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117056427
[十位:7117056428]
页数:345
定价:¥26.00
店铺售价:¥7.20
(为您节省:¥18.8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5 10:03:12]
林**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2 12:42:51]
吴**
厦门市
-
100分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4-11-12 01:32:18]
区**
广州市
-
90分
优秀
不错
[2024-11-05 18:15:19]
1天后追加:好
排**
贵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23 09:08:44]
高*
深圳市
《毒理学基础(第4版)》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19章,其中总论部分10章,各论部分9章,主要作了如下修订:①更新了各章内容,特别是绪论、毒理学基本概念、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致突变、致癌等;②合并了一些章节,例如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合并为一章;③调整了某些章节,例如将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作用调整扩充为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和生殖毒理学两章,而化学毒物危险度评价和我国毒理学**性评价程序两章调整更改为管理毒理学;④突出了靶器官毒理学的重要性,新增了毒理学各论9章;⑤书末附有主要参考书目,以便于读者查阅。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千校一面”的单一性、验证性实验,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本书删去了第3版实习内容,尝试新编了第1版《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
《毒理学基础(第4版)》图书目录:
毒理学原理
**章 绪论
**节 毒理学概述
一、描述毒理学
二、机制毒理学
三、管理毒理学
四、毒理学科学与艺术
第二节 毒理学简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二、启蒙时代毒理学
三、现代毒理学
第三节 毒理学展望
一、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二、从整体动物试验到替代试验
三、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四、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五、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物及其分类
二、毒性及其分级
三、毒作用及其分类
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五、毒效应谱
六、靶器官
七、生物学标志
第二节 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
一、剂量
二、量反应与质反应
三、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
四、剂量-反应曲线
第三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二、阈剂量和*大无作用剂量
三、毒作用带
第四节 **限值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节 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第二节 吸收
一、胃肠道吸收
二、经呼吸道吸收
三、经皮肤吸收
四、其他途径吸收
第三节 分布
一、外源化学物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二、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
三、特殊的屏障
四、特殊的膜转运机制
第四节 排泄
一、经肾脏(尿)排泄
二、粪便排泄
三、经肺(呼气)排泄和其他排泄途径
第五节 毒物动力学
一、经典毒物动力学
二、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
第六节 毒物的代谢转化
一、生物转化和毒物代谢酶
二、Ⅰ相反应
三、Ⅱ相反应
四、毒物代谢酶的诱导(激活)及**(阻遏)
第四章 毒性机制
**节 外源化学物的增毒与终毒物的形成
一、亲电物的形成
二、自由基形成
三、氧化还原活性还原剂的形成
四、**
五、**过程失效
第二节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一、靶分子的属性
二、反应的类型
三、毒物对靶分子的影响
第三节 细胞功能障碍与毒性
一、毒物引起的细胞调节功能障碍
二、毒物引起的细胞维持功能改变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节 化学物因素
一、化学结构
二、理化性质
三、不纯物和化学物的稳定性
第二节 机体因素
一、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
二、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
三、机体其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因素
一、气象条件
二、季节或昼夜节律
第四节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节 急性毒性作用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三、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
四、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第二节 蓄积毒性作用
一、蓄积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
二、蓄积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一、亚慢性毒性作用
二、慢性毒性作用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一、基因突变
二、染色体畸变
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第三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及后果
一、引起突变的DNA变化
二、引起突变的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
三、其他的改变
四、突变的后果
第四节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一、DNA损伤的修复
二、遗传因素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项目的选择
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节 化学致癌机制
一、与致癌作用有关的代谢
二、化学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三、化学致癌过程
四、非遗传毒性致癌机制
第二节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一、根据致癌物对人类和动物的致癌作用分类
二、根据化学致癌物作用机制分类
第三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一、短期试验
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三、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四、作为致癌作用模型的转基因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
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节 概述
一、发育毒理学
二、从畸胎学到发育毒理学
第二节 发育毒性与致畸性
一、基本概念和发育毒性的终点
二、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
三、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
四、发育毒性的剂量-反应模式和阈值的概念
第三节 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
第四节 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试验与评价
一、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二、流行病学研究和人类的证据
三、发育毒性的替代试验
第十章 管理毒理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危险度评价
一、基本概念
二、危险度评价
三、危险度管理
第三节 **性评价
一、毒理学**性评价的意义
二、毒理学**性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
三、**性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靶器官毒理学
第十一章 血液毒理学
**节 概述
一、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组成
二、血液作为靶器官
第二节 红细胞系毒理学
一、红细胞生理学
二、环境因素对红细胞生成的毒性作用
第三节 白细胞系毒理学
一、白细胞对毒性物质的反应
二、白血病
第四节 血小板对中毒损伤的应答
第五节 血液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免疫毒理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与机制
一、免疫**
二、超敏反应
三、自身免疫
第三节 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第四节 免疫毒性试验方法与评价
一、免疫学方法
二、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
三、转基因动物模型
第十三章 生殖毒理学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和行为毒理学
第十五章 呼吸毒理学
第十六章 肝脏毒理学
第十七章 肾脏毒理学
第十八章 心血管毒理学
第十九章 皮肤毒理学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 英中文对照