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0年05月
ISBN:9787303108114
[十位:7303108114]
页数:265
定价:¥27.00
店铺售价:¥10.80
(为您节省:¥16.20)
店铺库存:2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618683&r=1739048357)
13971954574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14 11:27:01]
周*
许昌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0-11 17:58:15]
苗**
淮北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24 15:26:07]
小*
鞍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8-10 17:31:16]
王*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8-09 21:22:24]
李**
北京市
《教育社会学》内容提要:
教育社会学的著作与教材在国内外已经有多个版本,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与风格,不断丰富着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文献。在这样一些著作与教材中,有一类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即由一批年轻的教育社会学家撰写的教育社会学专著。它们的独特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上的睿智,理论上的犀利,还体现了这些年轻学者个人的风格,甚至是他们的感受与激情。在我看来,更加可贵的是,他们作为新生代的教育社会学家,能够用一种新的视角和直观,给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带来一股新的气息,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味道”。在这样一类教育社会学的作品中,在这样一批年轻的教育社会学家中,徐瑞及其他的“教育社会学”则是我非常熟悉的,同时也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
《教育社会学》图书目录:
**章 教育社会学概论
**节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教育社会学的两种定义方式
二、教育社会学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之争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界定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与学科意识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
三、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和边界
一、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边界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和发展
**节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迪尔凯姆与教育社会学的创建
二、国外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社会学的创建时期
二、教育社会学的停滞时期
三、教育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发展时期
第三节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困境与突破
一、阻碍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
二、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突破
第三章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节 教育功能论
一、功能论与功能论教育社会学
二、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选拔功能
四、教育功能论简评
第二节 教育冲突论
一、冲突论与冲突论教育社会学
二、马克思主义取向的教育冲突论
三、韦伯取向的教育冲突论
四、教育冲突论简评
五、教育冲突论与教育功能论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教育互动论
一、互动论与教育互动论
二、教育互动论的基本主张
三、教育互动论简评
四、教育互动论与教育功能论、教育冲突论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章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概念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三、个体社会化的理论
第二节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一、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二、个体社会化的阶段内容
第三节 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
一、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二、社会化的主要教育机构
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民主
**节 民主、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
一、民主的概念
二、民主概念的“泛化”与“窄化”
三、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民主素质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一、民主素质的概念
二、民主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节 学校民主教育与学生民主素质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民主教育与民主素质研究的两种理论视角
二、我国高中生民主素质与学校民主教育的现状
三、学校结构因素与高中生民主素质的相关分析
四、社会化因素与高中生民主素质的相关分析
五、改进我国学校民主教育的对策探讨
第六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节 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一、社会分层的含义
二、社会分层理论
三、两种类型的教育机会均等概念
四、社会公平理论与教育机会均等原则
第二节 社会**与教育机会均等的经典研究
一、社会出身与受教育机会
二、选择面前的不平等与选择的不平等
三、才华型学科、自由文化与**精英
第三节 社会流动与教育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
二、垂直流动与教育
第七章 学校的社会学分析_
**节 学校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组织
一、组织是一种稳定的人际合作关系网络
二、学校组织对个体的意义
三、学校组织的性质
四、学校组织松散的结构
五、学校组织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学校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与学校文化
二、学校组织中的团体与学校亚文化
三、学生亚文化
第三节 学生越轨行为
一、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
二、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
第八章 班级的社会学分析
**节 班级的社会属性
一0、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
二、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
第二节 对班级的组织分析框架的反思
一、关于班级群体的定位分析
二、对班级进行组织分析的不足
第三节 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一、如何建设班集体
二、发挥教师的积极期望
三、采用全体参与的班级组织形式
四、正确认识和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第九章 课程的社会学分析
**节 课程与课程社会学
一、课程类型
二、课程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社会学范式
一、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二、当代课程理论研究的两种基本取向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一、后现代课程观的特征与价值
……
第十章 教学的社会学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