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544031400
[十位:7544031403]
页数:352
定价:¥36.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21.6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900866&r=1739399922)
13720535247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1-13 13:58:31]
咸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14 20:50:55]
邓**
凉山彝族自治州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07 18:16:33]
樊**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02 04:21:45]
苏**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2-08 17:08:57]
刘**
福州市
《中国幼儿教育史》内容提要:
本书详尽论述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幼儿教育制度及相关教育思想,其具体内容涉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幼儿教育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幼儿教育政策、优生与胎教、慈幼观念与措施、幼儿养护或保育、幼儿思想道德教育、幼儿智育及美育、幼儿教育教师及幼儿师范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与管理、**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等方面。全书既比较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幼儿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又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及教训,对于读者全面了解我国1949年之前的幼儿教育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幼儿教育史》图书目录:
前言
**章 先秦幼儿教育的初创
**节 性近习远,对幼儿教育地位的初步认识
第二节 同姓不婚,婚姻制度的变革与幼儿身心的发展
第三节 正本慎始,胎教的初行
第四节 保息九惠,慈幼恤孤的初行
第五节 保傅孺室,幼儿教养人员及机构的初步安排与设置
第六节 长幼之道,幼儿教育内容的核心
第七节 蒙以养正,幼儿教育方法与原则的初步探讨
第二章 秦至五代幼儿教育的发展
**节 教子婴孩,幼儿教育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第二节 同气无子,对婚姻与优生认识的发展
第三节 慎其所感,胎教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祛病炼体,幼儿养护的发展
第五节 律护婴幼,慈幼恤孤的发展
第六节 师傅宫学,幼儿教育教师与机构
第七节 书琴礼律,幼儿教育内容的拓展
第八节 抚循诱导,幼儿教育方法的进展
第三章 宋辽金元时期幼儿教育的深化
**节 教子当幼,对幼儿教育地位的新认识
第二节 过爱反害,幼儿养护理论及方法的新发展
第三节 慈幼育婴,恤幼的新举措
第四节 性理字训,幼儿教育内容的新精利
第五节 化与心成,幼儿教育方式的新见解
第六节 圣贤坯模,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四章 明与前清(1840年前)古代幼儿教育的定型
**节 勿失童心,对幼儿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第二节 育婴家秘,幼儿养护经验的总结
第三节 育婴之堂,体恤孤幼的重要措施
第四节 长幼兼收,教育机构中的幼教功能
第五节 承旧增新,幼儿教育内容的丰富
第六节 新见迭出,幼儿教育方法的研讨
第七节 顺导志意,王守仁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八节 善诱之法,唐彪的幼儿教学法思想
第五章 晚清新式幼儿教育的初创
**节 西学东渐,“癸卯学制”颁行之前新式幼儿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中体西用,“癸卯学制”对幼儿教育的规定
第三节 沧海孤帆,新式幼儿教育的初兴
第四节 儿童公育,康有为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六章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式幼儿教育的进展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新式幼儿教育的奠基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新式幼儿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九章 革命根据地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章 本书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幼儿教育史》文章节选:
第1章 先秦幼儿教育的初创
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可能早在数百万年之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存在。如果仅从已经发现的元谋人算起,中国人类活动的历史也有170万年了。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也就是说,中国幼儿教育的历史至少有170万年。在这一百多万年之中,我们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中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到公元前476年,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中国开始有了人类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就是先秦时期。先秦的历史是漫长的,先秦幼儿教育的历史自然也同整个中国先秦人类历史一样,经历了一个由起源到缓慢发展的长期过程。但是由于史料极其贫乏,我们无法弄清这一发展过程的各个细节,只能以专题的形式,择其大要描绘一个基本的轮廓。
**节 性近习远,对幼儿教育地位的初步认识
抚养后代,可以说出自人类的天性;而教育后代,则出自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因此,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对幼儿教育地位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
《中国幼儿教育史》作者介绍:
廖其发,1952年1月生于四川省三台县。1979年至198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到西南师范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工作至今。现为西南大学教科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对中国教育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扫盲教育、农村教育均有较深的研究。主持了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部分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转摘。曾获四川大象社会科学进步奖。多次获重庆直辖市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