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8年08月
ISBN:9787117266420
[十位:7117266422]
页数:436
定价:¥98.00
店铺售价:¥14.60
(为您节省:¥83.4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26366612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0 09:43:22]
陆**
柳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3 09:50:48]
闫**
鞍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10:46:11]
谭*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0 16:28:22]
孔**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04 07:57:34]
孔**
深圳市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6版/本科临床)》内容提要: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 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 早、历史 悠久、修订版次 多的 、规范、科学、经典的 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 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6版/本科临床)》图书目录:
篇 细胞生物学概论
章 绪论 2
节 细胞生物学概述 2
一、细胞生物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2
二、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3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 3
二、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3
三、实验细胞学时期 4
四、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4
五、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6
第三节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6
一、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6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医学意义 7
第二章 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 11
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11
一、细胞的种类 11
二、原核细胞 12
三、真核细胞 13
四、细胞的寄生体——病毒 15
第二节 细胞的分子基础 15
一、生物小分子 15
二、生物大分子 16
第三节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26
一、原始细胞的形成 27
二、原核细胞向真核细胞的演化 29
三、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进化 30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32
节 显微镜技术 32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32
二、电子显微技术 36
三、其他显微技术 39
第二节 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40
一、不同类型细胞的分离 40
二、细胞培养 42
第三节 细胞组分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44
一、细胞裂解 44
二、细胞器及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44
三、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 46
四、核酸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50
第四节 细胞化学和细胞内分子示踪技术 51
一、酶细胞化学技术 51
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51
三、放射自显影技术 51
四、活细胞内分子示踪 52
第五节 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53
一、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53
二、基因表达的上调和下调技术 54
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56
四、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57
五、生物芯片技术 59
六、蛋白质组学技术 60
七、高通量测序技术 61
八、单细胞测序技术 62
九、模式动物个体水平的基因操作技术 62
第二篇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 68
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特性 68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69
二、细胞膜的生物学特性 74
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78
第二节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穿膜运输 80
一、膜的选择性通透和简单扩散 81
二、膜运输蛋白介导的穿膜运输 81
第三节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穿膜运输 92
一、胞吞作用 93
二、胞吐作用 97
第四节 细胞膜异常与疾病 97
一、载体蛋白异常与疾病 98
二、ABC转运体蛋白异常与疾病 98
三、膜受体异常与疾病 98
第五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101
节 内质网 101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类型 102
二、内质网的化学组成 104
三、内质网的功能 106
第二节 高尔基复合体 113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 113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化学组成 115
三、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116
第三节 溶酶体 118
一、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118
二、溶酶体的形成与成熟过程 119
三、溶酶体的类型 120
四、溶酶体的功能 121
第四节 过氧化物酶体 123
一、过氧化物酶体的基本理化特征 123
二、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124
三、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 124
第五节 囊泡与囊泡转运 125
一、囊泡在胞内蛋白质运输中的作用 125
二、囊泡的类型与来源 126
三、囊泡转运 130
第六节 细胞内膜系统与医学的关系 133
一、内质网的病理变化 133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病理形态变化 134
三、溶酶体与疾病 134
四、过氧化物酶体与疾病 135
五、囊泡转运与疾病 135
第六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138
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138
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138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139
三、线粒体的遗传体系 140
四、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 142
五、线粒体的起源 144
六、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 145
七、线粒体的功能 146
第二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147
一、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的糖酵解 147
二、线粒体基质中的三羧酸循环 148
三、氧化磷酸化耦联与ATP形成 149
第三节 线粒体与疾病 152
一、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 153
二、mtDNA突变与疾病 153
三、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异常相关的疾病 153
四、线粒体疾病的** 154
第七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 155
节 微管 155
一、微管蛋白与微管的结构 156
二、微管结合蛋白 156
三、微管的装配与动力学 157
四、微管的功能 159
第二节 微丝 162
一、肌动蛋白与微丝的结构 162
二、微丝结合蛋白及其功能 162
三、微丝的装配机制 164
四、微丝的功能 166
第三节 中间纤维 168
一、中间纤维的结构和类型 168
二、中间纤维的装配和调节 169
三、中间纤维的功能 170
第四节 细胞的运动 171
一、微管与细胞运动 171
二、微丝与细胞运动 172
三、细胞运动的调节机制 173
第五节 细胞骨架与疾病 175
一、细胞骨架与** 175
二、细胞骨架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 176
三、细胞骨架与遗传性疾病 176
第八章 细胞核 178
节 核膜 179
一、核膜的化学组成 179
二、核膜的结构 179
三、核膜的功能 182
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185
一、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185
二、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188
三、染色质组装形成染色体 188
四、染色的形态结构 190
五、核型与带型 192
第三节 核仁 193
一、核仁的主要成分 193
二、核仁的结构 194
三、核仁的功能 195
四、核仁周期 196
第四节 核基质 196
一、核基质的组成成分与形态结构 197
二、核基质的功能 197
第五节 细胞核的功能 198
一、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复制 199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 200
第六节 细胞核与疾病 201
一、细胞核结构异常与疾病 201
二、核转运异常与疾病 202
三、端粒异常与疾病 202
第九章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调控 204
节 基因及其结构 204
一、基因及其信息流向 204
二、基因的结构及特点 205
第二节 基因转录和转录后加工 208
一、基因转录的一般特点 208
二、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 209
三、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和转录后加工 210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14
一、遗传信息翻译的基本原理 214
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 216
三、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 217
四、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220
五、蛋白质的降解 221
第四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 222
一、基因表达的一般特点 222
二、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223
三、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224
第五节 基因的信息传递与医学 231
一、基因表达调控异常与疾病 231
二、蛋白质降解异常与疾病 231
三、基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体系差异的**研制 232
第三篇 细胞的社会性
第十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黏附 236
节 细胞连接 236
一、紧密连接 236
二、锚定连接 238
三、通讯连接 242
第二节 细胞黏附 244
一、钙黏着蛋白家族 245
二、选择素 247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248
四、整联蛋白家族 250
第十一章 细胞微环境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255
节 细胞微环境的组成 255
一、微环境的细胞成分 255
二、细胞外基质 255
三、细胞外调节因子 256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256
一、糖胺聚糖与蛋白聚糖 257
二、胶原与弹性蛋白 261
三、细胞外基质中的非胶原糖蛋白 264
四、细胞外基质的特化结构——基膜 267
第三节 细胞微环境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69
一、细胞外基质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69
二、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70
第四节 细胞微环境异常与疾病 270
一、细胞微环境异常与**的发**展 270
二、细胞微环境异常与器官纤维化 271
第十二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 273
节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途径 273
一、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273
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 275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及其关键分子 275
一、细胞外信号 275
二、受体 276
三、细胞内信使 279
四、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分子开关 282
五、信号转导的特点 285
第三节 细胞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286
一、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286
二、具有酶活性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288
三、酶连接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290
四、蛋白质水解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290
五、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293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整合与调控 294
一、不同信号通路的整合 294
二、信号通路的调控 294
第五节 细胞间信息传递障碍与疾病 295
一、受体异常与疾病 295
二、G蛋白与疾病 295
三、蛋白激酶与疾病 296
四、信号转导与**研发 296
第四篇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第十三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300
节 细胞分裂 300
一、有丝分裂 300
二、减数分裂 303
三、无丝分裂 307
第二节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307
一、细胞周期的概念 307
二、细胞周期各期的主要特征 309
三、细胞周期的调控 310
第三节 细胞周期与医学的关系 319
一、细胞周期与组织再生 319
二、细胞周期异常与**发生 320
三、细胞周期与其他医学问题 321
第十四章 生殖细胞与受精 323
节 生殖细胞的起源与发生 323
一、生殖细胞的起源 323
二、精子的发生 324
三、卵子的发生 327
四、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差异 329
第二节 受精与医学 330
一、受精的条件 330
二、受精过程 331
三、辅助生殖技术 334
第十五章 细胞分化 336
节 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336
一、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与细胞分化潜能 336
二、细胞决定与细胞分化 338
三、细胞分化的可塑性 339
四、细胞分化的时空性 340
五、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340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 341
一、基因组的活动模式 341
二、胞质中的细胞分化决定因子与传递方式 343
三、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转录水平调控 344
四、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转录后调控 351
第三节 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352
一、细胞间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352
二、激素对细胞分化的调节 354
三、环境因素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355
第四节 细胞分化与医学 355
一、细胞分化与** 355
二、细胞分化与再生医学 357
第十六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 361
节 细胞衰老 361
一、细胞衰老的概念 361
二、细胞衰老的表现 362
三、细胞衰老的学说与机制 363
四、细胞衰老与疾病 365
第二节 细胞死亡 366
一、细胞死亡的方式 366
二、细胞凋亡的概念与特征 366
三、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 370
四、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371
五、细胞凋亡的检测 375
六、细胞凋亡与疾病 376
第三节 细胞自噬 376
一、细胞自噬的定义与分类 377
二、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与调控 378
三、细胞自噬的医学意义 379
第五篇 干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十七章 干细胞与组织的维持和再生 382
节 干细胞概述 382
一、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类 382
二、干细胞的基本特征 384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 384
一、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384
二、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 386
三、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获得及生物学特性 388
第三节 组织干细胞 388
一、组织干细胞的基本特征 388
二、组织干细胞生理活动的微环境 391
三、几种组织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393
第四节 干细胞与医学 397
一、干细胞与器官和个体衰老 397
二、干细胞与**的发生和复发 399
三、干细胞与组织再生 400
四、干细胞与细胞** 400
第十八章 细胞工程 404
节 细胞工程的主要相关技术 404
一、大规模细胞培养 404
二、细胞融合 406
三、细胞核移植 408
四、基因转移 409
五、细胞重编程 411
第二节 细胞工程的应用 413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13
二、**蛋白的生产 413
三、疾病的细胞** 414
四、组织工程 415
参考文献 41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422
本书测试卷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6版/本科临床)》编辑推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