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7 5 6 9 31 108 3499
本店铺共有 6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33%
商品问题
1
17%
发货问题
2
33%
其他
1
17%
已解决
6
100%
店主称呼:陈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区 五山粤汉路22号笨牛图书
促销广告:满28元包邮,下午4点前付款当天发货。默认汇通 中通快递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特大好消息,小店满28元包邮(默认发汇通 中通快递)

包邮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福建省、海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

不包邮偏远;地区

新疆,内蒙,青海,宁夏,西藏,地区均不包邮。

自2018年2月6日起停止发货,春节期间不定时上线处理订单,付款的订单将在2月24号左右陆续发出

平时下午4点前付的书一律当天发货,4点后的订单款第二天发货,谢谢大家选购我们的图书。
本店合作的快递是汇通快递。旧书库存不稳定,亲们拍之前最好咨询下客服是否有库存。
联系电话:02039354923 客服QQ:2910194587
店铺介绍
笨牛书店购书满18元包邮,本店为真实库存,查询有货的,可直接购买!需要请联系!本店同时承诺: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犯罪心理学(第七版)(司法心理学系列)
出版日期:2012年02月
ISBN:9787501967940 [十位:7501967946]
页数:427      
定价:¥50.00
店铺售价:¥50.00 (为您节省:¥0.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犯罪心理学(第七版)(司法心理学系列)》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0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犯罪心理学(第七版)(司法心理学系列)》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的教科书,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综述了当前*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还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
书中作者引导读者全面正确地对待复杂的犯罪行为,以避免对犯罪问题作简单、片面和武断的结论。本书可供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犯罪心理学(第七版)(司法心理学系列)》图书目录:
**章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理论的人性观
犯罪学的观点
犯罪行为的界定
联邦调查局的报告系统
自我报告研究
被害调查
本书的焦点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发展性因素
青少年司法简史
青少年犯罪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的性质和范围
校园犯罪
严重的青少年犯罪
社会冒险因素
心理冒险因素
智力与青少年犯罪
性别与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三章 犯罪行为的起源:生物因素
天生犯罪人
体型与犯罪
双生子研究
收养研究
Eysenck的人格和犯罪理论弗
总结和结论
第四章 精神病态:生物心理因素的一个研究焦点
历史背景
行为描述
犯罪型精神病态
精神病态的心理测量
再犯率
**和康复策略
女性精神病态
人种/种族差别
青少年精神病态
心理生理上的差异
精神病态者的童年
总结和结论
第五章 犯罪行为的起源:学习和情境因素
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理论
挫折引发犯罪
犯罪行为的情境促发和调节
总结和结论
第六章 犯罪与精神障碍
对精神疾病的界定
精神障碍与暴力犯罪
患有精神障碍的被告人和罪犯
作为特殊辩护的精神障碍
危险性与风险评估
总结和结论
第七章 人类的攻击和暴力
攻击的定义
攻击理论
攻击的认知模型
外显和隐蔽的攻击行为
环境因素
大众传媒的影响
被害者引发的攻击行为
攻击的生理因素
总结和结论
第八章 杀人、伤害与家庭暴力
定义
杀人犯罪的社会学相关因素
伤害的社会学相关因素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的理论解释
家庭暴力的终止
总结和结论
第九章 聚焦刑事杀人犯罪
调查方法
画像
多重谋杀犯
系列谋杀犯
大宗谋杀犯
恐怖主义
一般暴力犯罪的心理因素
认知性自我调节和暴力
去个性化和群体暴力
总结和结论
第十章 性犯罪
性犯罪的相关立法
强奸
恋童癖
暴露癖
窥阴癖和恋物癖
对性罪犯的**
总结和结论
第十一章 经济犯罪、公共秩序犯罪和其他犯罪
入室行窃
盗窃与机动车盗窃
欺诈与盗用身份
商店行窃
卖淫
抢劫
白领与职务犯罪
网络犯罪
劫持人质
纵火罪
爆炸案
总结和结论
第十二章 毒品与犯罪
毒品的主要种类
迷幻剂:大麻
兴奋剂
麻醉剂毒品
镇静剂
总结和结论
第十三章 矫正心理学
矫正心理学的职业生涯
矫正系统
惩罚罪犯的社会考量
分类和预测
监禁的心理效应
**和康复
总结和结论
《犯罪心理学(第七版)(司法心理学系列)》文章节选: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发展性因素
青少年司法简史
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接受法庭诉讼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899年伊利诺伊州立法机构会议的*后**,通过了具有影响力的“少年法庭法案(Juvenile court Act)”,至此少年法庭被引入到了美国司法体系当中。在这部综合性的儿童福利法案中,青少年犯是指16岁以下违反州法律或者乡镇、城市法令的那部分人。同时伊利诺斯州还建立了全国**个少年法庭,以管理本州的青少年机构。该法案的哲学基础是青少年犯不应该给予与成人程度相当的刑罚处遇,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来看,青少年犯应该予以个别对待。另外,该法案还对如何安置那些未独立而受忽视的儿童作了相应的规定。
虽然其他州针对这些受忽视的问题青少年也采用了各种诉讼程序和规章制度,但是伊利诺伊州法案是率先编纂成文的一部全面完整的青少年法案。很快,伊利诺伊州的“少年法庭法案”迅速成为青少年司法的模板,到了1911年,美国已有22个州制定和采用了相似的法案。到了1925年,除了两个州以外,其他各州均设立了少年法庭。当前,美国各州都设立了少年法庭,它们或者是家事法庭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法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