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8.8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2 3 5 136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兰菱三少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720535247    地址: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区 韦郭路盛世商都C111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本店主营二手教材,各类考试用,公务员,英语四六级,雅思,各种教材教辅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历史教学论
作/译者:赵克礼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教学论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ISBN:9787561325629 [十位:7561325622]
页数:298      
定价:¥26.00
店铺售价:¥10.40 (为您节省:¥15.6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720535247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历史教学论》内容提要: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之一,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教师为出发点,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凸现未来的教师以及在职教师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下对历史学科的教学。
在扼要阐述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具体方法、过程,展现多层次的、多种类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各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相关教学使用。
《历史教学论》图书目录:
**章 中学历史课程
**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历史课程的沿革和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世界历史课程发展的典型特征
第四节 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趋势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
**节 课程标准的性质与作用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材的分类与编写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与中学历史教学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
**节 中学历史教学任务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 中学历史的教育原则
第四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节 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
第二节 中学阶段的乡土历史教学
第三节 历史教学中的课外活动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学、教育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技能
**节 教学技能概述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节 变化、演示与提问技能
第四节 导人和结束技能
第五节 强化和组织技能
附录1:中国古代史疑难汉字读音归类表
附录2:微格教学
第六章 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节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第三节 网络化教学与学习
第四节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中学历史学习
**节 历史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历史知识的学习
第四节 学习历史的方法
第五节 教师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指导
第八章 历史教学的评价
**节 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 课程改革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常见的评价类型
第四节 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测验题型
第五节 教育测评中的常见质量指标
第九章 历史教学的准备工作
**节 教学准备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学期教学准备工作
第三节 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
附录: 教学范例
第十章 历史专业教育实习
**节 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国内外教育实习比较
第三节 教育实习形式
第四节 教育实习的基本过程与组织管理
第十一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学习与研究
**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
后记
《历史教学论》文章节选:
**章 中学历史课程:
本章题旨: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现了**教育总体计划,规定了不同时段、不同科目的教学内容,制约和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方式方法。可以说,“课程”涵盖了课程标准制定、教科书编写、教学设备设置、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等与教学有关的全部内容。因此,学习和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首先对“课程”以及“历史课程”的演进和基本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章将对课程的一般理论、中外历史课程的设置以及历史沿革、面向2l世纪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等问题做一简单介绍,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课程”涵义溯源:
在教育领域内,“课程”一词是涵义*为复杂、歧义*多的概念之一。在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历程中,受计划经济和前苏联教育体制和理论的影响,教师的任务就是搞好教学,因此,“课程”一直是包含在“教学”范畴之内的一个概念,甚至缩小到与“教材”或和“课本”涵义相同的地步。我国的师范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只开设“教学教法”课,而很少有“课程”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据考证,汉语中的“课程”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先使用这一词汇的是隋唐时代的学者孔颖达。唐贞观年间,他与颜师古、贾公彦等主编《五经正义》,在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注疏时说“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以法制。”在这里,孔颖达的“课程”指“寝庙”或社会治理大业,不包含现代课程的涵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