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3年03月
ISBN:9787117170598
[十位:711717059X]
页数:481
定价:¥56.00
店铺售价:¥16.80
(为您节省:¥39.20)
店铺库存:42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0533-2222260
店主推荐图书:
-
¥26.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20 13:06:26]
石**
泉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3-30 21:22:32]
徐**
青岛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03 17:25:25]
薛**
沈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6-09 16:03:25]
魏*
商丘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5-09 10:52:14]
张**
榆林市
《预防医学(第6版)》内容提要: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级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6版)》每一章的开头均有学习目标,明确通过这章的学习所应达到的要求。学习目标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本书的主体部分主要涉及认知层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要求,将以前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细分为:①掌握:指详细和深入地理解某一知识点,包括:描述(能用自己的话将该知识点表达出来)、列举(指出该知识点要素或步骤等)、解释(用自己的话阐明该知识点)、比较(对比该知识点与其他类似知识点的不同)、应用(使用该知识点或其他知识试图解决问题或进行评价,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②熟悉:熟记(记忆一些关键词或标准值)、定义(对一些关键词做出定义)、识别(辨别该知识点的要点);③了解:一些需要泛泛知道、或难度较大但不要求深入理解的内容。实践层面是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行为方式,包括:①简单运用:使用该知识点在单一或比较简单的情景下解决问题;②综合运用:使用该知识点在更为复杂情景或与其他知识点联合情景下解决问题。
实习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预防医学的思维能力,本书把以前课堂教学的许多内容以案例的形式
《预防医学(第6版)》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预防医学概念与健康生态学模型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二、健康的概念
三、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
第二节 三级预防策略
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二、三级预防
三、高危人群策略与全人群策略
第三节 预防医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二、预防医学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第四节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及本书的结构
**篇 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 流行病学概论
**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一、流行病学概念的演变
二、流行病学的定义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
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用途
一、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
三、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诊断**水平和预后评估
四、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
五、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第四节 流行病学进展
一、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二、流行病学展望
第三章 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与疾病分布
**节 健康相关数据资料的来源
一、常规收集的数据资料
二、专题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
第二节 健康相关数据资料的测量
一、频数的测量
二、风险的测量
三、率的测量
第三节 常用测量指标
一、发病率
二、罹患率
三、续发率
四、患病率
五、感染率
六、病残率
七、死亡率
八、病死率
九、存活率
十、反映母婴健康状况的率
第四节 疾病分布
一、疾病的三间分布
二、疾病流行强度
第四章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节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二、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内容
三、参考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四、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
五、结合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六、控制调查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七、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第二节 描述性研究
一、概述
二、现况研究
第三节 分析性研究
一、队列研究
二、病例对照研究
第四节 实验性研究
一、概述
二、临床试验
第五章 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
**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偏倚
一、研究的变异性和真实性
二、研究的偏倚
第二节 病因及其推断
一、病因的概念
二、病因的类型
三、统计关联和因果关联
四、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第六章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节 概述
一、概念、目的和分类
二、应用原则
三、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区别
第二节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
一、试验评价的基本步骤
二、试验评价的指标
三、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
第三节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一、优化试验方法
二、联合试验的应用
三、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作为受试对象
第七章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暴发调查
**节 公共卫生监测概述
一、概念与发展简史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三、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
四、公共卫生监测的程序
第二节 疾病监测
一、监测体系
二、监测方法
第三节 **不良反应的监测
一、**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
二、**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
三、**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
第四节 疾病暴发调查
一、概述
二、暴发调查的步骤与内容
三、总结报告
四、暴发调查时注意事项
第八章 临床决策分析
**节 概述
一、临床决策分析的概念与分类
二、临床决策分析应遵循的原则与程序
三、临床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贝叶斯分析
一、贝叶斯定理的概念
二、贝叶斯分析在临床诊断决策中的应用
三、贝叶斯分析在社区人群筛检中的应用
四、影响预测值的因素
第三节 决策树分析
一、决策树分析的概念与决策树的构成
二、决策树分析的步骤
三、决策树分析的应用
第四节 meta分析
一、mcta分析的概述
二、mcta分析的步骤
三、异质性的识别与处理
四、结果的定量合成
五、敏感性分析
六、发表偏倚及其控制
七、应用实例
第二篇 临床预防服务
第九章 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
**节 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二、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
二、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
第三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及实施的原则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二、循证临床预防服务内容确定的方法
三、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原则
第四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基本步骤与实施
一、收集健康信息
二、健康危险度评估
三、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
四、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第十章 健康行为干预
**节 概述
一、健康行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二、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第二节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及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二、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第三节 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与原则
一、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模式”
二、健康咨询的原则
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
第三篇 社区公共卫生
第四篇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实习指导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预防医学(第6版)》文章节选:
第三节 预防医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由于预防避免或延迟了疾病的发生,终止或减缓了可预防疾病的**费用的支出,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预防无论是对个人或社会,都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即“一盎司的预防胜于一英镑的**”。
一、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我国政府一直把“预防为主’’作为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使国民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在新中国建立前因瘟疫流行和饥荒,我国人群的健康状况极差,人均期望寿命仅35岁。新中国建立后,几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政策,采用免疫接种、消毒隔离、检疫监测、消灭病媒动物、垃圾粪便处理、食物和饮用水**保障等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成绩斐然。1963年,全国传染病发病率为3200/lO万,死亡率为20/lo万;到2011年,全国报告28种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241.44/10万,死亡率1.14/10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在全世界**个宣布成功消灭天花,比世界范围的天花消灭提早了16年;我国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成功地消灭了丝虫病,并有效控制了古典生物型霍乱、鼠疫、回归热、黑热病、斑疹伤寒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很多地方病,如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已基本控制;在总体上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工、矿劳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中小学生体质得到了提高,食品**卫生得到了保证,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人群的健康。我国各级卫生机构也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卫生系统的服务和保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我国基本**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居民,人民群众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城乡**服务体系日臻健全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综合、连续、**、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保健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由此.我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属发展中**,而居民的一些重要健康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等,已超过其他发展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已接近发达**的水平。全国人口死亡率已由新中国建立前的25%e降低到2010年的7.1160;婴儿死亡率也由新中国建立前的200%0下降到2011年的12.160。新中国建立前我国人均平均期望寿命为35岁,到2010年已达74.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