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0 1 4 25 1203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X-man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71667821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区 武汉大学文理学部桂园食堂
促销广告:邮费6元主营高校教材教辅 考研参考书 可咨询库存 满49包邮 武大可送货上门 量大从优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邮费6元 可根据地区调整,另满99元包邮,偏远地区除外,武大本校可直接送货上门
店铺介绍
乐淘书店成立于2005年,创始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店以二手书籍的特色销售为起点,经过不间断的规范化、电子化、网络化的管理改良,逐渐发展成为以二手教材销售为核心,兼营各种新教材教辅、考试用书、畅销课外读物、考研专业课资料以及知名培训机构的代报名服务的综合型连锁实体。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节能概论
节能概论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560943985 [十位:7560943985]
页数:252      
定价:¥28.00
店铺售价:¥5.00 (为您节省:¥23.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97166782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节能概论》内容提要:
节能减排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在对能源科学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节能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包括节能的目标和途径、节能的技术经济评价、能源有效利用的分析方法、通用的节能技术、节约热能和电能、工业锅炉和窑炉的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等。书中深入地讨论了各种节能方法和措施,其取材新颖,内容丰富,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参考。
《节能概论》图书目录:
第1章 能源概述
1.1 能量与能源
1.1.1 能量
1.1.2 能量的形式
1.1.3 能量的性质
1.1.4 能源的分类
1.1.5 能源的评价
1.2 能量转换原理
1.2.1 能量的转换
1.2.2 能量的传递
1.2.3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1.2.4 能量贬值原理
1.2.5 能量转换的效率
1.3 能量的储存
1.3.1 概述
1.3.2 机械能的储存
1.3.3 热能的储存
1.3.4 电能的储存
1.4 常规能源
1.4.1 煤炭
1.4.2 石油
1.4.3 天然气
1.4.4 才能
1.5 新能源
1.5.1 核能
1.5.2 太阳能
1.5.3 风能
1.5.4 地热能
1.5.5 生物质能
1.5.6 海洋能
1.6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6.1 能源问题
1.6.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6.3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2章 节能的目标和途径
2.1 节能的意义和目标
2.1.1 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
2.1.2 “十一五”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和建设的**
2.1.3 节能的意义
2.1.4 节能的目标
2.1.5 节能的主要领域
2.2 节能的法规和措施
2.2.1 节约能源法
2.2.2 节能应遵循的原则
2.2.3 节能措施
2.3 节能术语与技术节能的途径
2.3.1 节能相关的术语
2.3.2 节能的类型
2.3.3 技术和工艺节能的一般途径
第3章 节能的技术经济评价
3.1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3.2 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
3.2.1 资金的时间价值
3.2.2 利息和利率
3.2.3 现金流量图和资金等值概念
3.2.4 资金等值的计算
3.3 技术经济的**性
3.4 节能经济评价的常用方法
3.5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
3.6 设备更新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
第4章 能源有效利用的分析方法
4.1 热平衡分析法
4.1.1 能量平衡和热平衡
4.1.2 企业能量平衡
4.1.3 企业能量平衡表
4.1.4 能流图
4.2 煳分析法
4.2.1 煳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
第5章 通用的节能技术
第6章 节约热能
第7章 节约电能
第8章 工业窑炉和锅炉的节能
第9章 建筑节能
第10章 交通运输系统节能
参考文献
《节能概论》文章节选:
第1章 能源概述
1.1 能量与能源
1.1.1 能量
物质和能量是构成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史观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物质,世界便虚无缥缈。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正如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思议的,能量则是物质运动的度量。由于物质存在各种不同的运动形态,因此能量也就具有不同形式。众所周知,各种运动形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也能够相互转换。各种能量相互转换是人类在实践中的*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正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利用和转换促进了人类的文明。
宇宙间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能量的存在和转化。人类一切活动都与能量及其使用紧密相关。所谓能量,广义地说,就是“产生某种效果(变化)的能力”,反过来说,产生某种效果(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消耗或转化。倘若任何效果和变化都没有,那么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世界,那么这种创造首先就是从能量的使用开始的。
科学史观还认为,物质是某种既定的东西,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作为物质属性的能量也一样不能创造和消灭。试想,如果我们创造或消灭了任何能量,岂不意味着与之相伴的某种物质也被创造或消灭了吗?能量守恒定律正是反映了物质世界中运动不灭这一事实。这个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而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在转换中能量的总量恒定不变。”
1922年,爱因斯坦揭示了能量和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即式中:E表示物质释放的能量,单位为J;Tn表示转变为能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k9;c为光速,其值为3×108 m/s。
式(1—1)表示一个可逆过程,其前提是质量和能量的总和在任何能量的转换过程中都必须保持不变。
从式(1-1)可以看出,一个很小的质量消失后,都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例如功率为600 MW的燃煤发电厂,不停地工作,每小时耗煤约220 t,则每年耗煤约2 Mt;而功率为600 MW的核电站,也不停地工作,每年仅耗1t燃料铀。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而言,在上述两个不同的发电设备中,实际转变为能量的燃料质量,每年仅为640 9左右。因此,无论是化学反应或核反应,在产生或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质量一定会相应减少。即反应物的质量的一部分,能够在某种类型的能量转换过程中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