否决了该项请求后,提名海明威为候选人,也许奖金会授给他…
    …”(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果然一如帕斯捷尔纳克所言,授予了海明威。) P39-4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