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1 1 0 5 22 940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小朋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26366612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学海6舍南边门面
促销广告:最大的二手大学教材店铺 满29包邮!!!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满29包邮!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
店铺介绍
欢迎您来到武汉海文书店。本书店在武汉有规模最大的实体旧书店;经营各类古旧图书近5万余册。同时可以上门收购各类图书。手机;15926366612;提前声明;快递公司和邮电局的发货速度和服务质量与本书店无关;因为这是本店所不能掌控的。不要因为这样给本店不好的评价。订书时尽量请提前沟通;因为有实体书店;同步出售;谢谢。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沈福煦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建筑简史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9787532251063 [十位:7532251063]
页数:116      
定价:¥20.00
店铺售价:¥8.00 (为您节省:¥12.00
店铺库存:18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2636661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建筑简史》内容提要:
本书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本、专科建筑史论课教学模式编写而成
,供各大专院校建筑、环艺、园林等专业学生使用。作者从世界文化史的角
度,以一种索引方式人手介绍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经历的变化、原因等
诸多内容。结合了历史的进程、文明的传播、文化的演变、民族的融合,以
审视者的角度对中国建筑历史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并对中国现当代建筑和未
来建筑的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本书是建筑学科学生以及建筑爱好者**
的书籍。
《中国建筑简史》图书目录:
前言
绪论
**章 史前及先秦的建筑
1.1史前文化与建筑
1.2我国南方的史前建筑
1.3我国北方的史前建筑
1.4殷商及西周的建筑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
第二章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建筑
2.1秦代的建筑
2.2两汉的建筑
2.3魏晋时期的建筑
2.4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建筑
3.1隋、唐、五代的城市
3.2隋、唐、五代的宫殿
3.3隋、唐、五代的住宅、陵墓及其他
3.4隋、唐、五代的宗教建筑
第四章 两宋的建筑
4.1两宋的城市
4.2两宋的宫殿
4.3两宋的祠庙和陵墓
4.4两宋的宗教建筑
4.5两宋的住宅和园林
4.6重要的古建筑典籍和桥梁
第五章 辽、金、西夏及元代的建筑
5.1辽、金、西夏的城市和宫殿
5.2元大都及其宫殿
5.3宗教建筑
5.4陵墓、园林及其他建筑
第六章 明清的建筑(上)
6.1城市和宫殿
6.2坛庙和陵墓
6.3佛教建筑
6.4道教和伊斯兰教建筑
第七章 明清的建筑(下)
7.1民居
7.2园林
7.3建筑技术
第八章 近代建筑
8.1 古代的终结和近代的发端
8.2城市的变革
8.3居住建筑
8.4公共建筑(上)
8.5公共建筑(下)
第九章 现当代建筑
9.1现当代社会文化与建筑
9.2“改革开放”后的建筑
9.3世纪之交的建筑
附录:课程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
《中国建筑简史》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和中国现当代建筑史。这是一本提供艺术院校相关专业作为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文化工作者或建筑历史爱好者阅读、参考的书籍。这本教材在内容和体制上比较新颖和全面,全书共分九章,**章是中国的史前及先秦的建筑,第二章是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建筑,第三章是隋唐五代的建筑,第四章是两宋的建筑,第五章是辽金西夏及元代的建筑,第六、七章是明清建筑,第八章是近代建筑,第九章是现当代建筑。
《中国建筑简史》作者介绍:
沈福煦:浙江绍兴人。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建有沈福煦研究室。主要从事美学、艺术文化和建筑理论研究。
著有《建筑艺术文化经纬录》、《人与建筑》、《建筑概论》、《美学》、《现代西方文化史概论》及《建筑设计手法》等专著。即将出版的专著有《插图本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及《中国建筑环境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