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2年03月
ISBN:9787520196444
[十位:7520196445]
页数:240
定价:¥78.00
店铺售价:¥31.20
(为您节省:¥46.8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971667821
店主推荐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9 15:46:20]
王**
西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7 16:43:28]
郑*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4 14:43:33]
宋**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9 15:01:09]
姜**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08 17:14:05]
黄**
上海市
《中国环境法治转型的规范阐释》内容提要:
本书从法解释论出发,立足于规范分析的视角,遵循“实践背景—理论基础—规范内涵—制度构建”的逻辑理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提炼其中的规范形态与规范内涵,在“政党—**”的互动关系中揭示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发展与演化的深层逻辑,特别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制度现象,在现行宪法、法律的基本框架内提出具有理论融贯性和秩序整体性的解释方案,实现环境法治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
《中国环境法治转型的规范阐释》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缘起/1 二研究意义/3 三研究思路/4 四研究方法/5 章中国环境法治转型的实践背景与核心要素/7 节将政党带进来:中国环境法治转型的显著特征/7 一中国环境法治面临的困境/7 二中国环境法治转型中的政党因素/12 第二节党的领导:中国环境法治转型中的关键要素/17 一通过政治领导确立环境法治发展的方向/18 二通过组织领导保障环境法治的有效实施/19 三通过思想领导实现对相关责任人的强有力监督/20 第三节中国环境法治中的“政党—**”关系/22 一环境**的历史形成及基本定位/22 二“政党—**”关系及其塑造环境法治的方式/34 三基于“政党—**”关系决定环境法治的价值内核/40 第二章环境法治转型中形成的规范形态及其证成/43 节一个新的规范形态:生态环境政党法治/43 一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生成/44 二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规范界定/52 三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理论解说/57 第二节“生态文明入宪”后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规范依据/60 一宪法解释基准的确立/61 二修改后《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的规范含义/63 三对“生态文明入宪”的体系性解释/65 第三节生态环境政党法治与**法治的关系/68 一生态环境政党法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68 二通过政党法治方式填补**立法的缺陷与空白/70 三通过政党法治方式对既有法律规定在执行层面予以一定变通/72 四通过政党法治方式细化**法律中的原则性规定/74 第三章环境法治转型中的**权力配置/77 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互构/77 一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司法权逾越行政权”的争议/78 二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权力行使的规范依据/83 三明确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的规范路径/86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关系的优化/93 一“**—地方”关系的变迁及其对环境法治的制约/94 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地方”关系及规范路径/96 三“**—地方”在环保事权与财权上的合理配置/99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间横向关系及其完善/104 一生态环境保护横向府际关系的体制性障碍/104 二多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规范分析/107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间横向关系的规范路径/111 第四章环境法治转型中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114 节生态环境监管中的多重制度逻辑/115 一生态环境监管的规则形成逻辑/115 二生态环境监管的科层制逻辑/117 三生态环境监管的问责制逻辑/118 第二节生态环境监管行政科层制逻辑的失效/120 一生态环境监管“科层化法治”的失效/120 二“去科层化”基础上的运动式治理/122 三生态环境监管中“运动式治理”的不足/125 第三节党政体制中生态环境监管“再科层化”机制的建构/127 一体现政党因素的生态环境监管变革/127 二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创新的常态化、规范化/129 三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强化/131 第四节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规范路径/132 一对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变革的反思/132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法治化路径/135 三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组织化路径/137 第五章环境法治转型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141 节党政同责: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141 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党政同责”的规范内涵/142 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不同类型/144 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党政同责”的实证分析/151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对“党政同责”的推动/157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演变/157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的规范分析/160 第三节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规范路径/169 一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体制性要素/169 二明晰生态环境保护职权配置/171 三完善生态环境损害异体问责机制/173 四构建科学的生态环境损害问责评估机制/175 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问责程序/177 第六章环境法治转型中的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179 节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规范内涵/180 一政府环境保护目标的确立/180 二指标的设定与分配/181 第二节对地方政府完成环保目标的考核评价/184 一对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184 二对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186 三对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188 四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的考核/189 第三节完善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的规范路径/189 一统一不同领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及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进展/190 二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力度/192 结语:不负时代的环境法研究/195 参考文献/199 一中文文献/199 二外文文献/215 后记:一个等待了五年的自白/218
《中国环境法治转型的规范阐释》作者介绍:
陈海嵩,男,湖北武汉人,1982年出生,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4)、法学硕士(2007),武汉大学法学博士(2010);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2018)。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法。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评论》等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环境保护义务论》、《解释论视角下的环境法研究》等专著多部。主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共计3项,主持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多篇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肯定。
在**环境保护义务、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环境法解释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是我国环境法领域的知名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