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560944425
[十位:7560944426]
页数:308
定价:¥36.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21.60)
店铺库存:1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873880909
店主推荐图书:
-
¥9.30
-
¥12.30
-
¥12.00
-
¥7.9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23 11:33:28]
李*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22 08:46:03]
李**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9-30 08:03:27]
张*
保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9-26 12:44:28]
连**
保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9-24 12:12:27]
文**
兰州市
《建筑设计原理》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设计技术规范概要三个部分,共计10章。内容涉及建筑概论、空间形态、形式建构、形象表现、聚居形态、集合模式、环境构成、外部环境、室内环境、建筑设备、建筑设计方法学概论等。全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设计等相关行业人员参考使用。
《建筑设计原理》图书目录:
0 建筑概论
0.1 建筑对象
0.2 建造活动
0.3 建筑学科
第1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 空间形态
1.1 空间认知
1.2 空间构成
1.3 空间组织
[思考与练习]
2 形式建构
2.1 建筑实体
2.2 建筑结构
2.3 建筑构配件
[思考与练习]
3 形象表现
3.1 建筑形体语言
3.2 建筑装饰语言
3.3 建筑象征语言
[思考与练习]
第2篇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4 聚居形态
4.1 聚居含义
4.2 聚居形态
4.3 聚居模式
[思考与练习]
5 集合模式
5.1 套型设计
5.2 单元组合
5.3 群体布局
[思考与练习]
6 环境构成
6.1 环境类型
6.2 环境形态
6.3 环境构成
[思考与练习]
第3篇 设计技术规范概要
7 外部环境
7.1 设计准备
7.2 总图设计
7.3 建筑环境控制
[思考与练习]
8 室内环境
8.1 疏散设计
8.2 无障碍设计
8.3 热工环境设计
[思考与练习]
9 建筑设备
9.1 给水排水设计
9.2 暖通空调设计
9.3 电气电讯设计
[思考与练习]
10 结语——建筑设计方法学概论
10.1 设计类型
10.2 设计特点
10.3 设计要素
10.4 设计过程
10.5 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原理》文章节选:
0 建筑概论
建筑(architecture)的词义包括“建筑物”、“建筑活动”、“建筑学科”三个方面,分别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空间”、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技术”、建筑学科教育过程中的“学问法则”等内容相联系。
0.1 建筑对象
0.1.1 建筑含义
建筑是一种容纳人群活动的“容器”。如果将建筑比喻为“容器”的话,墙壁、屋盖就是容器的“外壳”,人们日常的起居、餐饮、学习、工作和娱乐等活动都是在“容器”中进行的。
人类建造建筑的目的在于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庇护”。人类凭借智慧建造建筑,在人与自然之间构筑起一道人工屏障,使得建筑具有不同于外界环境的适居条件。在此意义上讲,建筑是一种调节环境气候的“空调器”,也是一种改变环境建设的“影响物”。
建筑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造物活动”。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需要投人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筑在融入各种社��劳动的同时,产生其新的产品价值。因此,可以说建筑是一种转换建设投资的“价值增值器”。
建筑是一种“人造设施”。它的寿命一般比人的寿命长久,有些古建筑历经千年保存至今,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不同时代的科技和文化艺术水平,凝聚于建筑之中,形成某些固有特征和特殊符号,向人们传达某些特定信息。因此,建筑是一种承载社会文化的“信息符号”。
0.1.2 建筑类型
建筑与人类文明同步向前发展,经历漫长的原始社会、农业及手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各个时期的发展,形成各种建筑类型。例如:建筑包括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型;生产性建筑指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型(见表0-1)。
……
《建筑设计原理》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教材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建设需要、建筑学科动态、地方高校特点、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等因素,重编教材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关注建筑学科综合性特点,整合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的核心内容,加强学生纵向知识的贯通;(2)关注建筑学科实践性特点,增加我国现行建筑设计技术规范及政策法规知识,加强学生横向知识的联系;(3)关注建筑学科变化性特点,适当补充国内外**建筑设计案例,建立相对系统、理性的建筑价值观和建筑设计方法学。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