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0 2 1 12 47 1600
本店铺共有 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服务态度问题
1
20%
商品问题
1
20%
发货问题
3
60%
已解决
5
100%
店主称呼:有问题QQ咨询 鸿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73880909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麓山南路
促销广告:【满49包邮库存准直接拍】有问题QQ咨询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各位书友您好,本店所售二手书籍,均为正版旧书,品质6-9成新,部分书籍的光盘或附件会有遗失的,还请谅解。

本店从即日起安徽,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河北,山东,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湖南,四川,山西,重庆,广西,陕西,辽宁,云南,贵州,吉林,黑龙江地区满49即可包邮,部分范围不可派送。

请各位亲们理解、支持,有问题积极和我们联系,谢谢合作!
欢迎光顾!
联系电话:
店铺介绍
鸿伟图书网,店内图书有十万余册,以大学教材为主,都来自各地高校,为正版二手书.因实体书店较忙,所有图书都采用批量上传,所以有些图书难免上架信息出错,也可能重复上传,造成库存数量不精确,欢迎广大书友前来咨询选购.正版低价是我的优势,诚信经营是我的经营之道.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透视学
作/译者:刘广滨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透视学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
ISBN:9787807469018 [十位:7807469013]
页数:344      
定价:¥59.80
店铺售价:¥50.00 (为您节省:¥9.80
店铺库存: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7388090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透视学》内容提要:
作为传统学科,本书研究的主体仍然是西方传统的线性透视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同时,整理、介绍了色彩透视和隐没透视理论,并引入了等角透视(轴测投影)理论的内容。除此以外,还分别结合绘画和设计艺术领域的现代观念和现代表现,对透视学的新发展和新手段作了尝试性分析。这样做,旨‘在使读者对透视学在西方和中国、在传统和现代的各个层面上均有所了解,有助于这门古老学科在新世纪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吸纳中,展示出生命力,在视觉艺术的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透视学》图书目录:
总序
一、关于透视学
二、透视学常用名词术语
三、透视的基本原理
上篇 绘画透视
**章 绘画透视概述
**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第二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发展简述
第二章 平行透视
**节 平行透视的特征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剖析
第三章 成角透视
**节 成角透视的特征
第二节 成角透视的画法
第三节 成角透视的剖析
第四章 倾斜透视
**节 平视的倾斜透视
第二节 仰视、俯视的倾斜透视
第三节 倾斜透视的剖析
第五章 曲线透视
**节 平面曲线透视
第二节 曲面体透视
第三节 曲线透视的剖析
第六章 阴影透视
**节 阴影透视的特征
第二节 阴影透视的画法
第三节 阴影透视的剖析
第七章 反影透视
**节 反影透视的特征
第二节 反影透视的画法
第三节 反影透视的剖析
第八章 色彩透视
**节 色彩透视简述
第二节 色彩透视的空间关系
第三节 色彩透视的剖析
第九章 隐没透视
**节 隐没透视简述
第二节 隐没透视的表现
第三节 隐没透视的应用
第十章 散点透视
**节 散点透视的特征
第二节 散点透视的法则与运用
第十一章 绘画透视的应用
**节 静物画的透视
第二节 风景画的透视
第三节 人物画的透视
第四节 绘画透视与构图
下篇 设计透视
**章 设计透视简述
**节 设计透视的发展
第二节 设计透视的特点
第二章 设计透视的投影
**节 投影
第二节 正投影
第三节 点、线、面投影
第四节 轴测投影
第三章 设计透视作图法
**节 视线法
第二节 距点法
第三节 量点法
第四节 CV点法
第五节 迹点法
第六节 扩大法
第七节 简省法
第八节 集中真高线法
第四章 设计透视网格法
**节 透视网格简述
第二节 透视网格画法
第五章 设计透视分割、延伸和放大法
**节 透视分割与延伸法
第二节 透视图放大法
第六章 设计透视的构图
**节 视点的选择
第���节 视距的选择
第三节 视角和视域的选择
第四节 画面与物象相对位置的选择
第七章 设计透视的应用
**节 一点透视
第二节 两点透视
第三节 三点透视
第四节 曲线形体透视
第五节 阴影透视
第六节 反影透视
第七节 设计透视的新方法
第八章 设计透视效果图
**节 效果图的线性透视运用
第二节 效果图的色彩透视运用
第三节 效果图的隐没透视运用
第四节 效果图的电脑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