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
-
少儿(2)
-
经济金融(1)
-
生活时尚(1)
-
文学小说(5)
-
社会科学(1)
店铺公告
图书当面验货哦,正版图书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8日
店铺介绍
店铺正版书
入驻时间:2016年04月21日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
ISBN:9787229129354
[十位:7229129354]
页数:--
定价:¥68.00
店铺售价:¥36.70
(为您节省:¥31.3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811335204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02 18:30:07]
李**
娄底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10-02 11:16:25]
何*
韶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9-24 11:00:11]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9-15 13:58:47]
林*
揭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3 21:15:59]
贺**
长沙市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图书目录:
作者自序/1
**辑国内政治
论**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
一、两党的思想、理论与策略分歧/2
二、促成两党破裂的国内外因素/14
三、两党关系从合作向破裂的演进/18
四、两党破裂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22
蒋介石与北伐时期的江西战场/30
一、孙传芳出师援赣/30
二、孙蒋谈判与孙张结盟/34
三、蒋介石决策进军江西与程潜首攻南昌/38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文章节选:
作者自序/1
**辑国内政治
论**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
一、两党的思想、理论与策略分歧/2
二、促成两党破裂的国内外因素/14
三、两党关系从合作向破裂的演进/18
四、两党破裂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22
蒋介石与北伐时期的江西战场/30
一、孙传芳出师援赣/30
二、孙蒋谈判与孙张结盟/34
三、蒋介石决策进军江西与程潜首攻南昌/38<div> <p><b>作者自序</b>/1</p> <p> </p> <p><b>**辑国内政治</b><b> </b></p> <p><b> </b></p> <p>论**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p> <p>一、两党的思想、理论与策略分歧/2</p> <p>二、促成两党破裂的国内外因素/14</p> <p>三、两党关系从合作向破裂的演进/18</p> <p>四、两党破裂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22</p> <p> </p> <p>蒋介石与北伐时期的江西战场/30</p> <p>一、孙传芳出师援赣/30</p> <p>二、孙蒋谈判与孙张结盟/34</p> <p>三、蒋介石决策进军江西与程潜首攻南昌/38</p> <p>四、蒋介石入赣与再攻南昌/43</p> <p>五、三攻南昌与江西战场的胜利/46</p> <p> </p> <p>蒋介石建议两党合并/5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一、蒋介石向中共提出</span>“废除苏维埃政府”等四项要求,日记中破天荒地出现“开放党禁”等内容/5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二、两党谈判加速,蒋介石改</span>“剿共”为“编共”/54</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中共提出四项保证,蒋介石提出</span>“彼此要检讨过去”,要求中共“与他永远合作”/5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四、中共提议建立</span>“民族统一联盟”,蒋介石提议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58</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五、中共同意成立</span>“国民革命同盟会”。蒋介石既想利用共产党,又害怕共产党/6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六、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蒋介石决定</span>“对中共应放宽,使之尽其所能”/64</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七、同题异旨,蒋介石想</span>“合并融化”,共产党想“独立自主”/6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八、毛泽东表示,国民党有</span>“光荣的历史”,有孙中山、蒋介石“两个伟大的**”/6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九、蒋介石反对</span>“跨党”,坚持“合成一个组织”,拟约毛泽东面谈/7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周恩来明确答复:两党合并</span>“不可能”,谈判*终破局/72</p> <p>十一、国民党制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两党关系转入多事之秋/73</p> <p>十二、两次合作与分裂,历史何其惊人地相似/74</p> <p> </p> <p><b>第二辑对日策略</b><b> </b></p> <p><b> </b></p> <p>汪精卫出逃与蒋介石的应对/78</p> <p>一、汪蒋之间的和战分歧/78</p> <p>二、汪精卫出逃与蒋介石的反应/86</p> <p>三、从劝汪赴欧到开除汪的党籍/89</p> <p>四、刺汪未中,汪精卫发表《举一个例》/91</p> <p>五、争取龙云站到抗战一边来/94</p> <p> </p> <p>“桐工作”辨析/97</p> <p>——真真假假的中日特务战</p> <p>一、谈判过程与日中两方记载的异同/9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二、军统局对张治平的审查与</span>“桐工作”的结束/11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张季鸾企图借机拆穿日方</span>“把戏”与中日秘密谈判的延续/12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四、</span> “宋子良”是冒牌货,蒋介石的亲笔“委任状”等是伪件/131</p> <p>五、日方急于求和,军统借机玩弄日方/139</p> <p> </p> <p><b>第三辑国际外交</b><b> </b></p> <p><b> </b></p> <p>跟德国还是跟英、美站在一起?/142</p> <p>——抗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选择</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一、英国对日妥协,孙科、白崇禧等主张</span>“联德、绝英、疏美”/142</p> <p>二、蒋介石坚持中国外交政策不变/146</p> <p>三、中国避免了二战后沦为战败国的噩运/150</p> <p> </p> <p>拒绝德国拉拢,阻挠德日会师印度洋/154</p> <p>——抗战期间中德关系探秘之一</p> <p>一、德国继续调停中日战争,蒋介石一再拒绝/155</p> <p>二、德方多次与桂永清会谈,要求秘密缔结《中德军事密约》,合攻印度/158</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德、日的</span>“会师”计划与蒋介石拒绝德国拉拢的意义/162</p> <p>四、纳粹已经到了穷途末路/164</p> <p> </p> <p>蒋介石与德国内部推翻希特勒的地下运动/167</p> <p>——抗战期间中德关系探秘之二</p> <p>一、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求助于蒋介石/167</p> <p>二、蒋介石决定派齐焌赴欧,联络德国反纳粹力量/175</p> <p>三、齐焌赴欧,转报反纳粹力量的举事时间和条件/178</p> <p>四、德国军队中的反对希特勒运动与1944年的未遂政变/183</p> <p> </p> <p>宋美龄与丘吉尔/18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一、反对丘吉尔的</span>“先欧后亚”论,批评其战后排挤中国的图谋/187</p> <p>二、不访问英国,不和丘吉尔见面/195</p> <p> </p> <p>蒋介石与尼赫鲁/203</p> <p>一、尼赫鲁访华,会见蒋介石,确定中印两党合作原则/203</p> <p>二、蒋介石亲自策划戴传贤访印/210</p> <p>三、蒋介石夫妇访印,渴望会见甘地与尼赫鲁,英印政府多方设限/214</p> <p>四、蒋介石与尼赫鲁的三次谈话/217</p> <p>五、蒋介石向英方进言,英印谈判失败/223</p> <p>六、蒋介石要求罗斯福出面调停,罗斯福劝蒋不采取行动/225</p> <p>七、蒋介石为甘地、尼赫鲁的被捕呼吁,不理睬丘吉尔的访华示意/228</p> <p>八、为印度独立尽力,叮嘱尼赫鲁不可继承英国的西藏政策/231</p> <p> </p> <p><b>第四辑迁台前后</b><b> </b></p> <p><b> </b></p> <p>二二八事件与蒋介石的对策/236</p> <p>一、事件的两重性:抗暴与骚乱/236</p> <p>二、三驾马车,三种政治诉求/24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蒋介石的</span>“怀柔”决策与措施/248</p> <p>四、派兵始末及其评议/253</p> <p> </p> <p>蒋介石反对用原子弹袭击中国大陆/260</p> <p>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杜鲁门考虑使用原子弹/260</p> <p>二、蒋介石计划反攻大陆,美国空军方面向蒋介石表示,可以出借原子弹/26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使用</span>“战术核武器”?/266</p> <p> </p> <p>国民党迁台与蒋介石的反省/268</p> <p>一、蒋介石与台湾的因缘/268</p> <p>二、蒋介石在内战中频频失败,目光转向台湾/271</p> <p>三、蒋介石进驻台湾,成立总裁办公室/273</p> <p>四、西南梦碎,国民党完全撤出大陆/277</p> <p>五、蒋介石的反省/281</p> <p>六、正确或不正确的反省都深刻影响了台湾历史的发展进程/290</p> <p> </p> <p>张学良及其西安事变回忆录/292</p> <p>一、张学良奉命回忆/292</p> <p>二、蒋经国要求写出西安事变的全过程/29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蒋介石要求驳斥</span>“成交”说/29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四、张学良要求</span>“受训”/298</p> <p>五、蒋经国为张学良的回忆定稿/299</p> <p>六、《忏悔录》风波/301</p> <p>七、回归本真/302</p> <p> </p> <p> </p> <p><b>第五辑婚姻家庭</b><b> </b></p> <p><b> </b></p> <p>蒋经国怎样从苏联归来/306</p> <p>一、经国留苏不归/306</p> <p>二、蒋介石拒绝宋蔼龄以承认《伯力协定》换取蒋经国回国的建议/309</p> <p>三、再次拒绝宋庆龄以牛兰夫妇交换蒋经国的建议/31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四、共产国际决定派蒋经国回国,蒋经国向季米特洛夫保证:</span>“您的全部指示都将完成”/317</p> <p>五、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相会/319</p> <p>附录</p> <p> </p> <p>中国抗战与美英苏三大国的关系/324</p> <p>中国抗战的三个艰危时刻/332</p> <p>一、面对日本侵略,中国政府为什么没有立即反击?/332</p> <p>二、中国抗战的艰危时刻/334</p> <p>三、如何评价抗战时期的蒋介石/338</p> <p>珍珠港事变前的中美交涉/341</p> </div>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作者自序
本书是拙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的第二辑。
人的正确的历史观念从哪里来?答曰:从史实研究中来。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是检验一切历史观念的标准。符合史实的观念是正确的,反之则为谬误。既往的一切历史观念都要经受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的检验。正确者坚持,不正确者修正。这是历史学不断发展、更新的基础,也是必由之路。
不研究史实,不可能获致正确的历史观念,这是常识。但是,有时人们面对史实,却也未必就能得到正确的观念和判断。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包括人的历史研究活动,都常常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立场、利益、环境、经历、经验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时有助于人们的认识,有时则反之。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史实明明摆在那里,有的人就是看不到,看不全,或是看到了也不承认,甚至做出超越常情的另类解释。历史学家的责任和可贵之处,就在于能摆脱各种不利于其研究活动的制约因素,尽*大可能还原历史真相,使人的历史观念符合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div> <p align="center"><b>作者自序</b><b> </b></p> <p align="center"><b> </b></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本书是拙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span>——蒋介石日记解读》的第二辑。</p> <p>人的正确的历史观念从哪里来?答曰:从史实研究中来。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是检验一切历史观念的标准。符合史实的观念是正确的,反之则为谬误。既往的一切历史观念都要经受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的检验。正确者坚持,不正确者修正。这是历史学不断发展、更新的基础,也是必由之路。</p> <p>不研究史实,不可能获致正确的历史观念,这是常识。但是,有时人们面对史实,却也未必就能得到正确的观念和判断。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包括人的历史研究活动,都常常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立场、利益、环境、经历、经验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时有助于人们的认识,有时则反之。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史实明明摆在那里,有的人就是看不到,看不全,或是看到了也不承认,甚至做出超越常情的另类解释。历史学家的责任和可贵之处,就在于能摆脱各种不利于其研究活动的制约因素,尽*大可能还原历史真相,使人的历史观念符合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p> <p>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并有过多年对峙。合作的时候,双方并肩对敌,同生共死;分裂的时候,刀兵相见,不共戴天。这种合作和分裂自然会对人们的认识活动造成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1945年4月2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曾经特别提到一种负面的影响</span>——“内战时期的情绪”。他说:</p> <p> </p> <p>我们党内有一种情绪,不喜欢孙中山,这种情绪在相当广大的党员中存在着。认真说,这种情绪是不大健全的,是还没有真正觉悟的表现。这是反映了内战时期的情绪。</p> <p>那时候,因为环境不同,连孙中山也不要了。那个时期为什么我们不大讲孙中山?因为我们被国民党一下子打倒在地,爬起来也红眼了。蒋介石手里打着孙中山的招牌到处乱杀人。这时候,群众对孙中山也就不喜欢。在十年内战中不要孙中山,这也很难怪,因为我们的力量小得很。</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毛泽东所指的</span>“内战时期”,说的是中国现代史上1927年至1937<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那一段。那时候,国共两党彼此互斥为</span>“赤匪”与“白匪”,你杀我,我杀你,彼此都杀红了眼,自然,作为国民党的创建人的孙中山在部分共产党人的眼中会变形,觉得不值得尊崇,可以“不要”了。毛泽东在另外的场合还说过:“那时我们被打倒在地上,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讲明了另外一个影响人们认识的因素,这就是人们在不同时期的利益需要。</p> <p>孙中山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的地位,今天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为什么在1927年至1937<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的内战时期不受许多共产党人的欢迎,毛泽东讲得很清楚,那是</span>“内战时期的情绪”。毛泽东提出:“现在不同了。对党内一些人存在不尊重孙中山的情绪,应该克服。”人们从这一段话里,完全应该得到启示:在历史研究中,要注意克服、摆脱各种不利于获致正确认识的制约因素。</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国民党和共产党打过多年仗,人们有</span>“内战时期的情绪”是必然的,这种“情绪”影响人们的观念以至历史研究也是必然的。不妨举两个比较突出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消灭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和亚洲的日本法西斯的先后次序中,有所谓“先欧后亚”,或“先亚后欧”的分歧。蒋介石是主张“先亚后欧”的,多年来,中华民族深受日本侵略之苦,蒋介石持这一主张完全可以理解,然而,蒋的这一主张却曾经被批判为企图借以延长法西斯德国和一切法西斯,包括蒋自己对于中国人民的法西斯统治的寿命。这大概可以算作“内战时期的情绪”了吧?</p> <p>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联合进行的民族战争,两党都各自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05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span>“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应该承认,这段话不仅完全没有“内战时期的情绪”,而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作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毛泽东说过:</span>“孙中山这位先生,要把他讲完全,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讲历史辩证法的。孙中山的确做过些好事,说过些好话,我在报告里尽量把这些好东西抓出来了,这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蒋介石不是孙中山,蒋介石做的好事也不能和孙中山相提并论,但是,他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后来和共产党两次合作,领导过北伐和抗战,晚年迁台后,又反对台独,坚持</span>“一个中国”,建设台湾,总还是做过若干好事的。在促进和发展海峡两岸和平关系的今天,人们自然应该按照“历史辩证法”的要求,将他“讲完全”。鉴于“内战”时期,特别是1946年至1949<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的第二次</span>“内战”时期,人们高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自然集中于讲他的“过”,其中有些讲得对,有些可能讲得不对,或者讲过头了。这就需要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掌握一切有价值的史料,首先厘清史实,尊重史实,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真正地展开“百家争鸣”。蒋介石研究如是,国共关系史的研究也应当如是。</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对于蒋介石的评价,历来的看法不外分三种:一是有功无过,一是有过无功,一是有功有过。本书作者持第三说。至于何者是功,何者是过,何者是主流,何者是支流,当然可以讨论,也需要讨论,然而,历史是实证科学,无征不信,没有充分、可靠的史实作支撑,人们难以提出任何经得起颠扑摔打,可以取信于天下万世的结论。蒋介石一生经历的大事很多,必须一件件、一项项,逐件逐项地加以研究,只有在这种研究做得比较深入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比较科学、比较准确。倘若不充分掌握资料,不研究史实,拘守某些既往的观念,局限于</span>“内战时期的情绪”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做出的某些结论,排斥任何有理有据的新探索,恐怕无助于揭示历史真相,无助于两岸和平关系与政治互信的建立,当然更无助于中华民族的和解与和谐。</p> <p>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的依据当然是人物的言与行。蒋介石日记由于主要供个人使用,生前并未公布,其中有比较多的政坛秘密和个人内心世界的记述,因此,值得治史者重视。但是,仅仅依靠日记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大量的档案、文献,钩沉索隐,稽查考核,才可能揭示奥秘,有所发现。本书中的若干文章,所依据的蒋氏日记不过几句话,但所依据的档案和文献,却是著者多年奔走于太平洋两岸的结果。</p> <p>本书和**辑一样,仍然是一件件、一项项的专题研究。全书共收文21篇。其中16篇是新作,另几篇原据大陆及台湾收藏的蒋介石日记的摘抄本写成,此次收入,根据近年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原稿本作了修改和校订。其中有两篇,只采用了原作中的片段,全文几近重新写过。此书出版之后,笔者将继续写作第三辑。</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本书写作中,东方历史学会蒋介石项目组给予支持,蒋方智怡女士惠允引用蒋介石日记,美国胡佛研究院郭岱君、曹琍璇,斯坦福大学乔志健,台北</span>“国史馆”吴淑凤,政治大学刘维开,北京大学杨奎松、臧运祜,《南方都市报》刘炜铭,复旦大学王丽,中国人民大学杨雨青,本所闻黎明、黄道炫、张俊义、罗敏、贾亚娟等教授、女士、先生给予各种帮助,谨此致谢。</p> <p> </p> <p align="right">杨天石</p> <p>2010年1月19日,北京</p> </div>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论**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922年8月末,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协助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可以视为国共两党**次合作的起点。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延至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分共”,**次国共合作终结。这五年不到的历史给了中国社会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海峡两岸都还处在这种影响之下。研究并正确地阐释这一段历史,是历史学家无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国共两党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几乎完全不同,海内外史学家对它的认知也多有差异。我们必须超越长期以来两党对峙的政治架构,拨开烟雾,剥离由于敌意而涂附于历史的层层油彩,在百家争鸣中攻难切磋,才有可能揭示历史本相。
一 两党的思想、理论与策略分歧
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是“穷”“弱”“落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所以能进行合作,首先在于两党都渴望改变这种状态,拯救祖国,振兴中华,并且都不仅以一般的“政治革命”为满足,而要同时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声称: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好朋友,甚至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应视为由衷之言,而不是基于一时的策略。但是,无可否认,两党的思想、理论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后来发展为两党分裂的思想因素。
其一是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孙中山认为,资本公有、土地公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中国的问题是“大贫”和“小贫”,资本主义还没有出世。这样,他就在力图预防资本主义祸害的同时,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留下余地。《实业计划》宣称,**只经营对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大工业,至于此外的事业,则不妨任由老百姓去经营,**以法律保护并奖励之。20世纪20年代,苏联从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这更加强了孙中山的一种认识,连苏联这样的**都没有资格建设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更何况中国!当时,西方某些有识之士已经在探求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出现了若干为当年马克思所不曾见到的情况,例如工时缩短,工人的工资、福利有较大增长等。孙中山据此判断,资本主义还有强大的活力,从而对是否必须彻底消灭资本主义产生疑问。他说:“马克思研究社会问题,用功几十年,所知道的都是以往的事实。至于后来的事实,他一点都没有料到。所以他的信徒,要变更他的学说,再推到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上主张要推倒资本家。究竟资本家应该不应该推倒,还要后来详细研究才能更清楚。”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系**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解读蒋介石日记的论文汇集。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国民党史研究专家,在其专业领域内,长期享有国际声誉。 在书中,杨天石先生采取从蒋介石的日记入手的独特角度,经二十年广泛搜求,根据海内外档案、资料馆所存的蒋介石日记的多种版本,重新梳理、严格互参考订,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蒋介石的生平经历、思想演变和真实心理,揭示他在历史事件中诸多决策和行为的根源,有助于给与蒋介石这一特殊人物正确客观的历史评价;并厘清了一些中国近、现代史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领域中的谜团,纠正以往的误解和偏差,从而帮助读者更准确了解中国近百来的复杂历史。作品以史料为出发点,言必有据,说理清晰,比较客观、比较真实地揭示出蒋介石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多有新意,反映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在民国时期历史研究方面的新水平和新发展。 全书史料翔实、论证严谨,对历史人物评价客观,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学术性及通俗性、趣味性兼具的著作。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作者介绍:
杨天石,江苏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史、民国史、国民党史,合著有《中国通史》第12册、《中华民国史》**卷、第六卷等,个人著作有《揭开民国史的真相》(七卷本)、《杨天石近代史文存》(五卷本)、《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追寻历史印迹——杨天石解读海外秘档》《从帝制走向共和——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帝制的终结》《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二辑)、《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当代中华诗词史家精品集·杨天石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