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2 1 5 18 47 1616
本店铺共有 28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2%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4%
服务态度问题
2
7%
商品问题
1
4%
发货问题
21
75%
退款问题
3
11%
已解决
28
100%
店主称呼:陈绍川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718307669    地址:北京 北京市 大兴区 黄村镇芦城村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本店开学活动 购书满78包邮主营大学教材 一万多种 查不到的同学可以咨询我们qq21777152 或者旺旺追梦迪克 杯水难求联系电话17718307669 13811182142
店铺介绍
主营大学教材 辅导书 考研 资格考试书等 库存10万本 欢迎咨询!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法理学(第三版)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
ISBN:9787300120478 [十位:7300120474]
页数:351      
定价:¥36.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21.60
店铺库存:7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71830766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法理学(第三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法理学教程》的编写和使用经验基础上写成的。这次编写力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方针,注意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的新经验,吸取国内外法理学研究和同类教材的新成果。
《法理学(第三版)》图书目录:
绪论
**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职能
第二节 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法学的体系与法理学
第四节 法学、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篇 法的一般原理
**章 社会调整与法的产生
**节 社会调整及其分类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
第三节 法的产生过程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与法
第二章 法的概念和本质
**节 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
第二节 法的内容和社会**本质
第三节 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
第四节 法的定义
第三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
**节 法的作用和职能
第二节 法的价值
第四章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
**节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类型法律制度
第四节 资本主义类型法律制度
第二篇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节 无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与法的继承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第六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节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社会本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人权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的**强制性和自愿遵守性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与“一国两制”
第六节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节 社会主义法与生产力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与所有制结构
……
第三篇 法律调整、法的创制、法的实施
参考书目
《法理学(第三版)》文章节选:
**篇 法的一般原理
**章 社会调整与法的产生
**节 社会调整及其分类
一、社会调整的概念
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不管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还是人们自觉地创造的,这种规则和秩序正好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固定形式,因而是它相对摆脱了单纯偶然性和单纯任意性的形式。①也就是说,规则和秩序是社会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人们往往用社会调整②或社会控制③的概念来表示把个人及其集体的行为纳入一定社会规则和秩序的范围内的过程,认为它是建立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需手段,是使人们接受社会价值、原则或规范的整个过程。而社会规则(规范)则是这一过程的静态表现。
二、社会调整的分类
社会调整或社会控制(以下统称社会调整)有多种形式,它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内在调整和外在调整
社会调整根据其作用于人们行为的方式和人们服从它的原因可分为内在调整和外在调整。内在调整是人们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行为规则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家庭、学校、各种社会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什么情况下什么行为是正当的、什么行为是不正当的,从而使外在的行为规则内化,从事正当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从事不正当的行为被视为“异常”、“越轨”。因此,内在调整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外在调整则是通过外部压力,包括道德、宗教、纪律、法律等措施使人们遵守一定社会规范的过程。内在调整与外在调整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