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3 9 27 1201
本店铺共有 2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其他
2
100%
已解决
2
100%
店主称呼:小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8420934 短号:650934 667486    地址:浙江省 宁波市 江北区 宁波大学甬江公寓商贸区24号 15968420934
促销广告:满48免邮费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正常发货
店铺介绍
思哲旧书屋,价格低廉,品质保证,发货速度快。
本店专营大学二手教科书,专业辅导书,考研书籍,各类考试用书等等。
本书屋汇聚数万册大学生用书及专业考研用书。
感谢支持书籍循环利用,花一本书的价钱,买更多您喜欢的书
您节省的将不仅是金钱,更是我们美丽地球宝贵的资源
工作时间: 每天早上9:00到晚上9:00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汪洪涛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制度经济学 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309068634 [十位:7309068637]
页数:221      
定价:¥28.00
店铺售价:¥11.20 (为您节省:¥16.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8420934 短号:650934 66748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制度经济学 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为考察对象的制度经济学著作,自2003年**版出版以来,已经印刷了三次。这次出版的第二版,作者从制度的性质及内涵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制度和制度的供求、制度中的程序公平、制度变迁与交易成本、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制度变迁与社会心理、制度变迁与现代化进程、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创新工程、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绩效分析、制度变迁与政府政策的制定、制度变迁与国企改革、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等内容。
本书基于本土化、系统化、通俗化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国改革的实际和具体案例,利用西方制度经济学这一理论工具,着重分析了社会心理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及两者间的共生互动关系,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要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政府创新工程与政府角色定位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突破进行了创建性的论述,对中国实现赶超型、大跨越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书对于高等院校相关院系的学生、政府部门、企业管理层相关人员学习和了解中国宏观经济改革大有裨益,特别对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的学生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
《制度经济学 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第二版)》图书目录:

前言
**章 制度和制度的供求
**节 制度主义学派定义中的制度
一、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
二、制度的定义
第二节 制度的性质
一、制度的性质和作用
二、制度的结构
第三节 影响制度供求的因素
一、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
二、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
本章概要
第二章 制度中的程序公平
**节 程序不公导致的损失分析
一、程序公平问题的出现
二、程序不公对社会福利影响的数学模型
三、建立在模型基础之上的程序不公平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程序公平与社会选择的规则
一、社会公共选择的原由
二、社会公共选择的规则选择
三、*优的社会选择
第三节 程序公平中的规则与程序选择
一、社会选择中的周期多数现象
二、决策规则与程序的价值
三、正确选择秩序政策与过程政策以达成程序公平
第四节 程序公平与社会和谐
一、制度中的程序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二、程序公平的内在品质是提高弱势群体享受社会基本权益的能力
三、彻底扭转泛市场化倾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程序公平品质的基本前提
本章概要
附录一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与交易成本
**节 制度变迁中的成本解释
一、新古典成本理论的解释
二、新制度主义的交易成本解释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中的总体成本变动分析
一、原有制度成本与新制度成本的差额分析
二、制度转换前后的摩擦成本分析
三、新制度生成后的机会成本分析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成本转移
一、制度变迁条件下发生的成本的性质
二、新制度设立后尚未完全成熟时的成本变性及约束
本章概要
第四章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目标选择
**节 制度变迁的性质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与特征
二、帕累托改进过程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二、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目标选择
一、制度变迁的目的
二、制度变迁的目标选择
本章概要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社会心理
**节 中国制度变迁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分析
一、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理与西方的比较
二、社会文化心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传统体制内生的社会心理模式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一、传统体制内生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和制度创新目标的冲突
二、市场经济内生的社会心理对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制度变迁的共生互动关系
一、社会经济的调节 要能发挥积极的效应必须注**理分析
二、20世纪以来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发展是以经济主体的心理分析为基础的
三、制度变迁目标的选择和确定是社会各群体博弈的结果
本章概要
第六章 制度变迁与现代化进程
**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化
一、关于现代化与西方化的认识
二、现代化的多方面构成因素的性质
第二节 中国实施现代化过程中要件的确立
一、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性前提
二、制度创新是有效推进市场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保障
第三节 制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动因
一、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性前提
二、要正确认识制度及制度创新的内涵
本章概要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七章 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创新工程
**节 中国政府的过程分析
一、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分析
二、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传统体制偏好与改进
一、传统体制偏好是中国政府治理结构中政策性文件偏好的根源
二、在法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个人权益是改进传统体制偏好的基础
三、培养和造就生产性干部队伍是改进中国传统体制偏好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制度创新与政府角色的定位
一、政府不是**的
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听证会制度是弥补政府知识缺陷的合理选择
四、发育良好的中介组织是解放政府的有效保证
本章概要
第八章 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绩效分析
**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制度选择
一、构建公众自主型社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三、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制度转轨的路径选择及其绩效分析
一、两种不同改革方式的目标与路径分析
二、可供选择的路径及其收益分析
三、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出现巨大绩效差异的制度因素分析
第三节 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及其影响
一、转型期**和地方的关系
二、转型期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影响
三、转型期政府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特征
四、政府职能的实现机制
五、政府职能实现的效率分析
六、现阶段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
本章概要
附录一
第九章 制度变迁与政府政策的制定
**节 制度变迁与政府政策体系
一、政府政策的过程和性质
二、政府政策的主体
三、政府政策的对象
第二节 政府政策的原则
一、稳定的秩序
二、政府政策确立中的基本原则
三、政府政策确立中的辅助原则
第三节 政府经济管制政策改革的思路
一、政府经济管制政策改革的客观必然性与必要性
二、政府管制体制与政策创新的思路
本章概要
第十章 制度变迁与国企改革
**节 国企改革的路径演变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五个阶段
二、国企改革实施路径突破的原因
第二节 国企改革中的资产流动与流失
一、资产流转顺畅的关键作用
二、MBO与资产流失
三、正确看待产权流动与资产流失之间的差异
第三节 国企改革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一、正确认识法人财产权和法人代表财产权之间的差异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资本的社会化
本章概要
第十一章 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
**节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以新农村建设来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
一、新农村建设要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绩效
二、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要切忌传统集体经济模式的翻版和行政化倾向
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统分结合的集体层经营和多样化模式的合作经济来取得实效
四、政府要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及其缺陷与现实特征
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几种代表性改革思路的评析
三、以国有化为基础创新农地制度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本章概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