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1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8 6 10 6 23 87 3663
本店铺共有 9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11%
服务态度问题
1
11%
商品问题
2
22%
发货问题
3
33%
退款问题
2
22%
已解决
9
100%
店主称呼:未付款订单不保留库存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市南区 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促销广告:买书加微信17660908355电话不接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微信:17660908355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图书品相?答:原则上标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由于只能上传一种品相加上库存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介意品相的情提前说明,一律以本店最终确认为准!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不要付款!二手书默认无盘,无答案附件等,有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6.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运输方式?答: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店铺介绍
本店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微信:17660908355 QQ: 2368168282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石华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802235601 [十位:780223560X]
页数:253      
定价:¥29.80
店铺售价:¥23.80  十成新  (为您节省:¥6.0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6523290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内容提要:
家庭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的行为模式莫不发生着改变。而有关这一过程的探寻,在世人的眼中自然有指点迷津的价值。我们找到的欠缺之处,足以让我们的家长站在某种高度上看到时代的变迁。
《中**庭教育缺什么》就是这样一种书:看起来都是煞费心机的考量,但带来的却是鞭辟入里的道理,每一次探寻的过程都有着追根溯源的努力,于行文之间却又追求从容自我的境地。在本书中,作者以亲切睿智的语言,通过一些真实性案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许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它给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指南,也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带来了*直观、*有效的经验指导。
本书是为众多茫然无助的家长而倾心打造的鼎立之作。祝你开卷有益,与孩子在本书的指引下,共同走出教育的误区,建构美好、幸福、快乐的人生。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图书目录:
**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错位的人性之爱
2.爱的精髓
3.自立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4.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5.让孩子走出爱的牢笼
6.成功真正的动力之源
7.神童的悲剧
8.孩子为什么害怕考试
9.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
第二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1.苹果里面的星星
2.*宝贵的财富
3.谁在扼杀创造力
4.孩子*需要的东西
5.散落已久的心灵关怀
6.家长与孩子的双边思维
7.从保护到伤害的距离
8.打通天堑的**方案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1.大行其道的物质刺激
2.物质刺激的成瘾效应
3.谁在损害诚信
4.物质阴影下的心理贫困
5.扼杀的竞争意识
6.物质闹剧下的人格缺失
7.拜金主义的滥觞
8.营养丰富的成长食粮
第四章 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1.无处不在的体罚
2.那些欠缺的东西
3.爱子名义下的另类体罚
4.被摧毁的自尊心
5.被损害的亲子关系
6.以暴制暴的野蛮传承
7.被混淆的是非边界
8.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9.养与教的畸形发展
第五章 教育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1.好孩子的定义
2.未来的人才标准
3.家庭教育的一贯性
4.家长的支配意识
5.孩子的自主意识
6.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
7.让孩子独立学习
8.打造孩子的宏伟蓝图
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熟悉的陌生人
1.从历史中走来
2.静悄悄的变化
3.课业的困窘
4.品德缺陷的养成
5.价值观念的扭曲
6.心理孤独与情感封闭
7.被破坏的亲情
8.负面的楷模效应
9.重拾亲情教育的法宝
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1.家长的圆梦之旅
2.梦想之间的差别
3.爱的暴力
4.新时代的拔苗助长
5.创造力的毁灭
6.信任孩子的选择
7.针对天赋的正确开发
8.让孩子的梦想腾飞
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空白
1.乏德社会的尴尬
2.谁在摧毁道德
3.道德教育的双重空白
4.孩子心理的双重性
5.道德榜样的力量
6.德育为智育之先
7.精神层面的无条件关爱
8.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导
9.自尊与他尊
10.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
1.孩子的畸形消费谁之过
2.尴尬的理财教育
3.孩子不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从何而来
4.中国学校的消费教育
5.中**庭的理财教育
6.不要“羞于谈钱”
7.如何教孩子理财
8.了解孩子的理财心理
9.简单实用的理财教育技巧
10.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1.讳莫如深的题目
2.孩子的“性路历程”
3.每时每刻的性教育
4.前期的家庭性教育
5.后期的家庭性教育
附录:家长应该知道的7种教育方法
1.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2.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3.M.S.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4.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5.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6.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7.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文章节选:
**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错位的人性之爱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让子女遭到毁灭。
——马卡连柯
爱,是人类文明中*美好的东西之一,而父母对子女的爱,则更是为人们称颂了世世代代。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有了父母给予的爱,就可以活得更加温馨、更加充实、更加幸福,反过来,对于父母而言,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家庭生活幸福的源泉,更是带来快乐的天使。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孩子在家长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也使得父母从孩子一降生开始,就竭尽所能地给予孩子以*大程度的爱,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来自父母的爱更是格外浓厚。
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家庭中,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自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将完全的生活**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对孩子的想法绝无反驳,对孩子能够完成的工作一律包办。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大程度地表现出自己对子女的爱。
然而,当我们的家长对子女在经济上极度偏重,在情感上过度依赖,在生活上过分优先的时候,却在无意中造成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这些长期处于溺爱中的孩子,由于受到天长日久的格外“优待”,从而在心目中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的**主人。
由于有这种错觉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娇气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上人性自傲,在面对挫折时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怎样剥皮吃熟鸡蛋,因为剥鸡蛋皮的工作从来都是父母代劳的。
一个7岁的孩子,屡屡花钱雇用同学来为自己写作业,代替自己值日。
一个已经升人大学的男孩,盖的被子竟然有四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不会自己洗背面,而是由母亲每个月来取走一层,洗好后再来为其换上。
在一个小学二年级区区30人的班级里,每天上学由专车接送者,竟然达到了28人之多。
一位处于花季之中的女孩,只因为父母未能满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会的愿望,便从高楼之上舍生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现象绝非个案,甚至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无不反衬出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给予孩子的人性之爱,由于欠缺了*重要的成分,已经在悄然之间错位,而这种错位的爱,正是造成**广大中**庭教育失败的原因。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探寻的开始——对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而言,其真正的精髓究竟应该是什么?
2.爱的精髓
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们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蒙台梭利
对于爱的精髓,几乎每一个家长都存在着自己的理解。在有些家长看来,爱的精髓就在于真心付出,以自己对子女的怜爱之心,作出真正的自我牺牲;在有些家长看来,爱的精髓意味着全力以赴,以自己的全部能力,来满足孩子的种种需要,尤其是物质生活的需要和欲望。
其实,当我们透过这些说法,看到万千中国父母奉献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庭教育上出现的重大缺失:
所谓爱的精髓,其实很简单,它只是一种爱的正确表现形式而已。从家长的职责来说,*重要的就是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便已经将爱无私地给予了孩子。而对于孩子而言,能够在成长的环境中得到正确的爱,恰当的爱,也就意味着得到了爱的精髓。
那么,按照这样的标准,在一个家庭中,爱的正确表现形式应当是在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由此促生出一个具有适应社会能力的孩子。
这样看起来,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爱绝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这也就是说,一份高质量的爱,足以令孩子受用终身,反过来,一份欠缺精髓、漫无边际的溺爱,只能令孩子在过于宽松的环境中畸形发展。
然而,就当下中**庭教育的现状来看,能够做到“正确去爱”的家长实在是少之又少,由溺爱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比比皆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局面,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就中国而言,在过去的时代中,每一个家庭的物质条件都极其匮乏,家长为了生活而奔波,从无闲暇顾及子女,甚至于子女也不得不帮助父母来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在*近的20年里,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曾经在少年时代饱尝困苦的一代人,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父母,由于这一代父母品尝过物质匮乏所带来的苦难,因此便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子女再为此受折磨。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新一代的父母便很难认真地思考,如何理智正确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更难以探索教育子女成长的科学方法。我们的家长所能做的,只有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尽量屈从孩子的想法,替孩子包办一切事务。
当我们的家庭教育落人这样的怪圈时,其本质就不再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爱,更不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而仅仅是家长在为自己过去所遭受的贫穷与苦难做补偿,这样的补偿并不是在自己身上体现,而是在孩子的身上得到体现,孩子此时所代表的身份,仅仅是万千家长的化身而已。
这种情势的出现,对中**庭教育的损害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在这种补偿机制的作用下,我们的家长不再依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来完成对孩子的培养,反过来,家长们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情绪化特点,由此教育出来的孩子,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3.自立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自立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终其一生,可能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对于当下的中国孩子而言,想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必须让孩子从小跟上社会的节奏,从小学会一种“竞争中求生存”的本领。
这也就是说,对于家长而言,其育儿的*终目的之一,就是沿着自强、自立、自主的思路,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能被社会所接纳的“社会人”。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达到自立自强的目标不仅意味着完成自身的成长使命,同样还具有社会学与生物学上的双重意义。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其能够循序渐进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有新生的社会成员作为补充,在这个补充的过程中,新社会成员在完成自立自强目标的同时,也将社会责任逐渐接替到身上,从而达成社会的更新换代。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这个道理就更加简单,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那些新生的幼崽,一生下来就要挣扎着学会自己行走,在一定阶段必须学会自我觅食,这正是自立的*好印证。而假如一个种群繁衍出来的后代,无法做到自我生存,那么这个种群也就自然失去了后续的发展空间,等待其的结果,唯有在不断衰败中走向覆灭。
由此,我们就找到了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或者说是孩子成才的必要前提——自立!
反观当下众多中**庭,由于人性之爱严重缺乏精髓,导致溺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从孩子一降生开始,我们的家长就为其包办一切。于是,就在这种大的氛围下,许多孩子慢慢由反抗逐渐变得顺从,以至于习惯起来,*终形成了依赖性,失去了吃苦耐劳的自立精神。
当我们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子女百般溺爱,形成对子女的过度保护时,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就一点点被消磨,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就逐渐退化了。
在美国,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那些三四岁的孩子摔倒之后,家长并不去亲自搀扶,而是任由其自己爬起。当家长去市场购物时,往往拉着孩子任其自己行走,绝没有背、抱的现象出现。而我们的家长则总是将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事事包揽,小到一粥一饭、晨出晚归,大到**、就业、结婚,这两种教养态度,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这两种教育态度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其素质、能力势必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假如将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美国孩子放在同一个竞争的舞台上,孰胜孰负便很容易判断了。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编辑推荐与评论:
中国**本全方位指出家庭教育缺陷的经典范本。颠覆传统模式的亲子圣经,即将风靡全球的家长行动指南。一册在手,教好孩子不犯愁;直指要害,轻松育儿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