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1132302
[十位:7301132301]
页数:527
定价:¥42.00
店铺售价:¥21.00
(为您节省:¥21.0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9 15:53:22]
张**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7 20:22:51]
邱**
泰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7 20:14:57]
沈*
宜昌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4 22:47:14]
鄂尔多斯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3 21:17:39]
苑**
包头市
《宪法》内容提要:
作为法学核心课程的本科教材,本书体系完备、分析透彻、资料翔实,既照顾学界通说,又有鲜明的特色。 全书按照宪法通例,分“概论”、“基本权利”、“**结构与组织形式”三编,共十章,简单明了地勾勒出宪法学的知识架构与体系,同时突出教学**与难点,对宪法权利和基本理论多有新颖独到的阐释,旨在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宪法理念。作者在体例设计上也独具匠心,将各级标题设为一个个宪法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正文;“**阅读”则不仅列出学习各章内容必读的经典文献,而且给出精要的**理由,对于读者的进一步研读大有裨益。 全书以中国宪法为出发点,以经世致用为导向,以学生兴趣为**,不时穿插对典型案例的评析,从宪法的角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及时收录*新宪政动态,以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宪法》图书目录:
**编 概论
**章宪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节 宪法的意义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第三节 宪法的序言
第四节 宪法总纲
第二章宪法的创制与发展
**节 宪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国制宪史: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制宪实践
第三节 中国制宪史:社会主义时期的制宪实践
第四节 中国宪法变迁的基础与方向
第三章宪法的实施与解释
**节 宪法的实施
第二节 宪法的解释
第二编基本权利
第四章基本权利的理论
**节 权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权利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权利保障的作用
第五章个人与社会权利
**节 个人权利
第二节 社会权利
第六章政治权利
**节 政治权利概说
第二节表达自由
第三节 民主、选举与宪法
第四节 中国选举制度
第五节 其他政治权利
第六节 政党制度
第三编 **结构与组织形式
第七章立法机构
**节 “议会至上”与“三权分立”
第二节 议会的结构与组成
第三节 议会的职权和运作
第四节 中国的立法机构
第八章行政机构
**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元首
第三节 行政机关
第四节地方政府
第九章司法机关
**节 司法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现行司法体制
第三节 中国司法权的课题
第十章**与地方关系
**节 **结构形式
第二节 中国的**与地方关系
第三节 地方自治
第四节 地方保护主义
……
《宪法》文章节选:
**章 宪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节 宪法的意义
一、宪法的功能是什么?
(一)宪法的出现——人类法政文明发展的*高峰
宪法和其他各种法律规范一样,都是一种拘束人类行为的准则。它包括了要求为一定行为或是不准为一定行为的命令,因而应当获得拘束力。宪法成为**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环。20世纪初期,奥地利**宪法学家汉斯?凯尔森(Hans Kelsen)所提出的“法规范金字塔”模式中,居于*顶端的地位。
宪法享有法规金字塔顶端崇高地位的原因,是因为宪法规范的内容在传统上是针对**行为,也就是作为**根本大法,规范**政府之组织、人民基本权利之保障及**发展之方向。宪法既是根本大法,因此法律不能抵触宪法,宪法即成为**“万法之法”(norma normans;Norm der Normen)。宪法能实质上发挥此种*高拘束力之**,即可称为宪政与法治**。
世界上有许多**公布宪法、实施宪政,但也有不少**堂而皇之公布宪法,但却阳奉阴违甚至理直气壮地违背宪法、实施独裁。但唯有前者之情形,才能承认一个**已步入立宪**之林,代表其法政文明的*高度发展。
以人类政治与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来做观察,而且特别是以20世纪这个自然与人文科学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而论,世界各国几乎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与政治制度——各种式样的独裁、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法治……这些都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实验素材,让我们检验何种政制及**模式*能符合人类理性主义,并给**人民带来*大的幸福。 北京大学出版社委托我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的宪法教材。我由于原先主编过一本《宪法学》教程,深恐自己“黔驴技穷”、难有新意,所以原想让他们另请他人主持此事,但承蒙他们好意坚持,只好勉力而为。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内各种法学教材几近泛滥的环境下,如何保证这不是一本“多余的书”?毕竟,编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有限的,况且学科结构本身不是没有限制。虽然宪法是一门“通法”,宪法学是一门“通学”,各部分首尾相连、环环相扣,因而融会贯通者几乎可以从其任何一部分内容开始,以任何一部分内容结束,但是一本“标准”教材还是有一个*自然、合理的结构,至少在特定编者眼中是这样。因此。至少和那本《宪法学》相比,这本书究竟新在哪里?
在结构上,《宪法学》没有单独的一章宪法史,本书弥补了这一缺憾,专设了“宪法的创制与发展”一章。另外,本书简化了**和地方关系的内容;权利部分则有相应扩展,专门增设了“表达自由”一节。这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而大多数院校在一年级就开设宪法课。作者的普遍意见是突出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培养新生的“权利意识”。宪法权利的内容确实很多,不仅有理论,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在一两章内难以言尽。美国宪法教材的通例也是在自由权(法律正当程序)和平等权(法律平等保护)的一般权利之后,单独设言论与宗教信仰自由作为特别权利,理由无非是这些内容的篇幅和重要性。因此,本书对此——尤其是对于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政治性权利——有所侧重,因为它们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和制度发展确实至关重要。但在总体上,本书的结构还是相当“标准”的:共分概论、基本权利、**结构与组织形式三编,主要是因为这一结构比较符合中国宪法文本的结构,而中国宪法又是本书的**。
本书之“新”主要还是在于人。除了学养深厚的陈新民教授是作者队伍里**比我年长的,其余都是近年来在宪法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国内宪法学界近几年来蓬勃发展、新人辈出。依我观察,和前辈相比,青年宪法学者的教育背景更纯正、学术功底更扎实、知识结构更完备,日后必将是中国宪法学界的中坚力量,因而以他们为主来编写“面向21世纪”的这本教材是再恰当不过了。重要的是,当今宪法学界的主流声音是大致趋同的,尤其是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基本上已步入正轨,逐渐远离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政治话语,走向一种以功能主义为导向的法律科学。以此作为我们的基本共同点,我相信我们会写一本与众不同而有独立价值的宪法学教材。
《宪法》作者介绍:
陈新民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台湾“**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研究员,台北大学司法系合聘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宪法与行政法学,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代表作有《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公法学札记》、《军事宪法论》、《宪法导论》、《社会役制度》、《法治**论》、《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中国行政法学原理》、《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
程洁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宪法与港澳基本法。代表作有《宪政精义:法治下的开放政府》、《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译著),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郭相宏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系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和宪法学。代表作有《宪法学基本原理》,在《法学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电子邮箱:gxh360@126.com。
黄建军 法学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主讲宪法学、行政法学课程,并执教过西方法律史、新闻传播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政和行政法治等。代表作有《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合著)、《依法行政问题研究》(合著)。电子邮箱:jjhuang2000@163.com。
牟宪魁 日本山口大学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亚法律研究**主任。研究方向为违宪审查、民商法。在日本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日文博士论文(30万字)中的第三章。代表作有《日本宪法诉讼制度论的课题与展望——以司法消极主义的根源与反对设立宪法法院的主流学说为**》,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电子邮箱:muxiankui@sohu.com。
上官丕亮 法学博士,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宪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释义》(参编)、《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中国宪法学研究现状与评价》(副主编)、《宪法学基本论》(副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副主编)等书。在《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宪法学论文多篇。曾主持并完成或正在主持江苏省教育厅、中国法学会、司法部的科研项目多项。电子邮箱:shangguanpl@sina.com。
王四新 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权和大众传播法基本理论。代表作有《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民权公约评注》等书的翻译、《大众传播法学》等书的撰写等工作以及“中国人权教育研究”等多项人权项目。
张千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主要研究兴趣:比较宪法与比较行政法,宪政工程与经济发展,比较政治哲学与公共选择实证分析。代表作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自由的魂魄所在——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西方宪政体系》,主编**“十五”规划教材《宪法学》,合著《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组织翻译《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和《哈佛法律评论?宪法学精粹》,并发表学术论文与评论一百二十余篇。电子邮箱:qtz@pku.edu.cn。
朱应平 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法教研室主任。代表作有《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参著)、《宪法学》(参著)、《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参著)、《澳大利亚法律发达史》(参著)、《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参著)、《公共治理与社区建设》(参著)、《宪法学教程》(副主编)、《西方宪法史》(合著)等。电子邮箱:zhuyingpingl@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